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陈洛的事情讨论得也差不多了。一是升官,一是封爵。

其他的细节和普通奖励,就完全没有私下讨论的必要,在朝会的时候直接公布即可。

刘彻再度开口,提问道:“淮阴侯下月初即是百岁大寿,他是开国元勋,虽然在家休养,亦会上书贡献了击退匈奴的策略,能有这般国之重臣,乃大汉之幸,诸位觉得该如何对待此事?”

面对这个问题,殿内倒是没像刚才那般有人踊跃起身阐述观点。

淮阴侯的层次实在太高。

当初高祖在宴席上讨论功绩,可是将他排在第二,乃是武将中的第一人。

如果他没有辞官的话,现在恐怕就是五朝元老。

光听着这个名头,都能吓趴一大片人。

无人敢开口对韩信的寿宴说出看法,万一陛下按照自己说的去做,到时候出了岔子,那他怎么担待得起啊。

感受到了殿内的沉默,刘彻深吸一口气道:“淮阴侯,乃大汉良将,国之柱石,太祖开创功业,乃有其相助之功。

朕不能因其年老,而忘记了他的功绩,否则朕与那弃廉颇而不用的赵王有什么区别?

天下的百姓会怎么看朕,官员会不会觉得朕薄凉老臣,以后不再全心全意地效力。

因此朕这次要给淮阴侯的寿宴送去足够贵重的贺礼,诸位觉得呢?”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殿内这几人又非傻子,但凡出言说出反对的意思,那不是把刘彻架在火上烤,那是把自己未来的前途架在火上烤啊。

众人齐声称是。

至此,该讨论的大事已经全部议完,几人告退,离开未央宫。

而刘彻望着臣子离去的背影,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

淮阴侯韩信。

当今的大汉会出现这样堪称无敌的将领,为自己所用吗?

想到这里,刘彻不由有些烦闷地揉了揉眉心。

自己所想谋求超过所有前人的功绩,让所有后人都记得他开创的盛世,记得大汉有刘彻这么一位天子,扫平了外敌,除去了华夏大患。

但想要完成目标,他现在的准备远远不够。

大汉的军队没有合适的统军之将,士卒达不到相应的标准,钱粮供应不了连年战争消耗,自己这位天子尚未积累起足够的威望……

后面几个问题,刘彻有信心在五六年内解决。

可是良将嘛……就不是单纯靠着时间积累就可以磨炼出来的。

遍数史书,多少将领打了半辈子的仗,却依然比不上那些横空出世的天才,成了对方首秀的垫脚石。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王离,将门子弟,大父和父亲都是成功打过灭国战的一流名将,但他却被项羽打了个全军覆没,本人亦是身死箭下。

在学术上形成流派,传承释经权,可以形成垄断,但军事方面无法由一家一姓形成垄断。

毕竟战争得靠刀与剑来见真章,而非家世与衣裳。

刘彻明白这个道理,故而才会对淮阴侯的存在如此“垂涎”。

敢问哪个皇帝会不想有一个忠心耿耿的韩信啊?

赵九妹倒可以先滚边上去了,捎带着大明战神一块儿。

“听说成纪侯在边关屡次击退匈奴,倒不知道他是不是合适的人选。”刘彻揉了揉下巴,想到了个不错的人选。

毕竟对方也是参与过平定七国之乱,并立功封侯的老将了,值得信任。

而且更重要的,就是对方正处壮年,战斗经验丰富,精力亦处于巅峰,外加这些年在边关不断指挥小规模的战争,了解匈奴人的战术战法。

未来与匈奴作战,成纪侯可独领一军。

……

与此同时。

阳夏,客栈内。

卫青正端坐屋内,听见木门被轻轻叩响。

起身将门打开,看清来人后,他当即笑道:“我就说会有谁来拜访,原来是陈公子啊,请进来坐吧,但这里只是暂住的客栈,我没有好茶招待,倒显得有些寒酸了。”

陈洛微微皱眉说:“怎么又改口唤我为陈公子了,叫我伯玉即可。”

等卫青点头应下,他才接着道:“我这次过来,是听说你打算明日返回长安,是想过来问问你是否同去淮阴侯的寿宴,为其贺寿?”

“不了,离家近半载,我有些思念阿姐和去病了。”卫青摇了摇头,婉言拒绝。

他还是不去凑这个热闹了。

自己一介平民,又无官位、家世、交情,哪怕借着陈氏的面子,可以混进寿宴的场地里,那又如何?

并非每个勋贵子弟都像阳夏陈氏子弟这般好说话。

宴席上,那些人出言嘲讽,卫青只能选择默默憋着,到头来还是气到了自己。

因此直接选择拒绝不沾因果,他觉得才是正确的选择。

见卫青兴致缺缺的模样,陈洛倒不再强求。

对方没有意愿,难道自己还能把人绑过去不成。

何况卫青的理由是思念家中亲人,这个理由正当得无法反驳。

于是陈洛换了个话题道:“对了,伱要我帮你打探到的消息,有结果了。”

“什么消……”卫青刚开口,便想到什么,接着脸色微红,半低下头,“请伯玉直言。”

陈洛揉了揉下巴,眼含笑意道:“陈阿娇乃是陈氏四代嫡次女,年芳二八,尚未有婚配。

阳夏陈氏对子女婚姻,较为尊重晚辈意见,若是她本人中意于你了,那你取得一定声名后,再来阳夏提亲,大概不会遭到反对。

而我得知她后日想去城郊赏,咳。”

点到为止。

而卫青想了想,若有所思道:“我似乎还有行李没有清好,大概还得在阳夏耽误几日。”

————

珣于南方赈灾,活民无数。

帝有意拔擢,问下,皆盛赞之。——《史记·维新侯世家》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