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平昔壮心今在否(10)
唐康直起身来,指了指了案上的那张画卷,笑道:“他来河间,明面上是为此物。”种师中大感好奇,起身走到案边,去看那画卷,原来那“画卷”却是一张图纸,上面画着一根管状物,边上用细小的楷书写着各种详细的说明,不待他细看,唐康已又说道:“这物什叫做火铳,能用火药打出铅丸……”
“就是段子介军中的那火铳么?”种师中恍然大悟。
“就是那物什。”唐康又瞄了一眼那图纸,说道:“吕惠卿与段子介将这火铳吹到天上了,两人连章累牍的上书,拼命游说皇上,说这火铳是军国利器,请求皇上在各地兴建火铳局,给各地的教阅厢军与屯田厢军装备火铳。还说只要有足够的火铳,只要最多半年时间,有多少火铳,就可以训练出多少步军来,若火铳够多,列阵作战,其威力并不亚于一般的弓箭手。皇上被他二人说动了心,询问御前会议,御前会议诸公皆将信将疑,不料许副枢却大力支持,说火铳在诸侯国已建奇功,段子介试之于定州阵前,亦得其利,的确是军国之器。许副枢又称若能给教阅厢军换装火铳成功,那将来若要北伐辽国,就再也不用担忧兵力不足,也不需要再千里迢迢从陕西调兵,劳师远征。半年成军,单河北一路,便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兵源……”
种师中听他说得厉害,不由得又认真的看了看那火铳图纸,怀疑的问道:“这物什果真能比得上弓弩?”
唐康笑了笑,撇嘴道:“我如何知道?反正我看了半天,也没瞧出个究竟来。不过皇上与许副枢对此颇感兴趣,但大兴火铳,不是小事,牵涉极广,所费不赀,也不是马上便能决定的。因为那薛嗣昌也上书言火铳之利,皇上便遣他来河北,一是让他咨询宣台的意见,再者让他亲往定州,看看段子介的火铳兵,是否真如所说……”
种师中有些奇怪的问道:“那薛嗣昌为何会上书言火铳之利,据我所知,此人也不是那种随随便便逢迎执政的人。”
“这个我也打听了,倒是并非全无根源。”唐康解释道:“据说这薛嗣昌与兵器研究院的人关系极好,他早在很多年前就见过火铳,并且颇感兴趣。他对格物制造之术,颇有造诣,于是私下里一直在自己尝试制造、改良火铳。因此对火铳一直颇有关注,早前诸侯国以火器击蛮夷,他就上书请兴火铳,但那时根本无人理会,故此也没几个人听说过。此番吕吉甫的奏章上称赞火铳之利,他便趁机再次上书,不想竟蒙皇上与许副枢另眼相待,皇上还在便殿召见他,据说他在皇上面前说得头头是道,很得皇上欢心。皇上又听说他是薛师正的儿子,更是高兴。端孺别看他官职卑微,却已是本朝的新贵,前途不可限量。”
“原来如此。”种师中心里倒并不甚在乎谁新贵不新贵的,笑道:“这兴火铳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为何又要鬼鬼祟祟?”
唐康冷笑一声,道:“我方才不是说过,这只是他明面上的差使么?”
种师中是世家子弟,并非寻常武人,立即便听出唐康话中之意,他笑了笑,却并不问薛嗣昌暗地里的差使是什么,只说道:“不管这火铳是否真如他们说的那样,恐怕也是远水不解近渴。我虽然不懂这火铳难不难造,但大举督造火铳,从培训工匠到造出数以万计的火铳,恐怕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做到的……而且,安平被萧吼偷袭了一道,火炮损失不少,若要北伐,军器监的作坊还是要先尽力督造火炮,才是正途。”
提起此事,唐康不由得轻叹了口气,赞道:“韩宝,真不愧是当世人杰!”
种师中眯起双眼,却是轻轻哼了一声。
这也是一处隐藏在安平大捷这场空前的胜利阴影下的伤疤。
当日韩宝率领主力向滹沱河突围,吸引王厚尽起宋军主力,倾巢而出,穷追不舍。谁也没有料到,在这种状况下,韩宝竟然还能够瞒天过海,趁着宋军注意力全被自己吸引的机会,派出部下最枭勇的部将萧吼,统率不足两千的精锐宫分军,从分成几路追击的宋军的缝隙中神不知鬼不觉的突围而出。
而便在宋军主力正在滹沱河畔与韩宝决战之时,萧吼的这支辽军,竟然趁机偷袭了宋军的临时营寨。当时宋军的营寨中除了一些神卫营外,就只余两三千老弱病残看守,几乎便是一座空营,而营寨之内,除了各种粮草辎重外,还有左军行营下辖的近两百门火炮。这些火炮本由唐康统领,该与横山步军一道行动,但为了追击韩宝,被王厚下令扔在了营中,结果成为了辽军最好的目标。事后,包括唐康在内,许多宋军将领都深信萧吼的目标本来就是这些火炮,也就是说,韩宝料到了宋军不可能带着笨重的火炮追赶自己,也不可能在那种情况下还留下重兵保护这些火炮,他在最后关头还不惜分弱自己的兵势,派出萧吼偷袭宋营,目的就是尽可能的摧毁宋军火炮,增加宋军将来北伐时的困难。
结果也果然被韩宝算中,宋军营寨被萧吼偷袭,几支神卫营面对近两千的辽军精骑偷袭,毫无还手之力,几乎只能引颈待毙。此役宋军损失惨重,不但被辽军破坏了大量火炮,其中大约七十多门火炮已严重受损,无法修复,更可惜的是还造成了千余将士的伤亡,其中有数百名神卫营将士——这是比火炮更严重的损失,因为比起重新制造火炮,培养合格的炮兵更为不易。而且,萧吼一番破坏后,便即扬长而去,往北以极小的代价,迅速突破宋军在唐河的拦截,进入博野境内后,又出乎宋军意料的转道向东,在高阳关以北击败前来狙击的高阳关宋军,取道雄州,顺利回到辽国。
这让宋军上下都深感颜面无存。人人都暗骂萧吼狡猾,走狗屎运,本来若他取道保州归国,必然会被附近的吴安国歼灭,但他却偏偏走了宋军兵力薄弱的高阳关、雄州。但与此同时,每个人又都不禁要暗自庆幸,若非雄武一军是独自扎寨,若非大雪的天气影响了火药的性能,萧吼所部辽军对火药运用不太熟练又急于北窜,宋军在安平战场上的火炮,很可能会被辽军给一锅烩了。
虽然相比起安平大捷、韩宝授首的辉煌,这区区七十多门火炮的损失不算什么,而且其中大半还是小火炮,普天同庆的喜庆氛围下,也没有谁会不识趣的去揭这个疮疤,每个人都会刻意的避开这点瑕疵。但是,对不少宋军将领来说,这个亏还是让他们如同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便是唐康,虽然对韩宝十分服气,却也不愿意多谈此事,他又似笑非笑的看了种师中一眼,笑道:“不过,端孺兄又来装糊涂,这其中道理,你岂有不明白?那什么火铳自然是远水不解近渴,但这火铳局之议,其实本也只是一个引子。”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