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这个……”但是,大家似乎都没有从李宽分析的这个视野来解读和亲这个做法的前世今生。

“而匈奴在冒顿单于的统治下,南征北战,一统草原,不仅将大秦攻击匈奴而占领的土地全部收服,还把周边其他的部落全部击败,成为大汉最大的威胁,甚至还一度攻下晋阳,在汉高祖率领大军出征的时候,将其围在了白登山,险些酿成大祸。”

李宽的话让李世民稍微感到意外,他还以为李宽是反对和亲的。

李世民内心的想法已经松动,但是他的心智坚定,一时之间,哪怕是知道自己错了,也不大愿意立马改变。

房玄龄还是很谨慎的,但是李宽的这个比喻,还是有点犯忌讳的;虽然他拿得是匈奴来举例,没说如果你是汉高祖之类的,要不然他脸色估计都要变了。

因为很明显,如今的大唐,实力远胜于吐蕃,并没有汉初面临的那些窘境。

“其实,这吐蕃国也不是只对大唐使用和亲之策,在此之间,他们的国主松赞干布迎娶了泥婆罗的公主,解决了自己南边的威胁。”

房玄龄:???

“大汉朝的和亲,可以说汉武帝以前和之后,是完全两种局面。早期是汉朝求着匈奴,可以说是一种屈辱,而到了后面,却是匈奴求着汉朝了。微臣是赞同汉朝前期的和亲的。”

因为大唐和吐蕃国之前的局面,和当初匈奴和大汉之间的是毕竟相识的。

房玄龄和温彦博在一旁看到李宽侃侃而谈,倒也来了几分兴趣。

“陛下,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蛮诸夷,根本就无汉之和亲的必要。微臣提议陛下将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作为大唐最根本的外交对策。”

“外交政策其实就是一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对外发展策略,自己的利益和实力,以及当时所处的外部环境,制定的为了保证自己利益的各种对外方针和措施。”

温彦博:???

李宽看李世民认真的听着,便继续说:“从这个角度来说,汉初的和亲,虽然不是一件什么光彩的事情,但是却是一件正确无比的外交政策。”

李宽倒也不惧李世民的不善眼神,直接将自己意思表达出来了。

毕竟,回答反对的话,那么自己是不是也要反对大唐和吐蕃国的和亲?

李世民聪明的很,自然听出了李宽话里话外的意思。

李世民脑子快速的转动,想到了前两天李治曾经提出的观点,立马猜到了李宽大概的来意,不由脸色一沉,“怎么,你也反对和亲?”

“到了这个时候,汉高祖也好,朝中大臣也要,都已经充分的意识到匈奴对大汉的威胁之大,可不是仅仅来边境掠夺一番而已,稍有不慎,是有可能导致大汉灭亡的。这个时候,短期内先稳住匈奴人,暗暗发展大汉自己的力量,才是最关键的。”

由于禄东赞、桑布扎和塞汝贡几个正副使的优秀表现,吐蕃国的这一次出使,在长安城里引起了比较大的动静。

“楚王殿下,当初的大汉也是这么做的,但是最终匈奴不还是吃亏了吗?为何你会继续同意这么做?”温彦博忍不住问道。

“温相,我会继续同意这么做,是因为我准备物资、匠人和公主照收,但是掠夺和战事却是继续。”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

说了这么久还没有达成目的,李宽自然不甘心,干脆把最后的杀手锏给扔了出来。

李宽的这个比喻很是特别,之前大家从来没有想过要站在外族人的立场上思考和亲的利弊得失。

“房相,假如你是匈奴单于,重新回到汉初的时候,你还会同意大汉的和亲吗?”

刚刚自己问他是不是反对和亲,他倒是冠冕堂皇的说的很好,还支持和亲!

话说到了这里,在场的其实都知道李宽是反对跟土藩国和亲了。

“大汉初建的时候,由于连年征战,人口锐减,民生调蔽,物价高涨,整个社会动荡不已,甚至还出现了人吃人,易子而食的局面。再加上汉高祖当年分封异姓王,导致中央权威逐渐不足,甚至还出现七王之乱的局面,整个大汉内部不管是朝政还是民生,都迫切的需要休养生息,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

但是作为帝王,李世民却是一下就听懂了。

所以房玄龄现在反而不好回答这个问题了。

李世民:“宽儿,按照你的意思,认为大唐和吐蕃国和亲,对吐蕃是有利的,但是对我大唐却是有害的?”

房玄龄连忙打断了李宽的话,“楚王殿下,这话可不能乱说。”

是啊,国与国之间,要是契约管用,那早就天下太平了。

房玄龄有点纠结了。

送各种物资和匠人作为和亲的陪嫁之物,这基本上也是这几天大家决定同意吐蕃国和亲的关联措施。

“咳咳!”

温彦博和房玄龄接受起李宽的这个观点似乎有点困难。

“房相,如果我是匈奴的单于,我也会同意和亲的。”

“外交政策,什么意思?”

这几天,他们也都跟李世民讨论了许久和亲的意义和优劣。

人都让进来了,李世民干脆就升起了一丝考教的心思。

“所以,为了缓解大汉跟匈奴的矛盾,就有了和亲之事。通过和亲,双方初步明确了边界、停止了战争、扩大了贸易交流,避免了大汉百姓再次陷入无穷无尽的战事之中,有了休养生息的时间。当然,匈奴人也通过和亲和贸易得到了大量的物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掠夺边疆汉人的需求也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李宽倒也没有绕圈子,直接就说出了这个目的。

“没错!国家实力不济,在强敌面前,忍辱偷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明明实力强大,还同意和亲,智者不为也!”

特别是这种在大家眼中看起来得不到什么好处,完全有机会避免的战争。

要是匈奴在汉初就不接受和亲,继续骚扰、入侵大汉,说不准大汉朝就没了,或者早就分崩离析了。

自己贵为天子,追求的不就是百姓富足,名传千古吗?

如今国势之尊,超迈前古,要是真能做到宽儿说的这一点……

“好!就依你之言,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此乃大唐国策,子孙后代,如有违背此策,人人得而诛之!”

李世民掷地有声的话语响彻在宣政殿之中。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