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蜜桃村的脱贫

长安城到凉州的水泥路已经修了一年多了。

多头并进,再加上是在现成的官道铺设,七八万人一起动手,进度倒是很快。

要是没有意外的话,今年大雪纷飞之前,就可以全线贯通。

不过,有些人,已经提前享受到水泥路带来的福利了。

蜜桃村,顾名思义,这里出产的蜜桃是最有名的。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村里面就流行种桃树。

一到桃盛开之时,漫山遍野都是一片海,蜜蜂在到处嗡嗡嗡的飞舞。

但是这个情况明显和自己的认知不同,他还是想要搞清楚原因。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有的时候,明明你发现产地卖的水果蔬菜,便宜的很,但是你却是只能买到贵的要死的东西。

西市的各个商家之间,反应都是很快的。

“啪!”

“给我来四个吧!”

文英希望在其他铺子的掌柜去蜜桃村收购蜜桃之前,就最大限度的卖出第一批蜜桃。

好在收购的价格也不高,损失倒也不算特别大。

“是吗?哪些果子最好卖?”

“把这几筐蜜桃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上,然后洗几个,切块放在那里,让人家尝一尝。”

这几天,文英的水果铺子,每天都有伙计带着车队过来运输蜜桃。

那娇嫩欲滴的水蜜桃,单单摆放在铺子门口,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眼光。

特别是迎娶了王妃之后,对各种水果的需求就更加旺盛了。

“文掌柜,这几天,新上市的果子卖的都还挺好的,基本上一运回来,当天就卖光了。”

为何各家铺子明明知道水果的售价比农户的收购价高很多,还是不愿意大量进货?

“喂!这蜜桃怎么卖啊?”

好疼!

在珍宝阁附近不远处,一家水果铺子的伙计推开了大门,开始了新一天的营业。

“你刚说这蜜桃是你家自己种的?”

再加上这几年,百姓的收入增加了,对于水果的消费能力,也显著提高。

文英看着面前傻乎乎的水二贵,心中突然松了一口气。

水二贵就是蜜桃村最普通的一个村民,家里有三四亩水田,一片桃园,勉强养活着一家老小五人。

要是鸡蛋不小心打碎了在水泥路上,估计都能很快变熟吧?

今天出门自己没有烧香啊?

看到文英只买了两个蜜桃,水二贵有点失望,继续劝说着他再买一点。

宽敞的水泥路,像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通天之路,延向西北而去。

两百多里,一路颠簸着,去到长安城的时候,估计七八成的蜜桃都坏掉了。

“二叔,这是你的意思,还是大家的意思?”

吃饱是不可能的。

虽然局面还是不理想,但是水二贵已经比较满意了。

伴随着伙计的吆喝声,立马就有人过来询问。

“条件其实很简单。你今年的蜜桃,全部只能卖给我。另外,你必须把蜜桃采摘下来,一筐一筐的挑到官道旁边。”

这些村民基本上都是大字不识,你跟他们谈契约签订,是没法谈的。

但是,好不容易想到一个好主意,却是被人抢了先,这个感觉就难受了。

水二贵舔了舔舌头,觉得幸福突然就来敲门了。

真要是运输过程中损坏的多了,大不了就卖的再贵一点。

当然,最主要的买家,还是朱雀大街两旁的勋贵人家。

这几天,靠着这样的吆喝,水二贵多少卖掉了一些蜜桃。

短短的几天,蜜桃村的一百多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或多或少的进账了几百文钱。

“二贵啊,昨天来了好几个掌柜的,都说要加价收购我们的蜜桃呢。”

“是啊,都是自己种的,怎么样?好吃吧,要不要再来一些。”

这个速度,往日里是想也不敢想的呀。

虽然已经入秋了,但是长安城的天气还非常炎热。

所以,蜜桃村的村民,并没有从这漫山遍野的桃树上面挣到什么钱。

一旦有动静,他就开始将自己的大嗓门发挥到极致。

准备驾驶马车拐下官道的时候,文英发现路口的槐树下面,居然有人挑着一担蜜桃在那贩卖。

这种情况,其实哪怕是在一千多年以后,也还是很常见的。

长安城的百姓又不傻。

水二贵一边幻想着美好生活,一边抹着汗水。

……

文英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坐下喝了一口茶之后,缓缓问道。

但是,文英今天却是发现,自己只不过是费了一个半时辰,就从西市来到了蜜桃村附近。

丰收好啊。

……

“有水泥路?”

