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孙坚
除了刘备三兄弟外,其他汉军士卒也都是一脸不解。
没人想的到,声名远播的卢植卢尚书,在董卓口中,却变成了这般下作小人。
以至于汉军中出现了不小的慌乱。
而这,也是卢植不愿看到的,再加上眼下征讨黄巾才是大事,与董卓乘一时口舌之利并没什么益处,还不如留几分气力去斩杀黄巾贼寇。
董卓当着众人的面,却是丝毫没给卢植面子,但在面对皇甫嵩时,董卓还是尽可能的降低了姿态。
毕竟,皇甫嵩的家族在并凉州郡中名声甚广,董卓的大本营偏偏就在并州,于情于理,他都不会选择去反驳皇甫嵩的计划。
别看表面上刘备不动声色,实际上主要是因为眼下刘备乃是一介白身,便是想要与那董卓说上两句话都是不可能得事。
刘备的性格向来是嫉恶如仇,更何况是如此对待老师的董卓,但他还是选择了一言不发。
正如后来,卢植被宦官与刘宏谗言,使得其落得押送囚车赶赴京师得结局时,路遇刘备,若是按照夏侯惇等人的张狂性格,面对只有数人把守的卢植,十有八九是要行劫囚车的举动。
刘备却不尽然,他与卢植进行了一番友好交谈,在这期间,卢植甚至劝导刘备,当今天子昏庸无能,又有奸臣当道,非大忠大义所能改变的。
刘备却是苦涩的摇头反驳。
心里还依稀存着一丝对大汉的憧憬,使得刘备恪尽职守,丝毫没有做出一丁点的逾越之举。
从这一点上来看,刘备在一些事情上的处理方式,就显得有些过于理智。
卢植当然是不希望刘备大打出手,但他更不希望刘备就这么冷眼旁观。
但说到底,刘备人微言轻,就连起步资金都是依靠着往返北地的马商资助,凭借着大小战功,本以为能出入朝堂,不曾想,却是只被封一小小县尉,同时还有着督邮三天两头的索要赋税,美名其曰新官上任三把火。
所以,当张飞在背地里按耐不住的咒骂时,刘备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赶紧离开董卓的身边,恰逢此时老师下达军令,使他前去打探军情。
正在几人缓缓前行时,身后却是突然走出一道身影。
“请留步!”
闻言,刘备几人驻足,颇感惊奇。
来人面色红润,英姿博面,体态雄伟,便是坐在马背上都能明显的看出其人颇具勇武。
却是孙坚孙文台。
望着气度,精神面貌与那群汉军截然不同的刘备几人,孙坚一时间倒也起了爱财之心。
被朱儁征辟为军司马的孙坚,在外界盛传中的出身,则是来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孙武后代,至于是真是假暂且无人得知,但能被朱儁征辟,最起码说明了朱儁是认可这个说法的。
“涿郡刘备字玄德,,他二人乃我兄弟,关羽关云长,张飞张翼德。”
对于这位朱儁中郎将部下的军司马,刘备也有所耳闻。
便是此前的征讨汝颍川黄巾时,孙坚就依靠着不惧生死,奋勇杀敌,多次斩将夺旗,虽未有先登之功,但也使得孙坚的名声在军中大肆传播了起来。
毕竟,黄巾军可没有倚仗城池之利的习惯。
孙坚的勇武,在军中盛传,刘备也是颇为惊叹,今日一见,确如其人。
“不知司马寻我等欲有何事?”
刘备拱手,施礼道。
对他而言,整个汉军中,除了与他同级别的普通士卒外,基本上随便看见一名军官,他都需要保持这样的态度。
孙坚单手策马,气宇轩昂,整个人就像是一只猛虎。
“刚才卢尚书与董卓那厮的争执,坚也有所耳闻,颇有教训一顿他的念头,奈何其毕竟乃陛下亲自下诏所封中郎将,坚不过一军司马,与其地位天差地别,终不使然。”
孙坚面上愤慨不已,他倒并非只是装作样子与刘备几人看,相反,孙坚对董卓的态度一直都是充满着敌视。
便是天下诸侯讨董时,孙坚面对着一群貌合神离的所谓诸侯们,也从未放下一丝对董卓的征讨,每每征战在前,必将身先士卒。
哪怕是自身兵力远不足董卓,孙坚依旧是奋勇向前,若非被徐荣杀败而来,孙坚甚至都要直接捅到了董卓老巢。
没人知道孙坚为何如此仇视董卓。
刘备闻言也是心头一惊,这军司马口出狂言,这般近乎忤逆的事,却是张口就来,难道他就不怕自己前去与董卓一说,治他孙坚一个霍乱军心之罪?
还是说,这孙坚有绝对的把握知道我绝对不会与那董卓同流合污?
刘备不敢接着往下想了,他倒是无论如何都不会与那董卓一道,更何况又经历了这般污蔑老师卢植的经历。
张飞在旁却表现的很是兴奋,一双大眼来回的在孙坚身上打量。
“大哥,孙司马如此为卢尚书考虑,与我等便是志同道合之辈,那董卓乃豺狼虎豹,尽显贪婪,倒不如就依孙司马所言,我且趁着夜黑风高时,将那董卓一番收拾,好让他知道知道,谁才是大哥!”
关羽偏过头去,一双丹凤眼此时也是皱眉凝视着三弟张飞,伸出手将他拉到一旁开始教育。
只剩下被张飞的话给惊讶到语无伦次的孙坚,刘备。
孙坚张大着嘴,怔怔的望着张飞逐渐远去的背影,心里更是欣赏无比。
“翼德所言甚合我心,但此时征讨黄巾才是关键,若因那董卓耽误了行程,陛下怪罪下来,你我都吃不了兜着走。”
“那是自然,我家三弟口无遮拦,使司马受惊了。”
“无妨,坚虽不才,如今倒也为中郎将麾下一司马,若蒙不弃,坚欲使几人归于我帐下,不知几位现居何职?”
刘备无奈的苦笑一番,连连拱手道:“乃步弓手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