不过是几天时间,高昌城内就一片兵荒马乱的局面,家家户户都感受到了大唐的强大。“望远镜给我!”

“西突厥大军?哼!当初几万精锐骑兵,被楚王殿下一千多人给灭在了一个山谷之中,现在居然还不长记性?”

李耿倒也不至于不拿自己的性命当回事。

“李郎君,你看,前面又出现陆地了!”

“咦?”

李义协脸上露出了纠结的神色。

不过,由于经常曝晒,倒是跟黑猩猩更像一些了。

如今这一万多大军,肯定是来救援高昌的,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扭扭捏捏的,似乎一直没敢直接攻打唐军大营。

“喏,你看甲板那边,还在蹦蹦跳跳呢。”

李耿刚把望远镜接过来,双眼还没有对上镜筒,望远镜的绳子上散发的特殊味道就清晰的传入他的鼻子之中,搞得他差点把中午吃的金枪鱼鱼生给吐出来。

就在李耿和朱银几个说着话的时候,杨七娃的声音从桅杆上传来。

他还想着去美洲寻找神秘的高产农作物呢,可不想将性命丢在了澳洲。

李耿瞪了杨七娃一眼,这个家伙,连睡觉都抱着望远镜,这望远镜是比婆娘还舒服吗?

“有罪于天子者,先王也。天罚所加,身已丧背。智盛袭位未几,不知所以愆阙,冀尚书哀怜。哼,这麹智盛倒是会找借口,麹文泰是他阿耶,如今他继承王位,就像把责任全部推到一个死人身上?万均,你放心,本将还没有那么蠢,除非这麹智盛愿意打开城门,无条件投降,否则的话,求和什么的,诚意在哪里呢?”

哪怕是他阿耶进了楚王府的热气球队,家里条件变好了,海鲜什么的,对他来说也是一个传说。

……

这船只要是搁浅在澳洲,自己这辈子还能不能再回大唐,可就两说了。

李耿指了指不远处的甲板上,那里果然有几只庞然大物,虽然爪子被用绳子绑住了,但是仍然可见狰狞之状。

这也是大家第一次去澳洲,虽然有海图,但是大家都不敢完全相信海图。

这么一来,高昌城里的一举一动立马就全部落入唐军眼中。

“嘭!”

李耿说完,也麻利的往桅杆上爬去。

李耿、李义协、朱银、朱铜等人都站在甲板上,看着越来越近的陆地,脸上露出了笑容。

三下两下的爬到了桅杆顶部,李耿在杨七娃旁边坐好。

“大总管,等末将把他们灭了,就知道要长记性了。”

朱银突然想到了当时李宽在课堂之余随口闲聊的一些内容,脸上露出了兴奋的表情。

“看你宝贝的!拿来!等回到长安城,我送一架玻璃作坊出品的最新款望远镜给你,可以看得更远、更清晰!”

“呕!”

要是乐极生悲,那麻烦可就大了。

从小到大,他就没怎么吃过肉,更不用说海鲜了。

他李耿可不想成为澳洲最早的一批唐人啊。

杨七娃磨磨蹭蹭的将望远镜从脖子上拿下来,小心翼翼的递给了李耿。

“提醒大家注意海中有没有礁石,看来这澳洲,很可能真的近在眼前了。”

但是,即使如此,七八斤重一只的大虾,朱铜还是没有吃过。

“这……李郎君,我杨七娃的什么东西都可以借给你,唯独这望远镜是不能借的,要不……你还是下去取一下你自己的?”

当一副荒凉的画面出现在他的视野之中的时候,李耿忍不住发出了一惊讶声。

朱银也意识到自己话中的不妥,连忙纠正。

投石车要往哪里攻击,高昌守军都躲到哪个角落了,哪里有建筑值得攻打……

放下了残存的一点幻想之后,立马安排人制作了五丈高的巢车。

“怎么样?是不是这一次有点不同?”

杨七娃看到李耿的反应,很是满意。

当然,高昌国作为新投奔西突厥怀抱的一个国都,出了事情,他们要是一兵不发,那也是不合适的。

李耿算是“格物书院号”上地位比较高的人,大部分的事情都是他跟李义协两个人商量着确定。

但是眼前的这片陆地,却是一眼望不到尽头,似乎海岸的尽头都还是陆地。

“外面的世界果然很精彩啊,这出海航行,可比待在长安城有意思多了。”

虽然“格物书院号”算是这个时代最快的船只了,但是要在海上航行七万多里……

“义协,我上去看看,你安排人去搞一搞这澳洲大虾,要是真的到了澳洲,那么今晚就可以在陆地上庆祝了!”

“杨七娃,你看仔细一些,别又是一座小岛!”

结果,自从到了登州,这一路以来,天天都是各种海鲜,吃到你不想吃。

李耿觉得胜利在望,也不用等到踏上澳洲的土地之后再庆祝,直接今晚好好的喝一杯,明天一鼓作气的冲向传说中的澳洲。

这一路以来,大家都不知道碰到过多少座岛屿了。

“义协,我们倒也不用将这澳洲的海岸线走一遍,只要沿着走个十天八天,还没有走到尽头,那基本上就可以确定这块土地,就是楚王殿下口中的澳洲了。那么这幅海图,基本上就是准确的,我们找一个合适的港口停下里,建设一个补给点之后,就可以返航了。”

侯君集跟薛万均、契苾何力几个简单的商量了一下,就给麹智盛回了信。

“我们今晚先在这里歇脚,明天开始绕着海岸线航行,看看这澳洲到底有多大。”

大家都是识货的人。这种陆地风景,可是一路以来都没有碰到过的,很明显不是一般的岛屿。

李耿嫌弃的用手抓住了绳子,让它尽量离自己鼻子远一点。

要不然的话,从蒲罗中到澳洲,也不需要费这么多时间。

不过,这一次,总算是被自己说准了吧?

杨七娃刚加入东海渔业的时候,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如果这样的话,那倒是可以。到时候我们就把那个补给点,起名叫做‘格物港’!”

李义协松了一口气。

“什么‘格物港’,要我说,还是叫做永平港好!”

朱银这马屁一拍出去,立马没人反对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