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大唐纪念碑

楚王府别院,李宽还没回京的时候,就让产婆提前候着了。

如今更是好几人随时备着,眼看着程静雯肚子开始疼了,大家立马就忙碌了起来。

不过,楚王府经历过了小玉米的出生,大家都已经比较淡定了。

就连李宽也和孙思邈在房间外面安静的等着,没有转来转去的干着急。

“哇~哇~”

这一次,没让李宽等太久,产婆就抱着一个小孩出现在了门口。

二胎的速度,果然不是一胎能够比的。

李世民不置可否。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那你觉得每年什么时候去祭拜会适合一些?”

这跟“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也是异曲同工的意思啊。

在长安城找一块地,建设一座类似于纪念碑或者纪念馆的标志性建筑,供长安城百姓在清明时节祭奠,是非常有必要的。

“陛下,微臣觉得可以设置一个建国日,在建国日去祭拜。”

大唐立国已经二十多年,以这个时代的平均寿命来看,许多老将军都已经年事已高,也是正常的。

“怎么?你真还有什么建议?”

“没错,建国日作为大唐官方最重要的节日,将举行一系列的纪念活动,激发百姓的爱国热情,激发百姓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大唐的凝聚力。”

……

“恭喜王爷,楚王府后继有人了!”

李世民听李宽这么一说,心中不由得“咯噔”了一声。

设立建国日,首先就会让唐人有一个国家的概念,如果配合一系列的宣传,可以有效的提升百姓的自豪感,身为唐人的自豪感。

好些主意,李宽一直还没有拿出来使用。

反正李宽的这话,谁也没法反驳。

“朕倒是有点不明白,你怎么会对建设医馆感兴趣呢?这可不是一个能挣大钱的营生。”

“治病救人是好事,你大胆的去做吧。前几天,药师跟朕说要辞去朝中所有的职务,在府中养病,这让朕也感慨万分。当初一起征战天下的将士,如今很多都已经老的老,病的病了,甚至好多人已经长眠地下。”

“建国日?”

李宽觉得,李唐往前的朝代,一些英雄也是值得纪念的。

“好,朕回头安排阎立本负责此事,到时候让他多找你商讨。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建议,别藏着掖着,一并说来。”

“静雯,你辛苦了!”

总觉得哪里似乎不对。

李宽客套了几句,牵着小玉米进入了产房之中看望程静雯。

李世民有点搞不懂李宽怎么会对建设医馆感兴趣。

“听说你要在观狮山书院旁边建设一座大唐最大的医馆?”

然后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好。

李宽如今迫不及待的要提高大唐的医学水平,提高大唐的人口寿命,提高大唐的人口出生率呢。

李世民这话,基本上就意味着已经接受了李宽的提议。

“陛下过誉了,其实微臣觉得秦王破阵舞当中使用的一些曲子,稍微改动一下的话,也是非常好的。”

顾名思义,这个词李世民虽然是第一次听到,但是一下就明白了什么意思。

毕竟,按照李宽的描述,这个纪念堂和纪念碑的意义非常特别,又是当今天子带着满朝文武前往祭拜,自然非同小可。

“你也不用谦虚,朕知道这《精忠报国》是你写的,你怕被人说闲话。用你之前说过的话来说,只要有利于大唐,有利于百姓,有利于朕,你又有什么好怕人说闲话的?”

“那微臣就放开手脚去干了。”

当然,除了李宽,大家都不知道程咬金的命能够那么长。

李世民一时半刻的还真没有想好什么时候去这么一个特别之处祭拜会好一些。

一时之间,门口响起了各种祝贺的声音。

“你想说什么?这逼迫人收徒弟的事情,朕可是做不出来。”

建国日这么好的东西,大唐居然没有!

历史上,还要再过几年,凌烟阁才会诞生。李宽觉得这完全可以提前一下,并且可以加强一下。

小玉米难得乖巧的站在程静雯身边,一只手牵着李宽,一只手牵着程静雯。

“当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