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第356章 陈洛的后手
第356章 陈洛的后手
“伯玉兄,没想到事情居然会发展成现在这样,真是……唉。”郭府内,三人相对而坐,李序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的气氛。
在太后派出宦者传达她的旨意后,整个朝堂就陷入了僵局。
这道命令摆了出来,谁敢冒天下之大不讳,继续提议严肃惩处胶西王刘端?
那和把陛下放在火上烤有什么区别?
若不在意自己族谱有没有下一页,倒是可以肆无忌惮。
而朝堂上的群臣都是聪明人,明白自己在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
有时候冒头是需要放手一搏,可以换取功名富贵。
有时候冒头则是顶雷而上,那换来的乃是数不尽的后患。
能洞悉局势者,皆知胶西王一案的水实在太深,不愿掺和进去。
故而在太后的旨意送来之后,朝会便僵住了。
刘彻无奈,只能宣布此事来日再议,宣布退朝。
郭解半闭着眼,过了好了一会,方才缓缓睁开,内含杀气,若金刚怒目。
他握紧拳头,一个字一个字吐道:“胶西王乃独夫,朝堂不管,吾亦必杀之。”
自己向来就不是什么和善之人。
他从前规规矩矩内做事,不想让墨家的纯黑上沾染鲜血。
可如果在规矩内解决不了问题,郭解也不介意打破规矩,使用非常规的手段,诛杀独夫。
“郭公,李兄,二位莫要心急,这件事情还没到那般地步。”陈洛出言劝阻。
现在的大汉和春秋战国时期终究是不同了,没有以前那样宽松的环境。
任侠在基层打闹,哪怕杀个关外的郡守,只要相隔七八年,官方实际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那么多精力去专门处理。
但要有诸侯王被刺,事情就完全不同了。
诸侯王在大汉的地位仅次于皇帝。
今天你敢刺杀诸侯,焉知来日会不会行刺皇帝?
而且无法用律法处置胶西王,那刘彻绝不会希望对方出事。
毕竟他前脚问罪没能成功,后脚刘端人就死于刺杀。
搁谁都会觉得与皇帝脱不开关系吧?
至于太后、地方官员会作何反应,难以预料,但绝不会善罢甘休。
因此执行郭解的计划,待到刘端一死,必将会引起大汉高层雷霆震怒。
到时候官府以千钧之势,打击各地的任侠,墨家的势力亦会受到不小的损失,因为刘端这个荒诞的独夫,导致惨痛的牺牲,完全不值当。
闻言,两人皆静静将目光投向陈洛。
墨家尚贤尚能。
而这些天里,陈洛在各方面都表现得卓尔不凡,让他俩颇为服气,故而在这次内部讨论中,拥有相当的话语权。
“太后横插一道,想以‘孝’字压住皇帝,借舆论逼得皇帝退让,放胶西王一马。”陈洛揉了揉下巴,话锋一转,“李序,你还记得那三颗‘板栗’中的最后一颗吗?”
“嗯?”李序一怔,接着回想起来说,“当然记得,伯玉你当时卖了个关子,惹得我好奇了大半天。”
之前他们在酒楼内分析时局,提及了大汉目前有三个矛盾,需要天子解决。
陈洛揭晓了前两者,即匈奴和地方诸侯,紧接着就当了谜语人,没告诉自己第三个矛盾究竟为何。
“剩下的那颗坚硬‘板栗’,就是外戚啊。”陈洛揉了揉下巴。
他之前没有跟李序直说,是觉得外戚的存在与胶西王一案无关,没有必要牵扯进来。
没想到窦太后横插一杠,下达旨意,用“孝”来裹挟刘彻,想要保住刘端。
闻言,李序有些泄气道:“那现在除了我们动手,难道还有办法从别的角度去制裁刘端那厮吗?”
太后在大汉的地位何等尊崇,无人会提出质疑。
“当然可以。”陈洛的神色并未显出任何颓唐,他继续说,“我们想要解决这件事情,自然需要从同一个角度入手,在舆论上重新占据上风。”
“伯玉兄何意?”李序不解提问。
大汉以孝治天下,太后已经下旨,难不成伯玉兄还有别的办法,让他们在舆论场重新占据上风?
自己光是想想,就觉得比登天还难。
哪怕先帝复生,在身份上都会矮上窦太后一头。
笑了笑,陈洛正色说道:“三日前,阳夏来人找上了我。”
刹那,室内陷入寂静,郭解和李序连呼吸都微微滞住。
“然,然后呢?”片刻后,刚才一直在倾听的郭解出声提问,不知是否因为谈话时间过久,他的声音居然有几分嘶哑。
陈洛嘴角微微上扬,原本轻揉下巴的右手缓缓往下,摸住了腰间那块重新合二为一的玉佩。
“自然是通过了他们的考验。”
……
丞相府。
卫绾面色沉沉地乘坐马车回家,连午食都未用,便直接把自己关在书房内部,令仆从们无事不要前来打扰自己。
他要认真梳理今日朝堂上所发生的一切。
“难矣,难矣。”卫绾提着毛笔,在品质最佳的阳夏纸上写写画画,总算缕清了大概的关系。
自己虽然贵为丞相,但实际的权柄比不上往昔那些大佬。
卫绾从文帝朝便开始为官,其实并未做出过非常显赫的功绩,唯一拿得出手的,只有平定七国叛乱时,他有参与。
不过一步一个脚印,蹭着各路功绩,他在景帝后期走到了御史大夫的位置。
最终登上丞相之位,则属于各派的妥协。
当今天子年少,无法任用心中的理想人选;太后想要任命侄子窦婴为丞相,但反对声音太大;朝中众臣希望可以让一位老好人坐上丞相之位,不会弄得朝会的氛围太过严肃;地方诸侯王觉得丞相位置上有一副熟面孔,似乎挺不错的。
诸多因素叠加之下,老资历又默默无言的卫绾,成了不二人选。
丞相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看似光鲜亮丽,实则让他很多时候都无法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
老太后、少年天子、地方诸侯王、昔日同僚,卫绾是哪个都不敢得罪。
毕竟他是卫绾,不是萧何,不是陈洛,不是曹参、陈平。
今日之所以出面替胶西王说话,即是收到了刘端求情的信件,外加宫中太后派人过来进行暗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