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就在此时此刻,寒山寺里面的古朴老钟,真的响了起来。虽然知道武媚娘是女子,但是顾盼盼暂时还是习惯性的以武郎君来称呼。

“这……这……能让武郎君这样的人物心悦诚服,楚王殿下之才,盼盼总算是见识了。”

“盼盼,要说吟诗作赋,你找我可就错了。”

伴随着夜色渐渐变浓,顾盼盼已经回到了自己船中,船首只剩下李宽、武媚娘、王玄策、晴儿和席君买、王玄武几个。

伴随着李承乾的足疾越来越明显,而他的脾气也变得更加暴躁,口碑迅速变坏;再加上李世民对李泰的宠爱却是益发的明显,这让有些投机的大臣,开始下注了。

主要是已经过了需要用这玩意来装十三的阶段了。

有人缠着武媚娘,正常情况李宽肯定是要发飙的。

王玄策也是识货的人,觉得这诗绝对会成为一个永恒的经典。

嫁人当嫁楚王殿下啊!

但是,味道却是让娇生惯养的顾盼盼都忍不住叫好。

哪怕是看在她为自己挣了一堆积分的份上,写首诗出来送给她,也不算过分。

但是,这话跟谁说去呀?

要改变这个趋势,观狮山书院的成功与否就变得很重要,自己有必要加大书院的投入和关注了。

当然,也不是说他吃不下干粮,而是觉得明明有条件吃的更好,为什么要委屈自己呢?

顾盼盼今天是第一次正式的跟李宽一行人一起用餐,也是第一次见识到楚王府的厨子的不凡。

武媚娘和王玄策是习惯了李宽秒作诗的速度,不过那顾盼盼就不一样了。

“魏王殿下遥领相州都督,督相、卫、黎、魏、洺、邢、贝七州军事,可谓深受陛下宠溺。这两年,他又频频暗中出手拉拢朝臣,依我之见,这魏王殿下,有八分的可能最终登上王位,王爷也是时候早做打算了。”

李宽也懒得再虚情假意的客套,直接把诗作给抛了出来。

晚饭没有搞得多复杂,只不过是河里面捕捞起来的几尾鲜鱼,在加上附近农家采办的新鲜菘菜和葵菜等常见蔬菜。

莫非王爷另有他意?

说不准多年以后,人家按把这事当做一个典故来彰显守城将士是有多么的奉公守法,而自己是有多么的嚣张跋扈呢。

李宽看到武媚娘脸上那俏皮的笑容,无奈的耸了耸肩。

顾盼盼幽怨的声音从一旁传来,惹得李宽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自己虽然听说过楚王殿下是长安城第一才子的传闻,也看过《三国演义》和《白蛇传》,但是,这跟亲眼目睹一首佳作诞生在眼前,还是很不一样的。

冬天的夜晚来的比较早,眼看着太阳早早的落山,月亮已经悄悄的升上了天空。

“王爷,这诗作,我想明天早上命人在枫桥旁边立下一个碑文,刻录下来。”

武媚娘是见多了李宽的惊艳表现,适应能力已经提升了很多。

不过,李宽显然跟他们想的不一样。

前几年,李承乾和李泰虽然也明争暗斗,但是,朝中大臣很少有站位的。

顾盼盼像是中了邪一样,就认定武媚娘了。

就连王玄策,也在思索楚王府应该怎么办。

“那就在枫桥这边歇着吧,明天再进城。”

王玄策的这话,也是他深思熟虑之后才借着今天的机会说出来的。

李宽想到后面的朝代,那些读书人越来越脱离百姓,变成了大家口中的“百无一用是书生”,很是感慨。

经典永远是经典,特别是这诗跟现在的环境相结合,想不让人叫好都难。

如今吃完晚饭之后,离天亮还远着呢。虽然晚风冷飕飕的,但是大家都穿的厚实,站在船头倒也不觉得有多冷。

“王爷,听说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如今的明争暗斗是越来越厉害了。去年,魏王殿下开始主编《括地志》,引起了东宫很大的反弹,在一帮东宫幕僚的游说之下,今年年初,陛下让太子殿下设置崇文馆。长安城里,一股暗流已经在快速流动着。”

这就像是后世领导的秘书和司机,真要说级别,比他们高的有很多,但是却是没有几个人敢随意得罪这些人。

在李宽看来,都是不完美的。

而这首诗,据说是连倭国那边,也都是属于耳熟能详。

自己还没有反应过来,楚王殿下的诗就已经作好了?

这顾盼盼对苏州还挺熟悉的,当船队顺着水路道到枫桥附近的时候,她就建议干脆在这里停下休息得了。

“楚王殿下,今天应该是赶不上进城了,估计大家要在这里休息一晚了。”

武媚娘灵机一动,觉得这是一个让李宽留下作品的好机会。

但是,她还是发现自己的心跳在忍不住的加快。

“我不管,反正你们去苏州,我就去苏州;你们去杭州,我就去杭州,我就要跟在你身边。”

“啊?那我要找谁?”

只能等到以后船队去到南美洲之后,能够尽快的将这些东西给带回来,好让自己重新回味一下辣的感觉。

嗯,如果她知道外星人是什么梗的话。

顾盼盼这一次自然不是孤身一人离家出走,而是正经的带着家里的管家下人、护卫等几十号人去各地巡视家中产业。

“没错啊,不仅顾管家对江南的商业很熟悉,我对江南各个世家之间的关系也很清楚,说不定能够帮上什么忙呢。”

不过,似乎武媚娘道出了自己是女儿身的真实情况之后,顾盼盼还是像牛皮一样的缠在她身边,搞得她很是郁闷。

“诗词之道,终归是小道,既不能解决百姓的穿衣吃饭问题,也解决不了百姓的住宿出行问题啊。”

“王爷言之有理,大唐的读书人,普遍都是勋贵世家或者小有家底的地方豪强出生,这些人大部分都不了解普通百姓的生活,不了解底层百姓最迫切的需求;但是,占据州县职位的人,往往又是他们。”

当然,这也造成了船队需要夜宿姑苏城外了。

这枫桥在阊门外九里道的旁边,基本上是西北方向而来的旅客的必经之地。

虽然李宽现在也算是位高权重,但是因为自己误了时辰就让守城将士开城门的事情,还是不值得做的。

特别是顾家的管家顾雷,对江南的商业情况非常熟悉,李宽倒是觉得说不定还能派上用场。

“陛下的嫡子,可不仅仅是只有魏王。再说了,陛下如今正当盛年,这天下,没有那么快变天的,过早下注,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长孙皇后没有去世,李宽也有信心让李世民比历史上活的更久一些。

至于更长远以后的事情,就要看到时候的情况在灵活处理了。

没有发生的事情,一切皆有可能啊。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