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第424章 博弈,将权力关回笼子里
毕竟自己是想名留青史,而非遗臭万年。虽说想要达成后面的成就,实际上比前者还要更高,但万一自己真给整出来了,恐怕死不瞑目。
听完赵绾的回答,陈洛轻声缓缓道:“那我便实话实说了。
依我看看,陛下之所以选择赵兄出任丞相之职,并非看中了伱的能力,亦不是欣赏你的态度,只是因为你没有家族支持,亦没有显赫的功勋,便于掌控罢了。”
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
陈洛哪怕用了较为委婉的措辞,但言语仍旧是犹如万斤重石,可以将脆弱的心灵砸得粉碎。
换成其他不熟的人,怕是早就愤而起身,拂袖而走,甚至性子激烈的人听完,说不定会视陈洛为仇寇。
不过赵绾只是面色一白,却没有出现什么应激反应。
他在路上早就思索过无数种可能,陈洛的这番话听上去很不客气,但却非常有道理,甚至可能就是事实。
自己想要去其他人竞争丞相的位置,确实没有足够的底气。
那么陛下坚持要把自己扶上去,除了伯玉所言,自己好进行掌控之外,莫非还有别的可能吗?
赵绾感觉一阵胸闷,伸手揉了揉眉心,“伯玉,那我想知道,陛下让我担任丞相,除了好掌控之外,还有别的目的吗?”
他接受了陈洛的说法后,倒没有选择摆烂,而是想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得知真相。
陈洛沉默一瞬,没想好要不要把自己的推断全盘说出。
毕竟任谁知道自己成为工具,内心都不会好受。
但刘彻在侵夺相权,加强皇权的过程中,始终是会处于主导地位。
哪怕现在赵绾不配合,那么他同样可以找到另外的人选。
除非……
陈洛抿了抿嘴。
赵绾顺势担任丞相之后,却不按照刘彻的规划去走,继续对皇权进行限制,把它牢牢关在笼子之中。
刘彻的计划第一步便是失败,就算他再想采用新的方法,恐怕难以找到像现在这个合适的时机了。
有时候机会往往就只出现在瞬间,错过了它,想要再遇到同样合适的机会,或许要等数年,或许一辈子都不会再遇见。
想明白这点后,陈洛盯着赵绾,一字一句地郑重道:“赵兄,陛下恐怕不止是想掌控你,还是想架空整个相权,让丞相这个职位失去原本的权力。
我相信陛下这么做,不过是更好的推行政策。
但以后的皇帝呢?
若是出现胡亥那样的统治者,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那恐怕就会是汉之桀纣了。
因此我希望你能继续担任丞相,并且在出任丞相的时候,继续履行原有丞相的责任,以酂文侯、阳夏文贞侯为表率。”
之所以选择实话实说,将内心的猜测全盘说出,那是因为面对赵绾,隐瞒反而会坏事。
如果想要按照自己的安排走下去,那么赵绾就必须得了解实情,不然根本无法推行整个计划。
因此最开始将一切全部坦白,无疑是最为正确的决定。
赵绾陷入了沉默,低头静静思索。
他的权力欲望不算非常强烈,这其实也是被刘彻选中的原因。
毕竟真要是渴求权力的人,登上了丞相之位的话,那么皇权想要压倒相权,将丞相彻底架空,那无疑要经过不小的斗争。
可正也是赵绾的权力欲望不强,让他得知刘彻想要自己担任丞相的时候,没有被惊喜冲昏了头脑,反倒陷入进自我怀疑中去。
因此赵绾选择来拜访陈洛,想探究刘彻此举的深意。
得到这么一个的答案,他深感意外,却又觉得无比合理。
这也代表自己该做出选择了。
要知道如果按照刘彻的安排去走,那么自己可以得到相位,坐上这个一人之下的位置,哪怕被皇权侵夺部分,那也是群臣之中,权力最高的一个。
甚至可以凭借担任丞相,谋求侯位。
但这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赵绾微微闭眼。
自己卸任后,那些想干实事的继任者恐怕会对自己破口大骂吧?
本该手握权柄的丞相,却因为自己成了摆设,完全没有了百官之长的样子,哪怕想要办实事,那都得看皇帝的脸色,想要为百姓谋福祉都做不到。
而且现在坐在帝位上的刘彻乃是明君,可不代表以后大汉每一位天子都会是明君。
如果遇到了昏庸的君主,丞相手中又没有权利。
那对天下百姓简直是一场灾难。
想到这里,赵绾仿佛看见后世史书上,记载自己无所作为,责骂自己庸碌不堪的词句了。
字字如刀。
“伯玉所言,我可以办到,只是我害怕自己没有酂文侯、阳夏文贞侯那样的能力,最后误事啊,与其如此,我还不如告病辞官,回乡结庐读书,免得误了苍生。”赵绾抬起头来,沉声应答。
他是想好了。
自己可以在史书上不留下名字,但绝不可以在史书上留下坏名。
这辈子本来就没有什么太大的追求,总不能把这丁点儿追求抹杀掉,再彻底变成反面吧。
在这样的情况下,逃避并不可耻。
看出了赵绾的纠结,陈洛缓声道:“若是担心自己有没有能力做好,其实没有必要。
你不会一个人面对所有问题。
面对难境,我会与你共同面对,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
自己许下这般承诺,并非只是口头说说而已。
与陈洛对视数秒,赵绾看出了他眼中的诚意,深吸一口气,郑重问道:“我这么做的话,青史之上,大概能留下个不错的名声吧?”
“一定可以。”陈洛愣了愣,接着重重点头。
赵绾咧了咧嘴,“那就成。”
————
终汉武一朝,名将、贤臣辈出,引得后世无数人津津乐道。
上一期节目里呢,我们是讲过了卫青舅甥二人受到陈伯玉的欣赏入仕,有了功名在身。
今日我们来讲讲汉武一朝,首位“白衣卿相”赵绾,这位颇为传奇的人物。——《百家讲坛·汉武风云》(主讲人:长安大学历史系教授陈泺)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