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汉三眼前一亮。倒不如先从倭国等地撸一波羊毛回来再说。

没办法,别看古人妻妾成群,但是等闲人家根本就不可能威胁到正妻的位置。

“汉三在此先谢过金掌柜了,今后金太打铁作坊但凡是有什么需要,一声招呼,我们劳牛运输队绝对全力配合。”

有些事情,点到为止,效果最好。

当然,李宽明媒正娶的王妃是程静雯,再收武媚娘,自然就不可能大肆操办了。

而李宽的话,也是忙着观狮山书院附属医馆和大唐皇家军事学院,还有大唐纪念碑等相关事情,难得的忙碌了起来。

参考观狮山书院或者最近完工的渭水书院,这个工程量都是挺大的。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高阳整天在广州各地转悠,接受能力已经强了很多。

金太说到这里就没有继续说下去了。

再配合那纯真的眼神,李宽忍不住伸出手捏了捏她的小脸蛋。

已经成年的金毛,如今可是长安城一霸。

据说,观狮山书院歌剧院已经在排练戏剧版的《笑傲江湖》了、

“稻米运输?”

想当初,自己只不过是永阳坊里头一个小小的打铁铺子的掌柜,如今却是一个帮工数量超过五百名的打铁铺子的掌柜。

劳汉三脸上笑开了。

劳汉三端起了酒杯,跟金太碰了一下。

“此话当真?”

金太隐约感受到长安城乃至大唐即将进入到新的一轮大建设之中,只要抓住了这个机会,金太打铁作坊就有望成为一个帮工数量超过千人的大作坊。

“楚王殿下当初让我们几家来广州种植甘蔗的时候,可是说的很清楚这甘蔗是白的原材料,至于怎么制作成白,这就是楚王府的秘密了。不过,对我们来说,现在许昂提出来的霜收购价格,种植甘蔗就已经比种粟米什么的要多十几倍收益了。”

高阳喜欢甜食,不过白昂贵的价格,哪怕她贵为公主,也不是每天都可以敞开来享用。

“师父,那《笑傲江湖》里头的辟邪剑法,真的那么厉害吗?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剑法吗?”

“好,今天阿耶陪你出府玩。”

“不用客气,这事,其实有心人估计都知道,楚王殿下去年底开始巡视天下,推广南洋水稻的种植,如今已经回到了长安城,据说南洋水稻的推广种植情况比较理想,眼看着马上就到了秋收时分了,那么到时候大唐各地的水稻肯定要进入收割。我听说楚王府如今在全力扩大酿酒作坊的规模,对稻米的需求是越来越大,到时候肯定会有不少稻米从江南道、山南道各地运输到长安城。”

“当然,这话还能有假?据说阎大匠已经亲自去预计建设的场地确认了几次了,等他的设计图纸出来,立马就要开工。你看吧,长则一月,短则几天,长安城中各个水泥作坊、沙石作坊,肯定都会收到联络。”

与其等到有朝一日李宽自己开口,还不如她来说出口会更加合适。所以,小玉米还没满月,程静雯就跟李宽提出让他把武媚娘收了吧。

……

小玉米听到自己可以出府玩了,脸上充满了笑容。

“劳掌柜,我们也是老熟人了,有个事情我觉得你们可以考虑考虑,很可能是你们运输队的一个大商机。”

大运河是最主要的通道,但是到了码头也还有一段的陆路需要走,这是个机会。

程静雯就不说了,刚刚生了小玉米,自然重心都在他身上。

望着一望无际的甘蔗地,高阳觉得这一次出行,还算不错。

没办法,广州城里比房遗爱黑的人要多去了。

晴儿在一旁也是一脸期待。

对于商人来说,信息往往就意味着金钱。

来广州差不多一年了,总算是到了收获的时候了。

楚王府希望长安城有更多大的商人能够出人头地,这是当初王掌柜频繁提携自己的时候透露出来的意思。

广州城中。

劳汉三:“楚王殿下还真是我等的大恩人啊。听说在观狮山书院几里外,朝廷准备修建一座官方的书院,到时候应该又是一场大餐呢。”

“上个月我刚把之前从大唐皇家钱庄的借款给还清,按照你这个消息,我们得再去考虑一下要不要进一步扩大运输队的规模了。”

金太自从认识劳汉三以来,觉得两人还是比较投缘的,倒是不介意偶尔点拨一下他。

可对于山南道这些地方,走大运河反而绕道太多,最可能是走汉水进入汉中之后,再走陆路到长安。

“托楚王殿下的洪福,作坊里拿下了观狮山书院医学院附属医馆的大量订单,所以业务比上个月要繁忙一些。”

看到小玉米那委屈的表情,李宽立马什么都同意了。

广州啊,那可是岭南道,自古以来都是犯官罪人的贬谪之地,自己被老爷安排到那里,莫非是做错了什么?不过,在这里待了一段时间之后,房镇就发现广州其实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

“劳兄,这稻米运输的需求是额外增加的,并且这个趋势来看还会不断的增加,如果我们能够把握这机会,劳牛运输队必定能够坐稳长安城的第一把交椅啊。”

李宽看了看秦怀道,有点无语。

李宽当时的表情比较尴尬,不过也算是半推半就的从了。

这种聚会,一方面是联络感情,另外一方面其实就是交换信息。

“不是书院,是一座军事学院,听说叫做大唐皇家军事学院,楚王府的王管事已经在找我们作坊了解相关材料的产能对应情况了。要是没有猜错,这学院在这个月就会开始动工,今年内就要求建成。”

楚王府中,程静雯已经看出来武媚娘和李宽的关系已经不比从前了。

从黑乎乎的霜到白,是一道坎。

高阳难得的说了一句靠谱的话。

当然,这个事情,不用她说,大家也都会去做的。

并且,一旦长安城的勋贵们发现在岭南种植甘蔗有如此巨大的收益,明年肯定会有更多的人跟风过来种植。

毕竟,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呀。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