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24磅主炮的怒吼

第十八章 24磅主炮的怒吼

第五天上午,官军来了。

斥候的侦察结果表明,官军共分三路,水陆并进,分别来自志灵、海阳和太平。

林啸有些尴尬——实在是高估安南军队了,才一百里路,他们了这么多天才赶到。

北边的捄江码头上,“独角兽”号早已赶到。

海防众商家见到这么大的船,惊吓之余,倒是对义军的实力多了一些信心,救济难民也格外卖力。

这几天,林啸抽空去集市和码头都转了转。

这里,虽然房屋大多矮小简陋,看起来倒还算繁荣,由于旧港营士兵没有打扰平民,来来往往的各色人等,神色镇定。

他们大多数人都穿着赭色的粗布衣,除了相貌身材之外,衣着打扮颇为类似大明。

也有一些人一看就是大明的百姓,就算是避难,普遍衣着也要好一些,身材也要高一些。

这里,和东南亚所有中国海商涉足的地方一样,是个华越混居的集市。

大明商船源源不断地带来的货物,大批用草绳捆绑着堆放在码头上,数量相当惊人。

海防码头在捄江的入海口,石质码头的规模还算不小,甚至还有一个伸向江中的木结构栈桥,便于商船停靠。

码头前,大片的空地上已经搭满了草棚,国内逃来的数千难民,终于不用忍受雨打风吹之苦。

“隆盛商行”原本想捐出的一万石大米,遭林啸婉拒后,成倍加大了每天的施粥量。

林啸还专门使人送来了几车冻牛肉,让难民们可以吃到肉末粥,让他们尽快恢复体力。

其他商号也捐钱捐物,难民们不用再四处乞讨,便逐渐稳定下来,不再到处乱窜。

……

斥候不断报来最新军情。

其中,从海阳赶来的为官军主力,有一万多人。

他们先是坐着船,沿太平江浩浩荡荡一路东出,在海防西边四十里的地方上岸后,却干等了一天,直到与太平过来的三千多人会合后,才磨磨蹭蹭地继续赶来。

而来自北边志灵方向,充当夹击偏师的三千多人,却分坐上百条船顺捄江而下,气势极盛,离海防码头已不足十里。

林啸命令“独角兽”号在此迎战。

在肖凯峰指挥下,战舰直接横亘于码头上游一处江湾后面,此地江面比较狭窄。

双层甲板的大炮舷窗全部打开,黑洞洞的炮口直指江面,大炮后面的直通甲板上,一个个圆形托盘内排满了炮弹,小铁炉子也早已生火多时,把里面插满的一根根铁钎烧得通红。

因另一侧的船舷炮无用武之地,大约有一半水兵下船,乘坐内河船堵在“独角兽”两侧的江面。

江面大约有300米宽,“独角兽”只有83米长,林啸怕敌船冒死猛冲而去。

所有水兵由肖凯峰亲自指挥。

此为首战,林啸很慎重,派了这位最得力的战友坐镇海战。

两个步兵小队,足足一百人,由丁帅和刘旭磊这两个广西兵率领,埋伏于上游江岸……

另外四个小队,则由林啸亲自带队,赶至海防镇西南大约二十里处,迎战敌军主力。

地形早已勘察过了,那里有两座小山,小山跟太平江之间是一条大路,这是由陆上进入海防的必经之路。

同时,他命令夏博敏小队,急行军前来会合,只留祝俞嘉一个小队在海边营地警戒。

……

临近中午时分,捄江江面率先开打。

江水流经此处,因临近出海口,流速渐趋平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