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还有这种操作?
一年之计在于春。
眼看着柳树已经变绿,野草已经长出嫩芽,楚王府的各个佃户也开始忙碌了起来。
去年东海渔业从南洋带回来大量的稻谷,除了一部分被李宽安排送到杭州、明州和泉州用以实验性的种植之外,其他的都留在了长安城。
作为长安有数的大地主,楚王府拥有几万亩良田。
李宽要求今年全部种植水稻。
这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王爷,关中地区,自古以来就很少有种植水稻的,哪怕是您想种,老奴安排个几百亩地种植就行了,不用全部都种上水稻吧?”
顶多就是偷偷地骂李宽一句“败家子!”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李宽让所有佃户种植水稻的事情,本身就已经闹得沸沸扬扬。
但是,哪怕是种植一季,这水稻的产量也比粟米多,特别是南洋来的水稻品种,产量比粟米高了一倍,完全值得大规模的推广。
等到秋收时分,沉甸甸的稻谷会告诉他们,谁才是真正为他们考虑的人。
李连也是豁出去了。
“王爷,您放心,我一定按照要求来保证水温,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待在水池旁边。”
无农不稳。
不管外面怎么穿的沸沸扬扬,李宽都没有改变自己的注意。
没办法,谁叫人家杀的多呢。
王富贵也被李宽叫开了过来,让他安排人去跟佃户们解释种植水稻的事情。
“那倒没必要,还是要保重身体的。对了,等鱼苗开始孵化出来的时候,记得加几个蛋黄到水池里面,蛋清要去掉。”
“来福叔,现在种植的是在暖棚里育种了的秧苗,听说这水稻在南洋可以种植两三季,我现在也在关中试一下,看看能不能成功。至于其他的秧苗,这几天才开始播种,等到插秧还得好一会呢。”
李忠本来想尽量给李宽掩饰一下,毕竟自家儿子如今也是观狮山书院的学员。
不过,他的担忧,估计也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担忧。
所以要一次性的买几千条鱼苗,也许搜遍东西两市,可能面前可以做到。
李世民一听这话,倒是很快就想通了。
现在看来,这些稻谷应该是用来作为稻种的。
来福一脸担忧的劝说着李宽。
“对啊,王爷,哪怕是种植水稻,也没有这么早就开始播种的啊。”
“陛下,基本上应该是这样的。这些佃户当中,虽然也有个别是真心诚意支持楚王殿下的决定,但是更多的人是没有办法才捏着鼻子接受的。”
原本自己以为在李宽的逼迫下,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日子没法过了。
“孩他爹,这鱼沟鱼坑一挖,岂不是平白的少了不少地啊?”
当然,这只是给刚出生的鱼苗吃,真要是用蛋黄养鱼,那还养个毛啊,干脆大家吃鸡蛋得了。
所以李宽就聊胜于无,让这些人帮忙照看鱼苗了。
长孙冲一副指点江山的语气,品论着楚王府的“头条新闻”。
……
“这个水池里的水温,一定要保持在二十度左右,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都是。”
“过几天就要开始插秧了,那王管事不是说鱼苗最好是在插秧完毕后的十天内放下最好吗,到时候我们就看鱼苗从哪里来。实在不行的话,还得把这些地方推平了,补上一些秧苗才行呢。”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跟鸡蛋孵小鸡是类似的。
……
李世民的眉头拧成了川字形。
奈何长安城里都已经传疯了,他哪敢有所隐瞒呀。
“嘿嘿,怕就怕他压根找不到那么多鱼苗,平白浪费了那么多田地挖鱼沟。到时候那些佃户估计会在心里面把他给骂死吧。”
“陛下,虽然不满的人有不少,说闲话的也有不少,但是闹事的却是一个也没有。”
所以李宽提起就将《初级农业技巧》里头和水稻种植相关的一些要求和注意事项整理出来了,并且让印刷作坊印制成小册子了。
而他婆娘也在旁边打下手,帮忙清理一些泥土。
“属下听说楚王殿下承诺了,如果今年水稻的收成比不过粟米,差的那部分,楚王府全部给补全了。”
长安城里关心楚王府动静的人有不少。
鱼贩子对于雌鱼雄鱼的判断,绝对是最准确的。
这话,也就是来福敢这么说。
长孙冲想到这里,忍不住笑了。
再说了,一亩地就需要近千条鱼苗,不搞大规模的孵化,单靠自然捕捞,那根本就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当然,李宽也没有那么冒失。
李忠作为百骑司统领,自然要及时的把长安城的热点新闻反馈给李世民。
石养不是很确定的答了一句。
所以用作试验的那一百多亩地,李宽只准备找两三家比较值得信赖的农户去种植。
“来福叔,事实胜于雄辩,我还是这句话。在关中地区种植水稻,到底是否可行,试一试就知道了。最不济,楚王府也能承担的起失败的后果。”
李世民登基已经十三年,大唐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粮食价格屡创新低,已经接近隋文帝时期的水平了。
要不然,分分钟收拾你。
去年船队回来的时候,他就对李宽让人带一堆稻谷回来感到不理解。
对于这些农户来说,但凡是还能活得下去,是很少有人站出来闹事的。
不过,左右是在他自己的地里面折腾,楚王府又承诺了所有损失由它承担,外人倒也不好再指责什么。
根据水田的大小,中间间或还有一道鱼沟纵横交错。
先是《白蛇传》给大家带来了一波盛宴,紧接着又一个消息,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么说,那些佃户确实是被逼无奈之下才同意种植水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