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还真是煞风景啊
宣政殿中,一副君臣相得的情景,气氛很是融洽。
“陛下,之前微臣还对二郎下南洋颇有微词,如今看来还是楚王殿下高瞻远瞩,居然在南洋获得了如此良种啊。”
房玄龄几个从稻田里离开之后,就进宫求见李世民了。
几个大臣一起把那水稻夸得跟一朵一样,让原本还有点对产量有所怀疑的李世民都完全相信了水稻的高产。
“宽儿也是错打错着。这一次南洋稻种的引入,遗爱也是立了大功,等今秋成婚以后,予除太府少卿,让他可以在长安城跟高阳好好的过日子。”
李世民之前把高阳公主许配给房遗爱,完全是出于拉拢巩固和房玄龄的关系考虑,不过,现在他开始对房遗爱本人也有点兴趣了。
说起来,也难怪高阳一听自己的夫婿是房遗爱的时候,那么的不乐意。
这种装载量比较大的东西,也不是自己王府那个实验室可以满足产能的。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眼看着户部好不容有了一点积蓄,这要是战事一开,立马就没了。
刚开始的时候居然都不敢往北移,怕被薛延陀人揍,拖了一年才在大唐的支持下回归故土。
不过,在长安城里被养了十来年的突厥贵族们,很多都已经养废了。
并且,起火的话,那种场面远远没有爆炸来的吓人。
人家东突厥人也不是吃素的,如今居然被薛延陀人暴打之下毫无还手之力,可见薛延陀人的战斗力还是很不错的。
当然,这其实也是在间接的反对现在和薛延驼开战。
但是这显然不是李世民希望看到的结果。
……
不管是哪一种,都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场景。
李宽到了宣政殿之时,李世民正在跟一众大臣商讨着事情。
“陛下,我大唐猛将如云,区区一个薛延陀,哪用得着让楚王府的护卫也上战场?”
这个时候,李世民也懒得去细细追究李宽到底什么情况下,黑火药才能在户外发挥威力。
今天上午才刚刚邀请房玄龄他们来看早稻的收割情况,陛下现在就让自己进宫。
不过,房玄龄的观点,站在理性的角度来考虑,也不能说就是错的。
房玄龄便再次抛出了另外一个提议。
李宽兴冲冲的来到了大明宫。
“陛下,河东道八百里加急!”
特别是对于马匹,没有经过特别的训练,很可能直接就被爆炸声惊吓了,到处乱跑。
“野外作战,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兵,要把霹雳弹投放到敌人头上,都意味着距离不能太远。但是距离太近的话,又会伤到自己,短时间内,霹雳弹是很难用以大规模的野外作战的。”
“热气球,将黑火药和热气球结合起来使用,用的好了,自然就可以给薛延陀人一个惨痛教训。”
“别绕圈子,直接点。”
这个家伙怎么就这么不叫人省心呢,干什么不好,非得想着上战场?
阎立德:“霹雳弹需要火折子点燃引线,并且怕水怕潮湿怕颠簸,如果在野外使用,很难发挥它的威力。”
李宽再一次的想到了自己的热气球营,如果配合着炸药包一起使用,威力应该比火油弹还要厉害吧?
“知节,朕没说要让宽儿出征呢。”
“没错,霹雳弹的威力再大,如果不能有效的投放到敌军那边,也是没有用处的。”
他年纪已经不小,最多干一年,明天他就准备致仕了。
这也是明明匈奴已经处于弱势了,大汉还是会答应继续和亲的原因之一吧。
“楚王殿下请放心,热气球也好,黑火药也好,工部都会全力配合制作,一定不会耽误大军出征。”
炸药包的制作,李宽准备让火药局去搞定吧,自己提供一些思路就行了。
“长久考虑,其实还是要让我大唐子民移居边塞,这才能彻底的稳住边疆局势,否则,不管是薛延陀人,还是东突厥人,最终都是靠不住的。”
一个不小心,几千人就全军覆没了。
有苏烈和薛礼这两个万人敌一起联手,哪怕是有什么意外,李宽也会放心很多。
李宽隐隐感受到今天的这个召见,似乎有点不大一样啊。
李靖有点好奇的看着李宽。
李宽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李世民给打断了。
再说了,严格说来,这次的活可不是什么好活,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的性命给搭上去了呢。
兵贵神速,不管是什么时候,这个道理都是没有错的。
虽然是薛延陀和东突厥之间发生的战事,但是东突厥如今可是大唐罩着的,薛延陀此举,跟直接攻打大唐也没有太大的差别了,也难怪李世民会大发雷霆。
李宽这是第二次点了苏烈出征,李世民干脆彻底放权。
“陛下,微臣也赞同房相的观点,眼下不宜发起大规模作战。”
“见过陛下!”
