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不代表文景二帝的能力就比刘彻差。

毕竟推恩令的基础是孝文帝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以及孝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在武力上压服了地方上那些诸侯势力。而按照历史发展,推恩令乃是由主父偃与刘彻共同商议得出。

但是……主父偃呢?

正在陈洛傻眼时,刘彻却点到了他,“维新侯,你身为阳夏陈氏一员,虽然并未见过阳夏文贞侯,但是亦受到了他颇多恩泽与影响,你觉得朕的想法怎么样?”

刚刚受封为侯,而且属于对方的论据,他被点到提问,属于再正常不过了。

只是陈洛头皮发麻。

要知道大多诸侯都不是傻子,朝堂上刘彻突然提议,这些人没有反应过来,但他们迟早能想明白这道旨意背后的深意,到时候表示支持的自己,不会被嫉恨上吧?

深吸一口气,他缓声道:“陛下愿意将恩泽推及四海,以弘孝道,这是一件大好事啊,想必朝堂上的诸位同样会这么觉得吧。”

这口锅显然不能自己单独抗下,得把今日来参加的群臣全部拖下水去。

到时候推恩令里存在猫腻,那就怪不到我陈洛身上,当日那么多人不都点头了嘛。

随着陈洛话音落下,朝堂上众人点头称是。

弘扬孝道,这属于大汉立国之策,没有什么问题。

笑了笑,刘彻说道:“朕原本还没想好这道旨意该如何称呼,倒是听完维新侯的话,有了想法,恩推四海,以弘孝道,就称之为推恩令好了。”

轰!

陈洛耳边响起了系统提示音。

【叮!

检测到玩家目前正处于历史场景:推恩令下,诸侯裂土。

该场面系统评级为“名流千古”。

请问玩家是否选择打卡。】

“打卡。”陈洛眯了眯眼,在心底暗道。

这次打卡还真在他的预料之外,推恩令的出现,至少提前了七八年,但内容对上了,推行的过程和后续的影响没有什么变化。

那么自己能够打卡,难道不合理吗?

反正小系统狠狠爆奖励就好了。

陈洛简单地扫了一眼存入系统相册的照片。

大殿内,群臣喜气洋洋地交口称赞,坐在上首位置的刘彻亦是面带笑意,但微微眯起的眼中,带着一丝藏得极深的锋芒,而他身前案牍的宣纸上,一笔一划地工整写着三个大字——推恩令。

【叮!

恭喜玩家历史名场面打卡成功。

奖励寿元5年,可自由分配点数3点。】

随着系统奖励结束,陈洛顺带打开了另外的面板,瞧了一眼。

【世界线变更程度:15%】

降低了百分之一。

陈洛的内心已经完全平静下来,开始深入思考。

推恩令的提前出现,似乎和自己的关联不小。

刘彻登基这几年,面临有什么问题?

外戚势大、官员贪腐以及诸侯王盘踞地方。

当自己状告胶西王,刘彻赢得了与太后的政治斗争,亲政之后,窦氏便越来越不敢放肆,等到窦太后崩的那一天,恐怕窦氏就会完全失势。

至于官员方面的问题,陈洛同样给刘彻提供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察举。

故而刘彻现在需要处理的唯一问题,即是与诸侯王相关的问题。

那么刘彻必然会开始思考如何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加上刘彻今日与自己接触颇多,自然会联想到当年的做法。

因此影响推恩令提前出现的最大因素,恰恰是自己!

正是因为自己在这些年里做了这么多的事情,后续出现了诸多影响,最终导致的推恩令出现。

因果联系,莫过于此。

至于刘彻没有提前与自己商议推恩令的存在,其实也很正常。

要知道推恩令的针对目标,就是列侯,如果被提前看出了门道,找出理由,在朝堂上集体反对推恩令的实施,那真有可能导致推恩令无法下达,那么刚刚封侯的陈洛,自然就被排除了商议对象。

————

汉武帝是中国古代社会一位具有雄才大略,成就杰出的帝王,一生颁布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法令,对汉代的政治走向以及之后历史发展均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其中推恩令是汉武帝统治初期最为重要的一项法令。推恩令颁布于汉武帝六年,据司马迁《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序》的记载“朕欲效阳夏文贞侯之举,推恩四海,以弘孝道,诸侯王或欲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名号“。

可见推恩令的主要内容是允许诸侯王将王国封地划分给除嫡长子以外的儿孙,但新王国的封号必须由朝廷授予,表面上看,这项举措是广施德惠,实际上却是削弱地方诸侯权力,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推恩令之影响》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