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往前搞不懂这个科到底是干什么的了。“水兵科,倒也确实有建设的必要性。”

李世民没有跟李宽去争论,想了想就认可了水兵科的设立。这几年,大唐从倭国和南洋可是搞回来了不少好东西,大明宫的内帑变化最能看出这一点了,李世民自然心知肚明。

“嗯?”李世民眉头一皱,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不,恰恰相反,思想科的学员是去到军中跟士卒沟通交流,引导士卒对朝廷忠心、对陛下忠心、对大唐忠心,说白了,这思想科的学员,是去到军中帮陛下掌控士卒的。”

李宽心中已经有了大唐皇家军事学院的初步规划,干脆借着这个机会跟李世民说清楚,以便尽快的展开。

李宽可不想到时候李世民任命了某个将领为军事学院院长,然后到时候这名将领造反了,那自己肯定逃不脱干系。

这家伙,听不懂朕说的是反话吗?

李世民不置可否的说了一句。

“陛下,您作为大唐皇家军事学院的院长,那么所有学院的学员都是陛下您的门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陛下既是君又是师,这些学员肯定是以陛下之命是从。特别是那种出生卑微的学员,他们除了依靠陛下,除了为陛下奋斗,还有更好的选择不?”

“最后这一个科,微臣之所以放在最后说,因为它最特别。”

李世民面色不善的看着李宽,觉得这并不是一个什么多高明的主意。

“大唐皇家军事学院!”

李世民有点不爽了。

“你继续说!”

这军事学院出来的学员,肯定会是大唐军中的各级将领,要是这些人都是某个势力的人,那这个乐子可就大了。

李世民忍不住好奇的看着李宽。

要让大唐的科学技术有大的发展,提升匠人的地位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措施。

李世民皱了皱眉头,脑中思索着这件事情的利弊。

像是李靖的儿子李德塞、李德奖,秦琼的儿子秦怀道,程咬金的儿子程处默、程处亮等人,亦或是尉迟环等人,水平虽然不能说差,但是跟父辈比起来就差远了。

“朕亲自担任这个院长?是不是有点小题大作了?”

“工兵科?”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那你想怎么样?”

“最特别?”

李世民没有立马同意工兵科的设立,但是也没有拒绝。

李宽的话让李世民心中一动。

“陛下,这大唐皇家军事学院,院长这个职位,微臣建议是陛下您亲自担任,并且规定这个位置只有当今天子或者太子可以担任;不过,考虑到学院实际管理的需要,可以设立一个都督,由这名都督实际管理军事学院的事务。”

李宽这话,首先就让李世民放下了一个担忧。

“短时间内?”

“没错,这个科,微臣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思想科!”

工兵科的设立,说白了就是为精通各种手艺的人员在军中有一个堂而皇之的位置存在。

“可!”

再说了,军事学院这么敏感的单位,还是让李世民自己看着好一点。

毕竟,以前都是兵士指挥着一堆农户在那里蛮干,哪来的什么效率?

“你具体说一说,这大唐皇家军事学院,你想怎么搞。”

“你这张嘴,还真是能把死的说成活的。行,军医科也有必要,也可以设立,还有一个科是什么?”

李承乾要是有李宽一半的好,自己就不用每天都那么操心了。

李世民不担心自己在位的时候有哪个将领敢造反,但是以后呢?

最明显的就要数李靖的两个儿子了,实在是有点扶不起的阿斗的样子。

李宽这话,直接命中了李世民心中深藏的顾虑。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李靖老来得子,把两个儿子惯坏了。

这个词,李世民是第一次听说,虽然大概能够猜到是什么意思,但是他还是有点不理解李宽为何单独设立这么一个科目。

无欲则刚,以李靖如今的地位,根本就不会有谁敢去逼他。

好毒的计谋。

陛下,你想,如果各场战役怎么进行,要以参谋机构的意见为准,将领只是负责执行作战方案,那么军队是不是就更加不容易变成某个人的私军?”

“思想科?”

匠人的地位,虽然在楚王府的各个作坊中不断得到提高,但是放眼整个大唐,还是明显比较低的。

李唐自己本身就是造了大隋的反才夺得天下,当初李渊作为太原留守,也算是一方诸侯,跟着其他人一起起兵,最终才有了大唐的江山。

“没错,就是思想科。这思想科的教谕,陛下是陛下最信任的,哪怕是能力差一点,只要忠心够了,也是可以的。”

中原王朝,普遍都不是那么重视水军的建设。

有竞争才有进步嘛。

“行,这个参谋科可以有!这都已经有五个科了,还有三个是什么?”

李世民抬头看了看李宽,面色比较复杂。

“你又怎么确保参谋们的意见,是比统帅更加适合的呢?”

“陛下,历朝历代,大将尾大不掉之事频发,很多士兵只知道自己将军,不知道有朝廷,到了各个朝代的末年,更是割据一方,要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大唐皇家军事学院的建设势在必行。”

好狠的阳谋。

这军事学院建成之后,要是真的达到了李宽说的效果,那么各地的将领想要造反的难度就立马被拔高了许多倍了。

接下来,李世民有问了一些细节问题。

到了这个时候,他只要脑子没有进水,就不会反对大唐皇家军事学院的设立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