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广州的甘蔗苗正在享受着春日的滋润的时候,长安城周边的不少地里,这种新鲜玩意也都纷纷被各家勋贵种植。
程刚可是知道程处默今春也是会来岭南的,所以每天都有安排下人到码头附近等候,一旦发现程家的船只进港,立马快马回来告诉自己。像是李宽这种,想什么时候让人带信回去都是没问题的。
再说了,石富家兄弟多,石良、石文两兄弟在那还有照应,再加上一起去的还有石家村的其他好几户人家,这个风险和收益比起来,实在是不算什么。
程处默回过头疑惑的看了一眼程刚。
当然,这冯家倒也还算忠心,要不然李世民也不会容忍这种情况的发生。
石富家的两个弟弟会报名移民襄州,还是受到石养的话语的触发。
“在番禺县,广州府最好的地都在那一片,楚王府和房府的甘蔗地,也都是在那一片。”
家里一直都是林狗蛋当家,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扩大茶园的做法,一直都是正确的。
“是啊,我们程家的一万亩,房相府上也种了差不多一万亩。种的最多的是楚王殿下,许管事直接买了三万亩地,现在还在不断的买地。不过因为甘蔗种的问题,有些地还没有来得及种上甘蔗,这些可能赶不上一年两季了。”
“娃他爹,今年这春茶卖完,家里头找大唐皇家钱庄借贷的那些银币就都可以还上了呢,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啊。”
“这个甘蔗汁晒干之后再运回长安,倒也不是不可以。”程处默想了想,基本上认可了这种做法。
只要把晒干的甘蔗汁,这种白最初的原料运输回长安,在那里进一步加工成白就可以了。
石养就一边哼着歌,一边给自家的地添加一些农家肥。
“放心,听说关中有几万人去到襄州开荒种植南洋水稻,朝廷非常重视,肯定会安排好的。”
所以两家人时不时的都会说到这个话题。
在这里,冯家说的话,有时候比朝廷说的还要管用。
程家在广州的产业,目前就一个甘蔗种植,程刚自然要把甘蔗种植的相关事情全部摸清楚,要不然这个管事的职位,铁定做不长。
林狗蛋看着一筐筐被装上马车的茶叶,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如今,林狗蛋已经是林家村最大的茶叶种植户了,家中单单购买的帮忙种茶的奴隶就有三个,大小也算是一个小地主,实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阶层跨越。
这个年代,可没有电话和互联网,一旦离家,要再把消息带回去,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不过,真正来到广州府之后,他发现只要别离开广州太远,其实跟大唐的其他州府差别倒也不算特别大。
……
程刚离开长安城去广州的时候,可以说是充满了担忧的。
“广州这里,种植甘蔗的多不多?”
林狗蛋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的穷小子了。
“三娘子,你放心。这种茶的事情啊,我跟吕掌柜和宋掌柜都是聊过的,他们都觉得可以继续扩大,因为现在不但是关中人喜欢喝茶,就连草原上的胡人,好多也开始喝茶了。据说长安城每年运往凉州的茶砖就不知道有几万斤呢。”
特别是如今这种情况,程处默对自家在广州的甘蔗种植情况了解非常少,程刚能够第一时间汇报,这个功劳就先拿到了三分。
“耿国公冯盎?如今的广州刺史也是冯家的人吧?”
他们两个依靠着贩卖茶叶发家致富的商人,倒也把林狗蛋当起了朋友,时不时的会借着收购茶叶的机会,坐下来小酌几杯。
所谓的家书抵万金。
本来他离开长安的时候,还想去找李宽问一问的,奈何人家早就巡视天下去了。
“楚王殿下把许敬宗的独子给派到了广州?看来他还真是看好这广州的甘蔗种植啊。”
林三娘子那了半天,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
“这个问题我也问过,不过那个许昂只说到时候楚王府会在广州建设一座甘蔗的压榨作坊,把压榨出来的甘蔗汁晒干之后运到长安城去即可。”
“就上个月收到一封信,说是已经在襄州安顿下来了,正忙着开荒,让家里不用担心,其他的就没什么的动静了。”
虽然渭南县离长安城还有点距离,不过只要上了官道,就有水泥路可走,倒也不耽误新茶的售卖。
当然,这个也要看谁了。
这样一来,程处默一下船就能看到自己,也算是程刚心中的一点小心思。
作为林家村最先尝试到种茶好处的林狗蛋,在听了茶商吕掌柜的建议之后,就向大唐皇家银行借了两百个银币,将自家的茶园规模扩大了一倍。
林三娘子如今早已嫁给了林狗蛋,大儿子都已经三岁多了。
程刚这段时间,不管是于公于私,都跟楚王府、房府在广州的管事保持密切的联系。
去年的时候,依靠着种植新式的南洋水稻和水稻鱼的养殖,石养家的收入水平,一下子上了一个新台阶。
李宽希望楚王府成为大唐最大的布商,但是并没有兴趣成为最大的种植商。
“楚王殿下亲自离京巡视南洋水稻的种植情况,我倒不是特别担心石良他们会种不好水稻,我就是有点担心人生地不熟,他们会不会被当地人欺负,会不会生病什么的。”
程处默不大喜欢用脑,但是广州府如今种植甘蔗最多的就是这三家,三家在长安城里就关系密切,他来到广州,自然也要先见一见这里的管事。
虽然如今的程家,也算是长安城里有数的土豪之一,但是一下在广州府买了一万亩土地,哪怕是价格比关中便宜,也算是一笔大投入了,由不得程处默不关心。
渭南县林家村。
“是许昂,楚王府许参军的长子。”
“程刚,怎么样,这甘蔗都已经种上了吗?”
住在广州城里的人,还是汉人居多。
特别是他负责观狮山书院以来,许家在长安城的地位水涨船高,大小也算是一方人物了。
岭南毕竟是冯家的地盘,程家在长安城虽然无人敢惹,但是到了广州的话,还是要先收敛一些。
隔壁地里石富也在忙着给田施肥,两人是老相识了,便时不时的会一边干活,一边聊天。
听程刚这么一解释,程处默倒也理解了。
“好吧,不过我觉得这欠的钱,还是要尽快的还请,要不然这睡觉都睡的不踏实呢。”
林三娘子的这个想法,应该是很多农户的想法。
不习惯欠人钱啊。
其实,凭本事欠钱,有什么好睡不着的?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