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第308章 刘如意:我四弟居然还有这样一面?
第308章 刘如意:我四弟居然还有这样一面?
大汉二十七年。
庚酉年,生肖属鸡。
离太祖高皇帝驾崩,恰好过去一纪。
离孝惠帝驾崩,亦已过去了两年七个月。
而这也是燕王刘恒进京为帝的第三个年头。
这一年里从年初开始,就有不少喜事,将前些年里笼罩在大汉天空上的阴霾一扫而空。
于是长安的朝臣感受到气象一新,自发上书,细数天子近年来的功绩,用华丽的文辞写成一篇赋文,进行赞颂,述说着刘恒的功绩与作为。
在他登基方才十个月的时候,河南郡出现蝗灾,大量百姓辛苦耕作半年,却只能望着颗粒无收的田地痛哭。
处理若稍有不慎,那么演变成饥荒,大量受灾的百姓要么饿死,要么流亡他乡。
刘恒决定将关中仓廪内的储备粮运送过去,并且派出信任的臣子全程监督,若有人敢将这批救济粮中饱私囊,不仅自己人头落地,他三代以内的亲族都得高声痛骂那人。
有着这样的决心,河南郡那场蝗灾造成的损失可谓是减到最小,没有什么人选择背井离乡,等到来年开春,新一茬的麦子长起来后,那片土地上的百姓又重新焕发了活力。
至于颂文中记载的第二件重要事情,乃是大汉二十六年二月,匈奴进犯燕地,刘恒率军亲征,历时五月而反。
最终的结果是匈奴单于选择退让,送信请和,言明边境之事乃是右谷蠡王擅自做主,有伤两国情谊,已经对其降下责罚。
如果说处理蝗灾仅仅算是文治,那么在朝臣眼中,这就可以称得上是“武功”了。
上一任皇帝刘盈在位的那些年间,天下安稳,但没有什么对外的战功,让人潜意识里就觉得与刘邦存在差距。
毕竟刘邦可不止打天下和治天下,北拒匈奴和南征南越同样是非常拿得出手的功绩。
现在刘恒虽登上帝位才短短三载,但仅凭亲征匈奴,在群臣眼中便有了比肩刘邦的可能,颂文中对此事则是大书特书。
忽略颂文上整顿吏治、减轻赋税等杂事,时间来到大汉二十七年。
行文风格陡然一变。
原本描绘面临苦难的艰辛,使用的词句沉郁顿挫,而诸多喜事接连发生,自然是欢快起来。
第一件喜事,窦皇后在三月份诞下刘恒嫡长子,取名为启。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刘启就是未来大汉的太子。
要知道当初刘盈没有嫡子的事情,急坏了多少朝臣,现在刘恒方才登基三年,就有了嫡长子,让长安众臣不由得放下心来。
第二件喜事,则是三河地区种下春小麦丰收。
要知道南方并未得到充分开发,大汉征收粮食最重要的两个地方,一是关中,另外一处则是三河地区。
因此三河地区的粮食丰收,完全填补上了大汉二十五年动用关中储备粮以及大汉二十六年发动战争所产生的粮食损耗。
第三件喜事,则是刘恒前日在早朝时,决定修建一座观测天象的露台。
这是他继位之后首次决定新修建筑,臣子们自然会选择支持。
毕竟修建露台又不算大兴土木,耗费的人力物力恐怕不到一座行宫的十分之一,他们没有理由反对。
而刘恒问询工匠,得知修建露台需要百两黄金时,感慨出声:“修建这么一座露台,居然要费十户普通人家全部的财产,实在是太过奢靡,先帝留下来的宫殿颇新,朕不该再新修建筑了。”
于是他便当众宣布放弃修建露台。
这是刘邦、刘盈都没有做到的事情。
刘邦出行和居住方面非常简朴,但是在设宴招待他人的时候,讲究排场。
而刘盈在设宴和居住上同样简朴,但出行巡猎时候,调动并跟随的人员不少。
作为天子的刘恒以身示范,推崇简朴,乃是对国家,对百姓,都有莫大的好事啊。
这便是应当赞颂当今天子的又一个理由啊。
在代城内,陈洛诵读完这篇文章,接着侧过头去,望向刘如意。
虽然他没有明确表示什么,不过意思已经很明显。
刘如意无奈叹了口气说:“国相我懂,我知道自己差四弟有些远。”
在刘恒刚刚继位的那段日子里,刘如意分外关注长安的情况,事事都想暗戳戳地比较一番。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产生了深深的无力感。
而且有些自己看不懂的操作,需要经过陈洛的讲解,方才能恍然大悟。
最开始,刘如意还觉得自己是没有想到那一层,可随着后面不懂的操作越来越多,不少甚至是“草蛇灰线”,伏笔甚至在数月乃至一年以前,这就让他深感震惊。
陈洛笑了笑说:“你四弟是个好皇帝,甚至是罕见的好皇帝,比不过他,也没必要懊恼。”
刘如意揉揉下巴,端起杯子默默饮茶。
他现在愈发觉得国相当初真有先见之明。
看着四弟这三年来走过的痕迹,哪怕是意想不到的一些行为,都没有任何一步走错。
换谁来看,都会自愧不如。
刘恒入主长安前,就在渭水桥边给周勃来了一个下马威。
刘如意最初感觉不解:太尉乃朝廷重臣,四弟尚未登上帝位,就这样得罪他,难道不怕出现意外吗?
关于他的疑问,陈洛当时解释道:“刘恒拒绝周勃是言之有理,而他又是功臣派在朝堂上正式宣布请来的继承大统的人选,不可能因为这点小事,就拒绝让他入主长安。”
刘恒很懂其中的分寸。
毕竟周勃并非曹操和司马昭,甚至比起霍光,亦有本质上的差别。
要知道曹操、司马昭这几位遇见这样的情况,哪怕不直接向刘恒动手,同样会用他身边人来立威,窦皇后大概率就将成为牺牲品。
周勃不一样的点,在于他是权势极大的臣子,而非权臣,别说他在朝堂上做不到说一不二,功臣派同样没有这样的能力。
加上周勃他们从根本上来说,就没有叛逆的心思,忠于大汉与刘氏。
因此刘恒这么做后,没有被报复,反而得到了肉眼可见的好处。
他原本从燕国带过去的亲信,数量不多,有能力者不过三四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