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第428章 狼烟起
不过他的“攻击”只针对老刘,至于真正的“罪魁祸首”赵伍长,则是被选择性地忽视掉。
正在两人嬉骂打闹之时,秀才的声音突然响起,指向远方,带着几分焦灼道:“伍长,那边好像起烟尘了。”今日乃是万里无云的好天气,只有些许微风,这样的情况下,基本掀不起沙尘暴。
不过除却气候因素,倒有另一种情况,或许会导致生起大量烟尘。
那就是上万人马同时行动,践踏起滚滚烟尘。
随着秀才话音落下,烽燧台上赫然沉寂,他们几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朝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
果然,碧色的地平线上,突兀地蒙上了一层黄褐色的淡烟,而且没过多久,黄褐色的烟尘加深,变为了深褐色,并且其中出现了大面积的黑色剪影。
“是匈奴人。”秀才深吸一口气,握拳的右手略有几分颤抖,“居然是真的。”
“什么是真的,你知道匈奴人会来?”菰子敏锐地捕捉到话里的关键词,侧头问道。
秀才轻轻抿了抿嘴,犹豫道:“旬日前下达的那封加急文书,说要我们近些日子加强戒备,夜里亦要派人轮岗……我就猜着是不是有什么大事发生,所以余兄觉得不舒服的时候,我就劝他直接告病去后方,休养一段时间。”
驻扎在这处烽燧台的小队,按照常规编制,应该是五人才对,而其中有一人在六天前告病暂且调离,新人暂未补充进来,所以这几天里就是他们四个人守在此地。
“我入你娘的,你猜到匈奴人要来,不跟我们说?”边上的老刘瞬间怒了,伸手揪住秀才的衣领,“你这真是害死我了啊。”
“闭嘴。”赵伍长斥骂一句,“秀才自己都没跑,你嚷嚷什么,和我一起去把薪柴搬来。”
老刘死攥着的右手松开,脑袋低低垂下,“行。”
跟在赵伍长身后,他俩在烽火台内绕了两个小圈,到了一处干燥的内室,里面堆满薪柴。
平日夜间天寒,为了取暖,他们倒也会来拿十几根,烧着取暖。
只是遇见敌情的时候,要点燃的数量,则多得多,至少要确保数里外的另一处烽燧台观察得到。
依照现在的天气,这并不是什么问题。
两人沉默地抱起柴火,赵伍长走在前面,缓缓开口道:“老刘,你在怪秀才?”
“没有。”老刘一愣,摇了摇头,“伍长你说得没错,他自己都在这呢,我怪他作甚,反正从军这么多年,我早想过会有这么一天,就可惜菰子了,连滋味都没尝过,就得交代在这了。”
赵伍长欣慰地点了点头,“我看要怪就怪塞外那些狼崽子,要是把他们全砍了,我大汉边境安宁,能多活无数好儿郎。”
“嗐,这匈奴听说秦朝之前就有,咱大汉立国几十年了,依旧存在,我觉得他们和那蝗灾、洪灾没啥两样了,想要真正除去,难咯。”老刘摇了摇头,又补充了一句,“反正他们等下就要杀上我们这烽燧台了,就算未来真把匈奴荡平了,我也见不着了。”
“没事,我觉得未来会有那么一天的,未来也会有人把我记住的。”赵伍长坚毅的脸上,忽然多了一丝柔软。
“死在这里,万一没人记住呢?”老刘刚反问完这句话,就心生后悔,想给自己个嘴巴子。
赵伍长的表情却并未发生改变,目光依旧坚定道:“那只要匈奴被荡平了就好。”
老刘沉默了。
他们把薪柴搬到烽燧台上用于焚烧处,秀才和菰子正用火石往身上撕下来的布条打,试图引燃。
半刻钟后,烽燧台上生起滚滚浓烟。
四人纷纷被呛,连咳几声,却又相视大笑。
“算了,和你们一起下黄泉,路上也算有个伴,不孤单,就可惜菰子你咯,不知道地下有没有女鬼能看中你。”
“嘿,你这话说得,我以前可是十里八乡的俊后生。”
“几位,等下我老赵杀两个匈奴,就算不亏,你们要杀不掉,我再多杀两个,算是帮你们顶数的。”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诶,秀才嘀咕啥呢?”
“没,没啥,给自己鼓劲呢。”
“哈哈哈哈,你就这么小声鼓劲啊?和我一起喊,杀胡犬!杀胡犬。”
“杀胡犬!”
滚滚浓烟中,响起他们愤怒的嘶吼,随着马蹄声近,又是刀剑碰撞的金铁交击之声。
烽燧台终归寂静。
————
夫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流汗相属,唯恐居后,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仇。——《史记·兵者列传》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