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院中众掌柜中,有一位是小民的世伯,是“隆盛商行”的东家,在安南行商二十余载,广有人脉,大人找他……兴许会有办法。”

“哦,那就快请。”

当下,何守信出去见过龚振浩,把情况和龚振浩一说,老爷子便拉了几个华人商号的掌柜,一起走了进来。

这几个,都是见过世面的老江湖,大家相互帮衬着,胆子就壮了几分。

“小民等……见过大人。”

“前辈们不必多礼,请坐吧。”

林啸对战战兢兢的众人摆了摆手,微笑着说,“来人,看茶。”

坐下的众人依旧如履薄冰,屁股只在椅子上沾了个边。

大致情况,何守信已经跟他们说了,可是,这伙人着实太奇怪、太吓人了。

“大人发兵勤王,此乃大义之举,小民等敬佩之至……”

龚振浩是最有实力的一个,见别人都拿眼睛看着自己,便首先开口,“小民愿捐献米粮一万石,作为犒军之资……”

林啸却端起茶杯,笑而不语。

一万石?

开什么玩笑!

按明末的计量方法,1石合120市斤,1万石也就大约六百吨。

区区六百吨,能顶个啥?

“不知大人……发来多少大军?”

龚振浩见状,心下惴惴,“需要……需要多少军粮?”

“实不相瞒,我义军不过千人,可我需要的,不是军粮,”

林啸慢悠悠的说道,“国内逢此大乱,又遭连年灾荒,无家可归的饥民何止千万……”

“莫非,前辈以为……我等只带这点军粮回国,便能救万民于水火?”

“呃……”

龚振浩后背冷汗涔涔,不知如何应答。

“前辈莫慌……今日请你们来,没别的意思,只是想请你们转告众商家居民无需惊慌,各守本分照旧经商,我等必不惊扰……”

只要不跑就行!

“至于筹粮的事,我等自会去向安南国王讨要,无须你等操心。”

“多谢大人……”

“当然,”

林啸打断他,淡淡的说,“你等若能出力,好好安置附近的难民同胞,那是再好不过,我等日后必不亏待。”

海防码头上,停着大大小小许多商船。

可是,那种千吨级的西方巨型海船一条都没有,就连中国近海常见的,400料左右的广船和福船都寥寥无几,逃难来的饥民,大多坐的是小型渔船。

林啸看上的,是停泊于捄江码头的那上百条内河船,可又不想强抢,所以只能出此下策!

以后,这些内河船可有大用,是要靠它们去河内运粮的。

这些船比海船更小,大多是只能装几吨、几十吨的平底沙船,但要深入内陆,非它们不可……

“我等兵力确实不多,但对付安南官军,却是绰绰有余,前辈们大可不必担心……至于我有没有说大话,五天内便有分晓,各位静待结果就是。”

林啸说完,端起茶杯,送客。

最多五天,得到消息的官军必定前来围剿。

这一点,林啸很有信心,毕竟,此地离河内,只不过二百里而已。

“我等一定好好安置难民,恭候大人的好消息。”

众人心头一松,急忙告辞。

“听闻龚老前辈的商号一直在施粥,可见前辈急公好义……”

林啸留住龚振浩,一本正经地作了个揖,“在下替百姓谢谢前辈的义举,日后定有重酬。”

“岂敢岂敢……”

龚振浩慌忙回礼,正色道,“大人谬赞了,救危济困,乃是为人的本分。”

最后,林啸留下何守信,细细询问了国内的情况,二人谈了许久,何守信才告辞而去。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