房谋杜断,房玄龄的主意还真是信手拈来,很快就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这要是真的发生了战事,影响太大了。
结果,李世民册封的这个可汗能力太差了,不能服众,干了几年又跑回长安城跟着李世民混了,最终死在了征伐高句丽的战场上,让人不胜唏嘘。
真以为人家能够纵横草原是靠着运气啊?
阎立德感激的看了一眼帮自己解围的李宽。
除非拼着几千骑兵的性命不要,才有可能在十万大军之中给薛延陀人一个教训。
所以一直不是特别重视热气球,哪怕是有些军中有热气球,也是主要用来侦查而已。
相反的,李靖他们虽然作战经验丰富,兵法也比李宽研究的更加透彻,但是对于热气球营的使用,却还是不习惯。
戴胄当日也是在场的,自然支持这种耗费比较小,又能达到威慑、教训薛延陀人的方法。
“陛下,微臣府上的薛礼,箭法超群,勇冠三军,又熟读兵法,当初在吐谷浑,他是攻下且末城的首功之人,微臣举荐薛礼担任此次行军总管。”
那些将领有时候不会去考虑打仗的成本,但是作为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是必须考虑的。
是可忍,孰不可忍?
要是这个办法能够成功,那么以后大唐对付很多边疆冲突,都是可以使用这个办法了。
如今别说长安城的各个作坊用工很紧张,就是关中道,也没有什么闲人。
薛礼这么一名猛将,李宽觉得还是要给他机会的。
“楚王殿下,怎么个出奇制胜法?”
“陛下,薛延陀又骚扰我大唐边疆了?”
李宽心里忍不住打起了一个问号。
“阎尚书,那一会可就要麻烦你了。”
“着实如此,药师这个建议老成持重。”
不说战事顺利还是不顺利,单单来回的路途就至少需要一个月。
虽然李宽不是统帅,但是苏烈和薛礼什么时候出征,他还是说得上话的。
“陛下,这黑火药的运输非常不便,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哪怕是制作成霹雳弹,也需要非常注意保存和运输,所以火药局暂时只制作了一部分用以测试。”
在李靖他们看来,李宽当初虽然利用热气球营在凉州给了西突厥人一个惨痛教训,但是那里面有着太多偶然和不确定性。
对付拥有控弦之士二十万的薛延陀,大唐至少要出动十万大军,十几万劳役,才有可能取得全胜。
以他对李宽的了解,真要是有这个心思,李宽就不会是这么说话了。
当然,这也跟唐军里头没有太过重视有关。
至于李世民提到的让东突厥人移居故土,虽然可以牵制薛延陀人,但是总感觉当年的作战就白费力气了一样。
李世民不关心过程,只想知道结果。
特别是如今他迎娶了李雪雁,总不能一辈子都在楚王府做一个护卫统领。
他最关心的就是到底能不能以少胜多的给薛延陀一些颜色看看。
要是到时候能够去到观狮山书院当个教谕,疗养余生,似乎也不错。
自从贞观四年李靖带兵灭掉了东突厥之后,薛延陀的势力就暴涨,如今过了将近十年,哪怕是大唐要出手对付它,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定。
毕竟薛延陀现在攻打的东突厥的部落,虽然大唐也难堪,但是等到水泥路修通到朔州之后再出兵的话,后勤补给会方便很多。
“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微臣提议苏烈为行军总管,薛礼为副总管。”
“陛下,微臣谅这薛延陀如今也不敢直接攻打我大唐,只是在边疆做做手脚。如今大唐到洛阳的水泥路已经修建好,洛阳到晋阳的水泥路也快要修好了,微臣建议立马启动晋阳到朔州的水泥路修建,等着水泥路修好了,再择机出兵薛延陀。”
历史上也是在今年,东突厥汗国重新成立了,算是大唐庇护之下的一个藩属国。
“薛延陀攻打东突厥?”
“陛下,短期来看,这是一个好办法。可是以后东突厥人会不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