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心如金石同谋国(5)
第701章 心如金石同谋国(5)
这又是一桩只有宋朝皇帝才知道的秘密——在宋朝的太庙中,有一间夹室,里面立了一块石碑,平时用黄布盖着,进去打扫的内侍,都必须是不识字的。每位皇帝在继位之时,都会由两个不识字的小黄门领着,进入其中,跪拜恭读碑词。那块石碑上,刻着宋太祖留下的三条遗训——“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石越的事情已经够棘手了,又扯上了当年的雍王与石得一之乱,现在难道又要扯上柴家?
但曹谌却不知道宋太祖誓碑的事,他有一种极为强烈的直觉,潘照临就是周世宗的后代。而一切事情,都与此有关。所以,现在是解开一切谜底的好机会,在他看来,周国是个软柿子,如果潘照临真的有特殊的身世,只要皇帝肯定对周国公和周国使者恩威并施,他们肯定会为了周国的社稷考虑,抛弃潘照临求自保。这也是他来求见皇帝的原因,曹谌为此赌上了自己的前程,如果他的直觉是错的,他的后半辈子,估计都得在闲职上度过了。但对曹谌而言,他的机会本就不多,既然面前出现了,他就绝对会不顾一切的抓住。
“安平一案扑朔迷离,臣以为,周国也许就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突破口……”曹谌努力的游说着赵煦。
但这却让赵煦生起无名火来,“证据呢?朕要证据!没有证据,你以为仅凭朕施点压力,周国使者就会哭着喊着向朕求饶吗?”
“陛下,这样的案子,这样的对手,不到一切水落石出之时,不会有证据,最多也就只有线索!”曹谌颤声坚持着自己的意见。
“凭着这点线索,朕没办法轻易将一国诸侯扯进来!”
曹谌咬了咬牙,“若是陛下不肯将周国牵扯进来,那么臣斗胆,请陛下允许臣率人突袭白鹤观!潘照临冒着这么大的风险软禁李昌济,李昌济一定知道些什么!”
“你是职方司郎中!这种事情,你自行判断!”赵煦疲惫的挥了挥手,决定结束这次召见,他径直走下御床,头也不回的走出内东门小殿,留下独自一人跪在殿中的曹谌。
殿外,突然电闪雷鸣,风雨大作。
狂风暴雨,长松摧折。开封府鄢陵县白鹤观的山门外,一袭白袍的司马梦求手持油伞,轻叩观门。
观门“吱呀”打开,看门的道童没想到这样的天气,还有人前来,口里一边嘟囔着:“谁啊?”抬眼看见司马梦求的风姿,一时竟是呆住了。
司马梦求微笑着看了道童一眼,温声说道:“这位小道长,还烦替我通传一声,便说故人司马梦求求见。”
“不敢。”道童下意识的谦逊了一句,忽然惊悟过来:“司马梦求?你是司马侍郎?”
司马梦求微笑点头,笑道:“看来这白鹤观果然不寻常,连一个看门的童子,也知道在下的身份。”
他说话之间,那小道童连伞都来不及打,就顶着大雨,朝着大殿后面跑去。
这白鹤观规模不大,不一会,一名身着黑色道袍的青年便打着伞不紧不慢的迎了出来,见着司马梦求,眼中微现惊讶之色,却没有半点失礼之处,朝司马梦求行了一礼,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式,道:“侍郎,请。”
说罢,自己在前面带路,引着司马梦求进了观中,一路绕过大殿,来到大殿后方的一排厢房前,倾盆大雨之中,雨水自厢房的屋顶飞泄而下,仿佛给厢房挂上了一道水帘。随随便便穿了件灰色道袍的李昌济早已在其中一间厢房前相迎,见着司马梦求,隔着水帘长揖一礼,笑道:“无上天尊,不料今日竟能得见故人。”
雨中的司马梦求也优雅的回了一礼,笑道:“意外的应该是在下才对。”
宛如真的是故人久别重逢,李昌济言笑晏晏的将司马梦求请入一间厢房,两人隔了一座茶台对坐,一名黑衣青年进来奉上茶点,便轻轻退出房间,房间之内,只留下司马梦求和李昌济二人。
司马梦求没有动茶台上的茶水点心,一直打量着李昌济,说道:“在下冒昧打扰,实是心中有太多的疑惑,还望先生能为在下解惑。”
“你能找到此处,所谓的疑惑,解与不解,其实已不再重要。”李昌济悠闲的喝着茶,一面笑着回答,“别人的事情,我不能替人回答你。我的事情,只怕你也没什么兴趣。”
“能够知道先生的事情,梦求便已感激不尽。旁人的事情,便如先生所说,我自会去问他本人。”
“原来如此。”李昌济饶有兴致看着司马梦求,笑道:“司马纯父,果然与众不同。不知足下想问什么?”
