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暴怒的侯君集?

蓝蓝的天空,雪白的几朵云朵漂浮在其中。不远处的观狮山虽然没什么高大的树木,不过一人来高的灌木倒是不少。

地面的青草都已经冒出了嫩芽,拼命的追赶者春天的脚步。

而在一座鲜为人知的作坊里面,几道浓浓的黑烟,却是和这湛蓝的天空有点不那么搭配。

钢铁作为重工业行业,不管是哪个年代,里面的工作环境都谈不上多好。

楚王府的炼铁作坊自然也不例外。

环保措施?

那是什么?

我们采办钢锭的价格贵了,可是户部划拨的钱粮是不会增加的,实话说,能够打造出八千把横刀,那都已经是属下呕心沥血,东腾西挪之后凑出来的呀。”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两千把横刀的钱粮,绝对不是一个管事就敢贪墨的。

“一万斤一天?”

“那是自然。有了这精钢制作的技术,王府的产业就补上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了。”

李宽和薛礼同时发出了疑问的声音。

不借着这个机会好好的给工部一些颜色看看,还指不定以后兵部的那些铠甲、弓箭会不会被克扣呢。

自己还是太自满了。以为这作坊已经是天下最厉害的了。

杜管事有点郁闷,觉得自己负责监督这批横刀的打造,真是倒了大霉。

但是要说为官的水平,就不见得多么让人满意了。

侯君集听了一点感动的意思都没有,“呵呵,按你这个意思,我们兵部还得谢谢你咯?”

不过,只要能够炼出钢来,李宽觉得一切都是可以容忍的。

看来,今后还需要继续努力啊。

“阎尚书,为什么明明说好的一万把横刀,结果交付给兵部却是只有八千把?工部连这种制作将士保命的兵器钱也要贪墨吗?”

王爷的眼界,果然不是我等微末匠人可以比得上的呀。

作为一名武将,薛礼自然很清楚大量精钢对大唐的意义。

也就难怪薛礼会发出惊讶的声音了。

这些年,他在组织改进炼钢工艺的同时,也有在考虑大规模量产的问题,如今只不过是把方案变成实物而已。

李宽看着眼前的高炉,虽然和后世自己参观的钢铁厂的规模完全没法比,但是这也算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了。

“阎尚书,确实是只交付了八千把。”

至于是看热闹还是准备力挺自家尚书,就不知道了。

他倒是想要看看阎立德到底想怎么甩锅。

“哐!”

等了这么久,总算是等到了技术的突破,李宽自然也想以最快的速度把精钢的产量提上去。

阎立德好歹也是一部之长,如今被人家堵在了自家衙门里头破口大骂,自然也不会就此摆休。

而现在一块好的精钢,那可是比铁料贵太多了,跟木料比起来就更是天价了。

不管是兵器还是各个作坊的设备,亦或是各种农具,如果能够使用精钢制作,绝对还是比木头或者铁料要好很多。

如今精钢紧缺,这几年,各个作坊可是吃了长孙家的炼铁作坊不少的亏,也差不多到了收收利息的时候了。

“不敢当!但是我们工部绝对没有在横刀打造之中有任何贪墨的举动。”

这种事情,过往也不能说是一点都没有发生过,但是一般都不至于像这次一样,搞得那么明显啊。

“对啊,侯尚书,按照目前的钢价,别说八千把横刀,能有六千把就不错了,真要说起来,我们工部还真是不但没有过错,反而有功劳啊。”

“一万斤一天?”

阎立德是一名工艺大师,技术水平绝对是没得说的。

要知道,那一千多万斤的产量,大部分都是铁料,而戴全说的则是精钢。

可以说,楚王府的这个炼铁作坊,比后世任何一个作坊式的炼钢厂都还要山寨。

阎立德本来还指望着自己的属下能够给力点,好好的打击一下侯君集的嚣张气焰,没想到……

昨天一听到下面的人来汇报,说工部原本应该交付的一万把横刀,只给了八千把,他立马就怒了。

薛礼看了看手中的横刀,虽然有几个缺口,但是原本自己以为第一次碰撞就会断成两截,结果居然挺住了。

莫非这次真的有人贪墨了兵部制作横刀的钱粮?

“好,那就开始炼钢吧。与此同时,在旁边再兴建一批工坊,尽最大的可能把精钢的产量提上来。”

“横刀是需要上好的精钢来打造,而这些钢锭,在最近半年的时间里,足足涨了三成多,要是从去年年初开始算,那都快上涨了五成了。

说起作坊里的事情,戴全自然是头头是道。

阎立德虽然平时在工部是一副老好人的形象,但是今天也有点生气了。

毕竟,炼钢涉及的东西还是挺多的,单单为了容纳高温的铁水需要的炉子的材料,就费了匠人们不少的心血。

在官场里浸淫了这么多年,哪怕是头再铁的人,也多少知道要怎么扯皮了。

作坊里的匠人需要一个学习培养的过程,要是自己直接说,先上十座炉子吧。

侯君集一脸不屑的看着杜管事。

反正王府下面那么多作坊,精钢虽然好,但是铁料也不是完全没有需求。

而侯君集却是在一旁冷眼看着。

侯君集是秦王府的旧臣,又是玄武门之变的功臣,在长安城中,一向是目中无人惯了。

那杜管事,心中暗暗后悔,自己干嘛好奇心那么重,过来凑什么热闹?

戴全一看李宽的反映,知道自己还没有达到他的期待。

薛礼和席君买彼此惊讶的继续互劈了几下。

“王爷,这精钢已经冶炼出来了,是否立马开始大规模的生产呢?”

“阎尚书,这户部划拨的钱粮,是去年夏天到账的。那个时候,确实是按照一万把横刀的耗费准备的,但是,这横刀打造,最费时间,紧赶慢赶,我们才在前几天打造完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