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一幕一幕,那些半夜梦醒之后不忍回首的往事,统统涌上了贺建心头。
贺建突然听到一股熟悉的江南道乡音。四十五岁的贺建,看起来像是五六十岁的样子;坐下之后,何青泉主动的开口。
王玄武等人找了一个普通的酒楼,寻了一个靠窗人少的地方坐下。
王玄武在一旁轻声的插了一句话。
那个贺建,年轻的时候估计也是有见识的人物,虽然衣衫褴褛的跟在后面,却是一点都不窘迫。
这是一个对现状不满意的可怜人!
这么复杂的各自眼神在短时间内从同一个人身上看到,王玄武也是觉得意外。
如今,隐忍了这么多年的情绪,居然就败在这么一句普普通通的问话当中。
“反抗?为了什么反抗?为了杨广吗?为了大隋吗?”贺建脸色露出了嘲讽的笑容,“高句丽把大家分散在全国各地,等大家稍微有点联系的时候,大隋都已经没了!”
自己为何每月还要召集村中那些老部下到山林里操练?
“回故乡?呵呵!高句丽人表面上对我们一视同仁,实际上根本就不会让我们自由移动。像我这样,不出汉城还没什么,出了汉城,没有路引……在汉城周边,靠着熟悉地理,也许还能有机会躲过盘查,但是一旦进入辽东……回不去的。”
自己为何……
王玄武:“我们?”
贺建拿起了桌上的鱼符端详了一会,虽然不是很清楚楚王府是什么情况,但是毫无疑问,自己对面的这些人是大唐来的,并且还是有官身的。
贺建自言自语,仿佛陷入到了某种回忆之中。“大部分人,当初都是不愿意屈辱的待在高句丽的,希望能够寻机回到大隋,但是少数从辽东逃回去的,却是被当成了……哎,有些人又重新回到了辽东。”
“楚王殿下是我大唐亲王,深受陛下信赖。王爷曾经说过一句话:我大唐和高句丽必有一战。所以,我等来了。”
猛然之间,耳边响起了熟悉的乡音,贺建不由得鼻子一酸,泪流满面。
“嘿,你这山参怎么卖?”
贺建:“敢问几位来汉城,所为何事?”
这些人,似乎不像是普通的商人。
“这位老人家,这些山参我都要了,不如我们找个地方坐下,你给我们说一说这山参怎么吃最补?”
贺建用衣袖擦了擦眼睛,脸上露出了一个复杂的笑容。
集市里客栈、酒楼、货栈,各种各样的去处都有。
自己是扬州人啊,十五岁开始跟随大将军麦铁杖东征西讨,如今……
“贵人有请,小老儿自然愿意。”
王玄武从怀中掏出一块鱼符,放在了贺建面前。
自己为何一直不肯再婚?
“没错,像我这样的人,在汉城至少有上千人,如今还活着的应该不下五百人,除去一些已经落地生根的,至少还有一两百人是想回去的。”
王玄武:“你要是想回去,过几天就可以跟我先回去一趟,我想,这比什么借口都要有说服力吧?”
高句丽对唐人防备很深,如果有贺建这样在当地生活了二十年的人帮忙打探消息,一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王玄武觉得这很可能会是调查局在高句丽最大的突破。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