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杜楚客的心开始慌了起来。香儿在一旁兴奋的解释着。
这一次,下南洋的那些船员,最少的都拿到了两百个银币的奖励,这几乎是许多人几辈子都存不下财富。
这要是自己囤积的香料,到时候不好出手了,那魏王殿下要用钱的时候,怎么办?
就连阿卜杜勒这个外来户,也一样收到了消息。
“当然是要的。”
楚王府别院,李宽总算是有时间看看船队从南洋带回来的其他东西了。
一金币一斤的价格,哪怕是在去年初,也顶多就能买到最差的一斤胡椒。
在他看来,东海渔业哪怕是从南洋带回来香料,数量终究还是有限的。
最关键的是,看着香料的卖相,都是属于最顶级的。
很快的,珍品阁面前就剩下一堆大客户了。
这个时候,他要是再不明白昨天为何那么多人退货,他就太蠢了。
韦家作为长安城土著,渭水码头的动静他们自然是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没错,不过这燕子不是我们这边看到的那种,是南洋那边的一些特殊品种。”
不过是一刻钟时间,西市一大半的商户就知道这里发生的事情了。
“卖不出去?一个金币一斤都卖不出去了?”
……
但是,这个时候,他居然又生出了别样的心思。
“燕窝确实是滋阴养颜的好东西,一会让厨房做一些红枣银耳燕窝羹,你尝一尝看看觉得味道如何。”
“我来两斤桂皮。”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心情去欣赏这幅美景。
紧接着,珍品阁一金币一斤的售卖香料,让杜楚客心中暗自庆幸,自己提前采取了行动。
珍品阁好久没有迎来这么大的场面了。
韦思仁听了,只觉得一股血直往头上涌。
一个金币一斤,谁也不要想卖的比这个贵。
“我要五十斤桂皮!”
长安城的香料价格,算是彻底的稳定下来了。
那阿卜杜勒已经来找自己好几次了,自己都避着不敢见他。
当然,跟阿卜杜勒一样想法的人也不少。
这个价格差异也太大了吧?
心动就行动。
谁知道现在珍品阁的香料,到底还能卖多久?
当李宽宣布这个决定的时候,船员们的士气一下就爆棚了。
反正囤积香料的又不是普通百姓,损失再大,也没人会饿死。
这东海渔业,到底带了多少香料回来啊?
“趁着珍品阁的香料还没有在其他州府卖,你看看能不能把它们运到剑南道这些偏僻一些的地方售卖。”
这几天的大起大落,让他彻底坚持不住了。
其实,昨天傍晚的时候,他就已经收到了消息,知道东海渔业下南洋的船队回来了,带回来了大量的香料。
在他看来,珍品阁那一枚金币一斤的价格,是不可能持久的。
这一关,总算是过去了。
好在自己反应及时,将魏王府里的胡椒全部甩回给了阿卜杜勒。
两天!
也没有人傻傻的当高价香料的接盘侠了。
今天过后,长安城的人对珍品阁的印象应该更深刻了吧?
“这……这胡椒真的一个金币一斤?”
阿卜杜勒也算是商海老手,大风大浪见多了。
“我要一斤肉蔻。”
韦宝就是其中之一。
那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深刻的危机,一种自己所有的努力即将付诸东流的危机感。
“哎!”
这是杜楚客在珍品阁面前观察了一天之后得出的结论。
李宽还指望着通过宫里贵人们的带动,让长安城的勋贵人家掀起吃燕窝的习惯呢。
把这些低价的货都买下来,然后再拿到其他州县去卖,这是韦宝首先想到的事情。
程静雯看着库房里一箱箱的燕窝,脸上露出了好奇的神情。
不行,自己不能这样坐以待毙。
谁能想到,长安城里精贵的香料,东海渔业就真是不要钱一样的从南洋带回来了。
李宽兴致勃勃的看着这些燕窝,心想着怎么把燕窝也变成东海贸易的一个拳头产品。
价格卖得太低,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反倒犹豫了。
“王爷,那是不是也给宫里头的娘娘们送一些过去?”
这些能够来珍品阁买东西的,或多或少都参与或者了解最近香料的价格变化。
不过,大手笔买香料的人却是越来越少,越来越少。
春雨贵如油。伴随着阵阵雷鸣电闪,长安城笼罩在一片雨雾之中。雨水落在山坡上,落在树叶上,落在窗台上。
算起来,魏王府在胡椒囤积之中,不仅没有亏钱,还挣了不少。
并且,谁知道东海渔业下南洋了一次之后,是不是立马又会有大量的船队继续下南洋?
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送燕窝进宫是必然的选择。
一向稳重的阿卜杜勒也慌了手脚。
阿卜杜勒立马亲自带着一马车金币银币和几名护卫、伙计,往珍品阁而去。
三天!
谁知道……
关中地区,韦思仁已经不指望能够卖出高价了。
于是,他破天荒的又劝说李泰同意自己再把价值几万贯的金币全部换成香料。
……
现在这情况,根本就不是腰斩,而是直接砍的只剩下一双脚了。
韦思仁很受伤,这两天,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
有些人则是拼命的去找到消息闭塞的买家,把手中的货能出多少就出多少。
韦宝脸色苍白的站在韦思仁面前,两人相对无言。
快刀斩乱麻!
一枚金币一斤,这基本上也就是阿卜杜勒的成本价了。
“一百斤肉蔻!”
李宽跟武媚娘站在珍品阁的二楼,看着外面的热闹情况。
“郎君,长安城的香料一直都是大唐最贵的,哪怕是运到剑南道,也顶多就只能卖两个金币一斤。”
韦宝小心翼翼的说道。
“两个金币?能卖两个金币也比现在强啊。”
韦思仁哀叹一声,无可奈何的看着眼前一堆的香料。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