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不就是一些石头嘛,就能增加水稻产量?

汉水作为长江最大的一个支流,将鄂州与襄州完美的串联了起来。

而襄阳作为襄州的治所,繁华程度远超后人了解。

在后世,襄阳在哪里?

估计有不少人都是不知道的。

哪怕是知道的人,也没有太把这座城市当回事。

毕竟,它的存在感有点太低了。

但是,放在大唐,襄阳却是有数的繁华之地,襄阳县更是上上县。

但是考虑到现在粮食的超低产量,一亩地增产几十斤,其实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增加幅度了。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不找了,我已经找到一个像是磷矿的矿藏,现在已经准备了几百斤的样品,准备选择几亩地开始试用一下效果。怎么样,石良,你们有没有兴趣参与呀?”

“哼,他们当然老实了。给我们唐人当奴仆,农忙时节,一天能吃三顿干饭,听说在倭国,一般的小地主也没有这个待遇呢,他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如此重镇,大唐皇家钱庄和西北贸易在这里都是有分号的,李宽自然不用跟襄阳县令抢地盘住。

可是想到现在连奴仆都有机会过上自己以前奋斗多年没有过上的日子,心里面莫名的有点不平衡。

李宽不希望观狮山书院出来的学员都是一堆书呆子。

虽然这些移民的永业田在五年内是不准许自由买卖的,但是终究还是有价值的。就像后世大城市里的拆迁回迁房,说多少年不准卖,难不成因为这个就不值钱了吗?

听说这姚郎君是观狮山书院格物学院的学员啊。

姚远刚走出课堂,就看到外面的石良、石文两兄弟。

石良:“这磷肥不就是一些石头吗,真的加点石头就能增加水稻产量?”

站在船头,武媚娘看着长不见底的城墙,不由得感叹了一句。

广州的猎德村、林和村、冼村,那可是据说人均家产过亿的土豪村。

……

“这个主意好,我看朝廷不可能一直支持关中道的人移民江南,到时候要是取消了一百亩的永业田,只剩下二十亩的话,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这些永业田,真要是拿去卖,至少也要几百贯钱呢。”

“王爷,这襄州是观狮山书院的学员去的最多的一个州府,也是关中道移民数量最多的地方。这里的南洋水稻种植应该面积应该是最大的。”

“是啊,也不知道朝廷的这个政策什么时候会停下来。我觉得我们得拜托观狮山书院的哪位郎君帮我们写封信,想办法让人带回去,把亲戚里头还有闯劲的几家人都劝说过来。”

石良想了想,同意了石文的提议。

“这一路巡视了这么多州府,我们基本上都没有好好的游玩,这一次,你不会又整天让人在县衙里面审理案子了吧?”

这些磷肥的优点,姚远可是铭记于心。

姚远受到自己耶耶的影响,选择了进入格物学院。

不过,他没有跟他耶耶一样研究金银铜矿,而是对李宽有一次在书院里授课的时候提出的磷矿充满了兴趣。

襄阳九里郭,楼堞连云树。

“真的只是几个吗?”

就像是刚毕业的大学生,长辈都说去了公司要圆滑一点,要这样那样。

……

“当然,一只手数完就不审了,让襄阳县令自己烦恼去。”

要不然,跟后世广东福建那些丘陵地带,一家只种几亩地的比起来,实在是差别太大了。

姚远并没有生气,反而笑了笑,“怎么?你不相信我,莫非还不相信楚王殿下?”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两字呀。

出于过往建立起来的了解,以及大家对李宽传授的知识的信任,石良倒是很快就同意了。

石文自己也是前几天才开始过上一天三顿的饭的日子。

“姚郎君,你今天没有去山上找石头啦?”

什么时候自己也翻身成为地主的候选人了?

“王爷,这襄阳城可是一点也不比扬州城小呢。”

所以,当时姚远就下定了决心,这辈子要帮大唐的百姓找到大量的磷矿和钾矿,生产出大量的磷肥和钾肥出来,提高大唐的农作物产量。

作为格物学院的学员,他还没有毕业。

为了能够赶在程静雯生娃之前回到长安,李宽在鄂州并没有待太久就来到了最后一站襄阳。

而经历个几年磨砺,吃过许多亏之后,对当初的那些话才会有更深的体会。

不过,由于这些地大部分都是需要自己去开荒,石良、石文两兄弟忙活了两三个月也没有开辟好两百亩的水田,所以第一季的水稻,实际上只有六十多亩。

别看几十斤似乎很少,效果远远比不上后世。

自从去年底,关中道迁移了上千户人家到襄州之后,这个村落就成了一个有着超过百户人家的大村子。

要说识文断字,他们肯定是甘拜下风的。

石文:“哥,你说今年水稻收割之后,我们要不要去买一个奴仆回来?要不然眼看着这么多的良田不能尽快的变成稻田,我这心里难受的紧啊。”

“不会,我又不会傻傻的把磷肥铺满你的稻田,怎么可能颗粒无收呢?”

其实种植六十多亩地,这也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了。

姚远简单的跟石良和石文解释了一下。

这一条规定,在襄阳得到了非常好的执行。

时不时的,自己还会在他们家蹭顿饭。

姚远是今年春从长安城来到襄阳的。

还有楚王殿下口中的钾肥,也能大大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作为一个军事重镇,襄州这里并没有安排突厥人迁移到这里,留下的基本上都是关中农户。

看过《神雕侠侣》的书友们对郭靖镇守的襄阳城应该有所印象,这个襄阳城,就是武媚娘眼前的这座。

武媚娘娇嗔的抱怨了一句。

要是还能再增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