“世人皆道当年先生是雍王的谋主,在下想请问先生,八年前的事,究竟雍王是先生的主公,还是先生的棋子?”司马梦求看着李昌济眼睛,缓缓问出了自己的第一个问题。
“不愧是司马纯父!”似乎是没有料到司马梦求首先追问的竟然是这个问题,李昌济脸上闪过唏嘘、伤感之色,但他马上恢复正常,决然的说道:“当年的事,雍王是无辜的。所有一切,都是我们这些左近之人,瞒着雍王,妄图非份之福……”
“八年过去了,先生对雍王,还是忠心耿耿啊!”
“到了这个份上,我还有何必要虚言欺瞒?”李昌济叹息道。
“空口无凭,先生这样说,我也很难相信。”司马梦求笑道,“而且,倘若雍王真的不过是先生的棋子,不是应该将罪责推给雍王才合理么?棋子本身就是可以随时牺牲的,哪有棋手替棋子担罪的道理?”
“看来,纯父还不知道我的身份。”李昌济慢悠悠的喝了一茶,才轻描淡写的说道:“我其实是南唐之后。”
“李后主?”司马梦求倒是真的惊讶了,但却仍有点疑惑:“李后主只有一个儿子活到成年,他儿子也只有一子,他孙子无子,只有一个女儿……此后虽有过继之后代,却不过是为了使其祭祀不绝,并非真正的直系后裔,足下……”
“李煜……呵呵,纯父不愧是主管职方司的兵部侍郎,对这些亡国之后的情况,倒是知道得很清楚。”李昌济自嘲的笑了笑,“旁人不知虚实的,听说我是南唐之后,也会想当然便以为我是李煜之后……呵呵!谁又会知道,我其实是元宗长子文献太子之后!”
“文献太子?”这可真是司马梦求怎么也想不到的。文献太子李弘冀,是后主李煜的长兄,也是南唐元宗李璟诸子最有军事才能的一位,堪称智勇双全,因为与其叔父皇太弟齐王李景遂争位,断然毒杀李景遂,得罪了迂腐的李璟,最后离奇而死,南唐的皇位才落到了李煜手中。若南唐是由李弘冀继位,赵匡胤要实现他先南后北的战略,混一天下,恐怕不会那么容易。但仔细想想,也正因为李昌济是李弘冀之后,才会心有不甘吧?若他是李煜的后代,亡国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又有什么好不甘心的呢?
“纯父兄明白了吧?”李昌济苦涩的笑道,“所以我才有光复之志,雍王不过是被我利用而已。”
“原来如此。”司马梦求点了点头,“先生还真是一片苦心,宁可告诉我这样的秘辛,也要保护雍王。不过先生放心,如果需要上呈朝廷的话,我会按先生所说的来写。”
李昌济无奈的摇了摇头,但他也知道,想要骗过司马梦求这样的人,本就是极难的。对方既然有此许诺,他也可以满意了,当下朝司马梦求郑重行了一礼,道:“多谢纯父。”
司马梦求受了他这一礼,站起身来,问道:“在下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先生在此,虽受礼遇,但应当不是自愿吧?”
李昌济默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