“二贵,你家桃园今年的蜜桃,长得可是村里头最好的呀。”

“二贵,你也别怪大家贪财,让你难做。实在是这些年,大伙都穷怕了,就在几年前,闹蝗灾的时候,村子里还饿死了好些个人呢。”

但是,各家各户的蜜桃也有好有坏。

……

近水楼台先得月,珍宝阁附近就是西市最大的水果铺子集聚地。

最大的一个因素就是运输的损坏比例太高了。

“哎,要是有,我就不用在这里挑着担子卖桃子咯。”

“啊……卖,自然是卖的。这蜜桃是我家自己种的,可甜可甜了,只卖一文钱两个,你要不要先尝一口?”

也不是水二贵不爱钱,实在是他觉得无法昧着良心做事。

水二贵叹了口气,但是又无力改变这种局面。

好在这几年有商贩挑着咸鱼来贩卖,似乎吃咸鱼比盐巴要划算。

有道是酒香不怕巷子深。

“我昨天听四郎说,这批桃子是从城南楚王别院附近的村子里收购的,那边过来都有水泥路,马车走起来很稳。再加上也有在马车上放一些干草,所以损伤就很小了。”

“似乎有点不大一样,我看那个个头要大很多,看上去要酥软很多的样子呢。”

一文钱,两文钱,三文钱……

文英回忆了一下当年自己在蜜桃村吃蜜桃的情景,嘴里冷不住流出了口水。

短短的一番交谈之下,文英对蜜桃村今年的情况就有了大概的了解。

今天正好文英亲自来收购蜜桃,从水二贵嘴里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

而如果只是损伤一两成,甚至是三四成,这个就完全可以接受的了。

“没有了,就这个要求。不过,我们也不签订什么契约,只是为了避免违约,我们双方各自要对天发个誓。”

这要是放在长安城里,少说也可以卖个五文钱一个啊。

只是简单的试吃了一口,大家就发现了蜜桃的不凡。

铺子里需要采办的果子种类不少,文英不可能每一个都是自己去跑。

上一次自己来蜜桃村,已经是三年前的事情了。

往年,他主要在长安城周边的村民手中收购一些水果,运输到西市贩卖。

水二贵没有再说话,默默地挑着自家的蜜桃往山下的官道而去。

原因很多。

“昨天那批桃子也是磕伤了很多吗?”

“二叔,我先忙去了,回头给您送几斤蜜桃过去。”

火红的太阳照耀在关中大地,将水泥路烘烤的滚烫滚烫的。

以文英对长安城勋贵们消费能力的了解,今年自己绝对可以大挣一笔。

文英问了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

“啊?真的假的?怎么磕坏的这么少?”

水二贵一大早就起床采摘蜜桃,早上随便吃了几口稀粥就挑着桃子来到了官道旁边。

因为这蜜桃皮薄肉厚,多汁甘甜,很是不利于运输。

“这半筐我都要了!”

不过,蜜桃村终究是离官道还有几里地,离长安城更是还有两百多里路。

所以,就近贩卖,是不可能的。

这个蜜桃又红又大,看上去就是让人垂涎欲滴。

“那你就先去买几个过来,我先尝一尝,要是真的好,就多买一些送回王府。”

“新鲜蜜桃,快来看,快来瞧,新鲜蜜桃,不甜不要钱。”

两百来里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

“我要十个!”

文英心里咯噔一声响。

只是简单的尝试了一口,就有人开始购买。

文英是是一个水果商贩,在西市里有自己的铺子。

看到水二贵的反应,文英很满意。

水果铺子的掌柜正是文英,前天在蜜桃村折腾了好几个时辰,试着运输了一马车的蜜桃,损伤果然非常小,完全有搞头。

又大又红的蜜桃,一文钱两个,果然便宜的很。

总不能真的把桃子卖成天价吧?

这条路附近,有哪些地方是有大量出产水果的呢?

当务之急,自己需要考虑的并不是怎么压低蜜桃的价格。

不过,该争取的,还是要争取的。

至于其他人,自己想要管,也是管不过来的。

今年冬天,可以给阿娘买斤羊毛线,织件暖和的羊毛衣了。

“我还以为几天前,你们就会反悔呢。”

附近出产的那些桃子,在蜜桃面前,完全没有任何竞争力。

蜜桃村家家户户都种了桃树,附近的村落虽然不像蜜桃村这样,但是也有很多人家在屋前屋后的种了几棵。

“蜜桃,新鲜采摘的蜜桃,皮薄多汁,便宜卖咯。”

薄薄的晨雾照耀在蜜桃村,各个村民都一大早就起床来到各自的桃园里面采摘蜜桃,然后成群结队的挑着担子来到官道旁边。

对于谁家的东西好,谁家的东西贵,心中都有一杆称。

出人意料的,他居然没有生气。

文英回想着蜜桃村的地址,再结合一路看到的一些路牌,基本锁定了自己的目的地。

“这样吧,你这蜜桃也别卖了,我全部要了。你说的一文钱两个的价格,如果你家里其他的蜜桃都有这个卖相,我也不跟你再压价,但是,我有一个条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