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一本书引起的反响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贞观十三年的春天,因为《白蛇传》而让人感觉更加的火热。
三味书屋门口,郑掌柜面色复杂的看着对面。
“阿三,你打听清楚了吗?这《白蛇传》真的已经卖了超过一万册了吗?”
销量过万,在后世来说,那是扑街的不能再扑街了。
哪怕你这个销量是月销量,也还是扑街。
不过,有一句话,他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即使佛门不满意,又能怎么样?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辩机虽然聪明,但是毕竟还年轻,受不了信众那种怀疑的眼神。
但是,要知道这是大唐啊。
“贺兄你这么说,倒也可以。这让我想起邻居家的一个姑娘,媒婆上门提亲之时,如果觉得对方不是自己满意的人,就会说:女儿还想孝敬父母两年;而当碰到自己中意的人的时候,立马就变成了:终身大事全凭父母做主。”
特别是愿意钱买《白蛇传》这种小说的人,就更不会多了。
这就跟“小女子无以为报,只有以身相许”一样,这话的背后,是因为人家看上了你的人,所以就有了以身相许。
那么发生在永阳坊大庄严寺的情况就有点微妙了。
郑掌柜倒吸一口冷气,觉得难以置信。
但是新华书店的话……
整个大唐,有哪家书铺的书籍印刷成本能够比它们低的?
如今新华书店单单一本书就能卖这么多销量,实在是……
难怪郑掌柜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那一脸羡慕嫉妒恨。
但凡是没有到生死存亡的地步,他都是不支持得罪楚王的。
“没错,真是如此。其实,看完这书,我也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许仙在多年后重新见到白素贞的时候,那么漠然的样子呢?好像是大彻大悟后看破红尘的感觉。可是许仙二十年来在金山寺苦修的目的不就是为了等白素贞早日出塔么?”
……
这不,今天下朝之后,回到御史台,左右无事,他又跟周围的人讨论起了这书。
楚王殿下写这书,本意上未必有跟佛门过不去的念头,但是如果自己这帮人一闹腾,就凭空得罪了一个亲王。
《白蛇传》卖了这么多数,长安城各个酒楼的说书人又纷纷将其作为自己的说书材料,搞得长安城里,但凡是关心大事的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东西存在。
经过几年的打击,阿三已经没有任何要反抗新华书店的心思了。
“贺兄,白素贞为何要找许仙报恩,你可想过其中的原因?”
昨天,他们两讨论《白蛇传》的时候,杨本满占了下风,很明显杨本满现在是要来找场子的了。
道岳虽然心中也有些忧虑,但是却没有表现出来。
别看佛教在长安也算是发展的顺风顺水,但是这只不过是李唐皇室看在当初打天下的时候,武僧们曾经提供过帮助的份上,没有太多的干扰而已。
“师父,如今长安城人人都在谈论这《白蛇传》,就连一些信众也在我们寺里面询问那法海是否真的是我们佛门弟子,已经不是简单的信还是不信的问题了。”
更可恶的是这书的序章里头有一句“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这就更加让人感觉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虽然受到楚王府造纸作坊和印刷作坊的影响,大唐的书籍纸张价格下降了很多,但是能够买得起书籍的人还是不多。
辩机作为大庄严寺主持道岳法师的关门弟子,深谙大小乘经论,小小年纪就佛法造诣极高,很是得到周边僧侣的推崇,眼光自然比一般僧侣要看的长远。
左右今天没什么大事,杨本满干脆摆出了一副和贺勤劳好好畅谈的模样。
而杨本满和贺勤劳是属于有时候特别好,有时候特别差的情况。
“十万册?”
“哎,你去安排吧,跟什么过不去,也别跟钱过不去啊。”
但是,道岳看的很清楚,李唐以老子的子孙自居,大唐其实是更加支持道教的发展的。
而这已经是长安城排名第二的书铺了。
事实上,又有几个人是真的无欲无求的呢?
杨本满是监察御史,贺勤劳是殿中侍御史,看起来贺勤劳的品级要略高一些,但是两人并没有上下级关系。
像是杨本满和贺勤劳之间这样的对话,在长安城中各地都在纷纷展开。
“杨兄,怎么说呢。我的理解,白素贞最开始的时候也未必就是要以身相许,也许是想给许仙一场富贵,或者其他什么方式报恩;但是当他看到许仙是一个风度翩翩、温文儒雅的郎君之时,动了凡心,干脆便以身相许来报恩了。”
辩机思索了片刻之后,内心其实还想站出来带着长安城的僧侣来反驳李宽的。
“郑掌柜,一万册,那是只会多不会少。听说楚王府的印刷作坊,这几天都是在熬夜开工,洛阳、晋阳、登州、杭州、明州等地的客商,都在等着提货呢。要是算上整个大唐的销量,《白蛇传》今年估计能够达到十万册。”
特别是对于一本通俗小说来说,更是如此。
杨本满:……
《白蛇传》虽然没有达到人家的那个高度,可是短时间内的热度,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师父,弟子还是不明白这个境界跟《白蛇传》这事有什么关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