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第378章 卫青的烦恼
第378章 卫青的烦恼
马车缓缓停下。
伟大的陈洛回到了他忠诚的阳夏!
踏上这片生活了超过二十载的土地,他眼中带着几分感慨。
自己在长安同样生活了不短时间,但作为帝国的首都,外加它是新建立的城市,那儿的变化乃是日新月异,每隔个五六年,基本上就会来一轮翻新扩建,像极了毕业后的学校,迅速变成了不认识的模样。
而阳夏的发展节奏,加上并不处于水陆交通要道,除了有陈氏的名气加持以外,其实与大汉那些普通城市没有什么区别。
但从宜居的角度来进行评判,那它毫无疑问可以排在大汉前列。
生态环境方面,阳夏有山有水,而且按照“斧斤以时入山林”的标准,制定了相应的规矩,不去乱砍滥伐,水土保持得不错。
产业结构方面,阳夏因为墨家商队的存在,商业算得上较为繁盛,不过农业依旧占据了主导地位,不过天下各处皆是如此,就连关中这样的京畿之地,都是粮食的重要产地,更不用说其他地方了。
至于教育体系和医疗条件,这就属于阳夏的优势了。
墨家子弟肩负教学任务,墨家医者不计酬劳地救死扶伤。
要论大汉何处的基础教育和医疗能比阳夏便宜,那是绝对不存在的。
至于人文环境和百姓生活水准,都处在大汉平均水准之上。
故而陈洛来到阳夏,看到道旁百姓的精神面貌,脸上鲜有愁苦之色。
“伯玉这是头一回返乡吧?祭祖典礼要等到三日后方才开始,到时候长辈们都会出席,不过在那之前,我先带你在阳夏逛逛?”下了马车后,陈旭出言相邀,主动来当向导。
他觉得一路相处,自己在伯玉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明明两人年龄相仿,对方却莫名多出了一股源于内心的沉稳。
要知道大部分人在二十来岁的年纪,做事冲劲有余,可计划不足,往往一只脚都迈出去了,却没想好要朝哪个方向走。
哪怕靠着运气碰中了目标,办成了事情。
但运气总有用光的一天。
没能完全靠着自己的能力成事,等到风口过去,跌落下来,恐怕就没有眼界去乘上下一波时代的浪潮了。
陈旭便有自知之明。
单靠他的能力,完全做不到在大汉朝堂上无所顾忌,若是被人下了套子,靠着阳夏陈氏可以保底,避免身死牢狱,但履历上有了污点,想要再度起复便没有那么容易。
而陈旭觉得伯玉便不会如此。
且不说他觉得伯玉没有可能陷入圈套,就算被阴了一次,都能靠着手段反杀对方。
要问陈旭为何会存在这般想法,实际也说不上来。
只是他内心莫名就会选择相信。
面对邀请,陈洛笑着应道:“好啊,正好我也想看看这边是什么样子。”
他与陈旭有说有笑地聊了起来,朝着城门处走去。
离自己上一次来这边,也过去了四五年之久,而且他每次过来,很少会在城内闲逛,基本上去陵墓那祭拜一番,便不再过多停留。
至于阳夏城内出现了什么变化,还真没好好具体了解过。
城门往往是一座城市的门户,亦是“脸面”所在,决定了外来者对它的第一印象。
光看着与记忆中相比,翻新加高的青石城墙,以及扩宽了的实木城门,陈洛心中便生起期待。
这道城关到底是“面子工程”,还是与阳夏城内的发展相匹配呢?
走到城门处,陈旭已经开始讲述着阳夏的制纸作坊、绕城水渠,而陈洛津津有味地点头应答,目光稍稍偏移,结果见着卫青站在不远处,神色似乎有些奇怪。
压下心底的疑惑,陈洛先走近招呼道:“好久不见,这些日子在阳夏过得还算顺心吧?”
之所以会有后面这一问,是因为他在刚才卫青的脸上,看到了几分犹豫与彷徨。
这样的神情出现在普通人脸上,可谓再正常不过了。
后世大部分人思考晚饭吃什么,都得打开外卖软件挑选一阵,这家米线昨天吃过,这家汉堡过于油腻,这家炒饭配送费太贵……犹豫与彷徨明晃晃地写在脸上。
可卫青在这段时间的表现,称一句坚毅果敢,完全没有问题。
庐江太守可是两千石的官员,在普通百姓眼中属于封疆大吏,天一般的人物,翻翻手就可以定夺自己的生死,但面对这样的压力,卫青非但没有害怕,选择直接刚了上去。
现在出现了什么糟糕的事情,才会让他心神不定?
细思极恐。
“见过陈公。听闻您赈灾成功,以活灾民无数,立下如此大功,想必回京之后,定能青云直上。”卫青行礼,脸色平静,仿佛之前的忧色乃是陈洛的幻觉。
顿了顿,卫青再道:“劳烦陈公关心,我在阳夏这边受到的照顾颇多,简直让我受宠若惊。”
眯了眯眼,陈洛笑说:“那就好,现在我打算在阳夏逛逛,你在这边待了的这些时日,应该还没把它逛完吧?今儿我们一并作伴,好好走走。
东升兄,多带个人没有问题吧?”
卫青刚才回答自己问题的时候,神态并没有什么异常。
但陈洛并不觉得自己眼。
到底是什么情况,等下自己旁敲侧击,显然属于最为合适的解决办法。
“自然没有问题。”陈旭答道。
造纸工坊内有部分区域属于墨家机密,但他相信陈洛带来的人不会有什么问题。
毕竟卫青的事迹自己也知晓部分,那些商贾想买通这样的人,只怕财力不够。
至于其他的地方,就没有什么敏感的了。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卫青抿嘴说道,跟在陈洛身后半步,眉头微不可见地皱了皱,显然在想着一些烦心事,只是自己刚才面对陈洛他们,不好表现出来。
几人于城中游玩半日,倒是不像后世旅行团那样赶集般走马观。
在陈旭的带领下,他们几人基本上把阳夏城内几处上佳去处全都仔细逛了个遍。
不过墨家工坊和大型水车是一个城南一个城北,来回走上一趟,哪怕是坐马车,同样需要耗去不少精力。
而陈洛对这次参观相当满意。
雄壮的城关内,阳夏的基建同样与之适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