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三足鼎立的格局

长安城西北部,渭水旁边,一座新的建筑规模宏大的建筑逐渐显出了雏形。

“长孙兄,你负责的那几位大儒都同意来我们渭水书院担任教谕吧?”

郑海和长孙冲并行走在一起,为两家合作的渭水书院即将开业做最后的确认工作。

如果是观狮山书院的如火如荼发展,刺激了他们两家,那么韦杜两家联手成立的曲江书院,就是渭水书院成立的直接导火索。

大家的眼光都不差,自然看到了书院建设的前景。

虽然可能刚开始会赔钱,但是家大业大的郑家和长孙家,这点钱还是赔的起的。

这年头的书院,除了观狮山书院,主要搞得都是科举的那几个科目相关内容的教学,基本上都是不需要太多实验投入的。

“话是这么说,但是明经科和进士科与明算科不同,不是一般的匠人子弟努力几年就能高中的。这几年春闺明经科和进士科进士基本上都是各地的名门望族子弟,几乎找不到一个是匠人子弟出生的。”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

这个道理,哪怕是到了后世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戴胄在儒学上的名气虽然比不上欧阳询和已经去世的虞世南这些大佬,但是作为曾经的户部尚书,他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

不好好研究一番怎么可以?

“你放心,这个事情我自然清楚。”

“那就好,到时候我们渭水书院,一定要后来居上,让观狮山书院和曲江书院,都见识一下什么叫做真正的底蕴。”

经学院是观狮山书院最薄弱的一个学院,每年考中科举的人数还没有算学院的一个零头多。

毕竟,朝廷的科举,最重视的还是明经科和进士科,明算科终归只是一个冷门的分类。

“哦?什么事情让长孙兄你这么开心?”

“戴尚书愿意来坐镇经学院的话,应该可以大大的提高经学院的吸引力。另外秘书监的颜师古和中书侍郎岑文本,在京中也是声名煊赫,要是能够有机会邀请到他们来书院授课,哪怕只是跟房二郎那样的客座教谕,效果也不会差。”

“狄仁杰?据我说知,他应该年纪还非常小,不是观狮山书院的正式学员吧?”

不过,如今他加入到楚王府,作为小玉米的教谕,情况立马就变了。

“这也很正常啊?”

至少对于许多外地来长安的学子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骆宾王可不想因小失大,自然要提前把话说清楚。

这个时候,被拒绝的可能性就大大的下降了。

所以碰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他看问题的眼光就不仅仅是事情本身,而是会站在李宽的角度去考虑。

这就跟后世很多大学里的教授一样,有一些人在学术上稍有成就之后,就喜欢把精力放在行政上面,希望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哦?还有这等事?”

作为士子,到底要加入观狮山书院还是曲江书院,亦或是将来的渭水书院,最在乎的应该就是加入哪个书院能够获得更大的好处吧?

最开始提出一个对方很难同意的要求,等到被拒绝之后,立马提出一个相对不那么为难的条件。

观狮山书院,许敬宗有点郁闷的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许参军,这……”

这跟人谈判的技巧,十个骆宾王也比不上一个许敬宗。

“许参军,参加春闱倒是没什么问题,但是加入观狮山书院的话,还是算了吧?”

但是在其他领域,郑海还是很有信心打败观狮山书院的。

“李宽识人的本事再厉害,终究只是一个闲散王爷的命。要我说,太子殿下现在的崇文馆里面,那才是真的人才济济,我们渭水书院的教谕,好几个都是在崇文馆里面任职的。”

我是可以不在乎经学院的建设,但是不能容忍其他人轻视我啊。

作为新成立的渭水书院,自然是希望看到观狮山书院倒霉的样子咯。

等到骆宾王离开许敬宗的办公室,刘界在一旁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这要是因为这个问题而丢掉了这么好差事,那可就可惜了。

骆宾王如今可是永平县主的教谕,要是一转身他自己变成了观狮山书院经学院的普通学员,这楚王府的人会不会觉得自家县主的教谕水平太低?

但是有了背景就不一样了,这种行为,立马就衬托出了他的高风亮节的形象,再加上他着实是一才华横溢的人,最近一段时间里,长安城的各个诗会,基本上都有他的身影,妥妥的一颗冉冉崛起的大才子之星。

说直白一点,领导喜欢看到的,你做了才有意义。

没有背景的人,要是说话做事太过刚直,社会会教他做人。

没办法,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升学率,也算是许敬宗的业绩了。

“其实要是王爷愿意请房相来观狮山书院授课,那么愿意加入经学院的学子肯定会多很多。再不济也去请几个朝中大臣来经学院当教谕,这样对士子才比较有吸引力。”

“那个永平县主不是才一个小丫头吗,她跟着去曲江书院有什么用?”

“没错,是很正常。不过这个欧阳通啊,在清明节那天,孤身杀入观狮山书院经学院,以一人之力单挑整个经学院的学员,观狮山书院居然没有一名学员比得上他。不管是书法还是经学,欧阳通都是完胜,把观狮山书院搞得灰头土脸,听说最后气的那个许敬宗连摔了好几个茶杯呢。”

“许参军,这骆宾王虽然有望高中,但是只靠他一人的话,估计还是很难压住曲江书院。并且那个渭水书院,据说过几天就要正式成立了。”

“是啊,所以才说勉强挽回了一些面子。毕竟狄仁杰最近也都是在观狮山书院各个学院里学习,然后他以如此年纪,跟欧阳通斗了个旗鼓相当,也算是非常不凡了。”

一个大臣在长安城的影响力,很多时候不完全看他头上的是什么职位,而是看他对李世民的决策有多大的影响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