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可怜人

贺建今年已经四十五岁了。从大业十年到今,自己已经在高句丽生活了二十年,有的时候,他连自己到底是哪里人都快要记不住了。

当然,是记不住还是不愿意记起来,这就不知道了。

贺建居住在离汉城西北三十里的一个山村里面,平时依靠打猎、挖山参过日子。

高句丽的土地本来就不多,可以耕作的就更少了,自己一个隋人,自然不可能分到什么好的田地。

“卖山参了,上好的山参便宜卖了!”

自己孤苦伶仃的一个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但是村子里有几个都是当初跟随自己去辽东作战的,已经有自己的妻小,如果这次自己带出来的山参卖不出好价钱的,今年的日子可就又要难熬了。

如今已经是七月,高句丽的冬天来得比较早,眼看着就要开始考虑储备粮食过冬了。

“苟活在高句丽的隋人,没有七八万,两三万人肯定是有的,只不过大部分已经年岁已高,有些在第一次征高句丽的时候就留下的,已经待了二十多年了,还有几个人记得自己的乡音呢。”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大隋已亡,如今是李唐的天下,这个信息贺建还是知道的。

王玄武露出一番自信的表情,这让贺建稍微感到意外。

贺建自顾自的饮了一杯酒,叹了口气说:“你们是大唐来到吧?”

“老人家,如果有朝一日能够重回故乡,你是否愿意呢?”

贺建眼前一亮,但是很快眼神又暗淡了下去。

“听老人家的口音,似乎是江南人?”

刚刚,贺建眼神中多次流露出痛苦、迷茫、希望、坚定、失望……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物!

大隋征伐高句丽的兵马,大都是出自河东诸郡和河北诸郡,像是贺建这样来自扬州的并不多。

自从在高句丽安居下来之后,贺建甚至再也没有听其他人说过江南口音的唐语。

“我怎么能够相信你真的可以把我们带回大唐呢?”

“从汉城回大唐,不止辽东一条路,我们能够到这里,自然也就能离开这里。”

何青泉在一旁有点不满的问道。

王玄武在一旁一直细细的观察着贺建,王爷说过了,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中的细节,可以反映出内心的真实想法。

“楚王府?”

特别是眼睛。

“老人家,高句丽化外之民,我不相信他们会真的善待隋人,这么多人,就没有起来反抗的吗?”

王玄武眯着眼,盯着贺建,要是他不识时务,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东西,就不能怪自己滥杀无辜了。

“哐当!”

何青泉看了看王玄武,见他朝自己点头,不由得道:“没错,正好我也是扬州府人,没想到在异乡能够听到家乡的口音,倒是有点意外。”

“让几位贵人见笑了。”

王玄武将贺建的反应都看在了眼里,突然觉得这些隋人也许是调查局在高句丽的一个突破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