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这就是蒲罗中?
没等冬天来临,李世民的圣旨就下来了。
好在楚王府也已经提前做了准备,倒是随时可以启程。
“王爷,这个羽绒衣多带几件吧,听说江南的冬天阴冷阴冷的,比长安城还难受。”
明天就是李宽离京的日子,李宽自己除了扔了几本高中级别的书给刘元和狄仁杰,顺便指导了一下戴全和李谚他们如何制作烧碱和硫酸,其他倒是没什么需要忙碌的。
反倒是程静雯这个留在长安城的人,在房间里这转转,那转转的,看看还有什么东西是李宽需要携带的。
“静雯,我这衣服已经装了好几箱了,够穿了。”
李宽此番出京,带的人也不少。
格物学院自己组建了一只船队,准备前蒲罗中,然后择机往南探索。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朱富裕的婆娘去世的早,他可谓是含辛茹苦的把三个儿子拉扯大,眼看着两个儿子都要出海了,要说他一点担心都没有,也是假的。
观狮山书院。
有船队靠近,朱二福自然早就得到消息了。
要知道,一旦朱二福说谎,到了蒲罗中,换不到香料的话,那么平安贸易今年肯定又要血本无归了。
朱二福来到蒲罗中之后,自然跟尉迟环说明了身后跟着平安贸易的船队的事情。
万一路上有什么意外,张景行不行啊?
一艘大船缓缓靠近蒲罗中的码头,崔剑和萧华山站在甲板上,看着越来越近的码头,对这里的热闹场景感到好奇。
“二郎,三郎,楚王殿下说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次你们兄弟两跟随书院的船队出海,为父是支持的,你们务必多看、多听、多学,不能辜负楚王殿下的栽培啊。”
这些都是他们想要找到答案的。
东海渔业没有那么傻,哪怕是有香料岛,也不会用同样一船的香料去换一船蜂窝煤或者水泥。
“萧船长,这里就是蒲罗中吗?”
除此之外,王玄策、武媚娘、晴儿、九条杏香、王富贵以及一些厨子、马夫、匠人,整个出行队伍逼近三百人。
不过,这个理由自然是没有办法拿出来说的。
……
不过,萧华山觉得东海渔业居然愿意让自己的船队跟着他们下南洋,那就没有必要去坑他。
萧华山和崔剑带领的这支船队,是萧家和崔家联合组建的平安贸易下属的船队,算是大唐下南洋中仅次于东海渔业的存在。
朱铜看到朱富裕这个模样,忍不住说:“阿耶,你放心,这次出海,我们的船员都是东海渔业的老水手,经验丰富的很。再说了,这一路南下,到处都有补给点,没什么大事的。”
“不用,有孙神医在,我才能放心离开。”
程静雯想了一遍,看看还有什么东西是李宽需要携带的,结果发现似乎都齐全了,倒是随从里头只有张景这么一个以前王府里的郎中。
为何高空中会更冷?
这算是李宽在书院里头抛出地球仪,跟大家说地球是圆的密切相关。
朱金作为老大,除了会识几个字,没有太多其他文化,跟着自己阿耶在热气球营里面努力。
朱银和朱铜都是格物学院的学员,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曾经跟着朱富裕坐过热气球的缘故,他们都对气候的变化很感兴趣。
虽然停靠的船只不算多,但是码头周边却是有不少昆仑奴在那里干活。
儿行千里母担忧。
这么多人,携带的辎重自然也不少。
其他在码头上跟家人告别中的学员,也都纷纷开始登船。
而李义协和李耿则是完全冲着传说中的高产作物去的。
水泥这玩意,就不具备国际贸易的属性。
“阿耶,大哥,你放心,你们说的道理我们都懂。什么胥吏,什么作坊的,说实在的,我是不感兴趣的,我就想在书院里面待一辈子,要是毕业后能够留在书院当教谕就再好不过了。”
再说了,水泥的技术,哪怕是泄露出去了,危害也没有那么大。
……
“没问题,郎君如今出海了,预计过几天才归来,到时候我带你去见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