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第363章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至于能力上的比拼,他就没虚过谁。
单轮打仗,自己比不过那对舅甥;单轮经济,自己没有桑弘羊那搞钱的本事;单轮学术,自己大概辩不过董仲舒。但自己胜在全面。
刘彻看着既能打仗,又能治政管理后方,关键是还可以和自己谈诗论骚的陈洛,难道会不起重用的心思吗?
与此同时,见陈洛走进殿内,赵绾行礼招呼后,开始安排今日份的任务,“陈议郎,你今日负责处理南郡和江夏郡两地呈上的文书,整理好后给我。”
寻常御史,大概是两个人负责查看一郡之地的事务,避免出现疏漏。
那纯粹是局限住了陈洛的发挥。
他接手半郡之地的文书,两刻钟不到就全部看完,尽善尽美地分类处理完毕,如果手头上没有别的任务,就只能枯坐殿内。
能者多劳。
外加赵绾也不会侵吞功绩,每次刘彻问询御史们的表现,他都会率先提及陈洛,大力表彰,毫不吝啬赞美之语。
若非因为陈洛担任议郎时间不长,需要资历和正式功勋的积累,早就该再往上升一升了。
“好,我这就去看”陈洛点了点头,应声作答。
整理文书这类事情,他早就在汉初担任御史大夫的十余年间,熟得不能再熟。
而御史部到现在的职能并未发生本质上的改变,需要负责的任务与汉初基本一致。
自己要不是怕吓到同僚,一个人负责整理近半文书,完全没有问题。
现在只用处理两郡的文书,对于自己来说,可谓轻轻松松。
走到自己所在的案牍前坐下,陈洛开始翻开地方郡县送上来的文书。
按照要求,他需要将这些文书依照事务类别,将它们分门别类地整理,并且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找出其中的疑难问题,标记提醒。
在翻看了南郡的前几封送来的文书后,陈洛眉头微微皱起。
他暂且放下南郡的文书,选择快速翻看江夏郡的文书,发现心中所想被完全印证。
手指轻叩案牍,思索片刻,陈洛骤然起身,往赵绾所在的案牍边走去。
“伯玉有何事?”赵绾面露疑惑。
对方处理文书的速度极快,但不至于一刻钟都不到,便将两郡之地的事务全部解决。
按常理来说,恐怕连文书的具体内容都没浏览完才对。
因此他见对方走过来,应该另有事情想和自己商议。
“赵大夫,今日是谁处理长沙国和庐江郡、豫章郡的文书,我想借来看看。”陈洛提出自己的要求。
赵绾眯了眯眼,回忆后说:“这几个地方的文书,嗯,庐江郡和豫章郡的文书,分别是由张议郎和曹议郎领头负责,至于长沙国的文书,在我这里。
怎么,伯玉可否是有什么要事?”
“我想借来看看。”陈洛面色沉静,“不过具体是什么事情,我现在还没做出判断,等到看完才行。”
他判断的事情关乎重大,如果没有确定,不敢冒冒失失地直接在大庭广众下说出,避免引发恐慌。
“行。”赵绾没有多问。
他在案牍上翻找一阵,在厚厚几沓纸堆中,找出数封长沙国的文书,递给陈洛。
反正除了特别标注了机密的文书,其余内容都可以供御史查看,只不过几乎没有御史会带着闲心,在自己负责的部分忙完之后,还去翻看其他人工作的内容。
“多谢赵大夫。”说罢,陈洛拿着那几封文书,就在边上找了个不碍事的地方,仔细读了起来。
过了大约一两刻钟,陈洛将那几封文书还给赵绾,匆匆离开,朝着另外两位议郎处走去。
接过长沙国文书的赵绾,揉了揉下巴,好奇地翻看了几眼。
究竟是什么内容,让伯玉特地来找一趟自己?
他粗略地扫了两眼,发现长沙国似乎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啊。
南越国安安静静,那老不死的赵佗仍旧活着。
地方上没有匪盗作乱,商队运转畅通。
农事上恰逢春耕,雨水丰沛,连续下了数日小雨。
甚至连贪腐案子,都没见着一个。
伯玉在紧张什么?
不怪赵绾疑惑,毕竟需要朝廷重视地方大事件就那么几样,除此之外,基本的事务都归于郡守处理,不然他有那两千石的俸禄,总不能吃干饭吧。
将心底的疑惑放下,他先将长沙国的文书搁置在旁。
按照他往日的顺序,先翻看起代国的文书。
毕竟匈奴猖狂,边关出现问题的概率往往要比中原以及南方更大,因此有这么一个先后顺序,不足为奇。
待到处理好代国的事情,赵绾又见陈洛走了过来,步伐显然比离去之时多上了一分急促。
真出什么事了嘛?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压低声音问询:“这几郡莫非有事端发生,未有上报?”
要知道有些郡守为了自己的官位,在事情彻底压不住之前,会选择瞒报。
伯玉刚才查看了南方数郡的文书,如果这些地方的郡守全部选择瞒报,确实会是不小的事情啊。
陈洛将那些文书放在案牍上,目光凝重,语速颇快,“赵大夫,南方诸郡有事,而且绝非小事。”
这话让赵绾心头一紧。
对方并非那种信口开河之人,他说会有大事,那绝对不容忽视。
“具体是个什么情况,我们去边上说?”赵绾用眼神示意。
接着,两人走到大殿内较为僻静处。
吐出一口浊气,赵绾抿嘴问道:“究竟是怎么个事儿?”
“以南方各地的文书来看,春雨连绵旬日未停。各地文书互相印证了这点,恐怕会有洪涝之灾,以害百姓无法春耕尚且事小,若是江水溃堤,导致生起各种变故……此事干系数郡之地,必须立刻向陛下禀报,提前预防应对。”陈洛没有停顿,一口气地汇报完自己的分析。
沉默半晌,赵绾沉重地点了点头。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