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文华殿内,内阁辅臣,还有闻讯赶来的六部尚书,皆是跪了一地,在向太子监国谏言。

“殿下,这份旨意万不敢明发天下啊!”

“是啊,殿下,天下已经够乱了,这要是明旨发了,就真的是太乱了!”

“朝廷当使驱狼吞虎之策,方为上策啊!”“……”

然而,太子朱慈烺任凭他们怎么说,就是没有一点同意的表现,反而到了后来,便问他们道:“是你们大还是我父皇大?孤是听你们的还是听我父皇的?”

他这话一说出来,群臣就傻眼了。

他们发现一个情况,就是太子朱慈烺真的是以皇帝为尊,不管什么,皇帝是什么样的意思,他就怎么做。据说连晚上批阅奏章的时间,都是学皇帝的。

眼看着文华殿内要陷入僵局了,唯一没有跪下的首辅范景文心中不由得叹了口气。

随后,他出面打圆场道:“陛下旨意,未必没有道理。刘泽清,左良玉之流,明为官军,实和贼寇又有何两样?杀良冒功,劫掠地方,无视上官节制,无论哪样,都对朝廷有很大的危害!”

看到同僚都用诧异的眼睛看向他,范景文继续说道:“驱狼吞虎,也是说起来好听而已。且不说这狼是否会如愿去吞虎,光是这狼荼毒地方,就不是朝廷能承受了。诸位可见,那李贼都提出了均田免粮的说法来收买人心。不明旨天下,民心之向背,可想而知。”

说到这里,他似乎是更理解了皇帝的做法,便恳切地说道:“明旨天下,虽有一时之痛,却利于久远。陛下能有此决心,我等该支持才对!”

听到他的这些话,内阁辅臣蒋德璟还是皱眉说道:“那不能先暗中使人拿下刘泽清、左良玉等人,然后宣布其罪状,如此引发之危害岂不更小?”

范景文一听,立刻反问道:“何人能拿下刘泽清、左良玉之流?如今的他们,皆在军中,出着兵甲跟随,何人能使唤动他们,拿下他们?”

方岳贡听到这话,便插嘴道:“至少,该让地方上有个准备,对他们有所防范再明旨天下,如此危害也能减轻一二!”

范景文听了,摇摇头叹了口气说道:“你可知地方上谁和他们有来往,谁听朝廷的不会通风报信?如今之天下,还有多少地方能真听朝廷旨意的?”

要是以前,多少都要粉饰下太平,至少不能说得那么不堪。可如今皇帝已经领军出征地方上,岂会不知道外面情况如何,因此,实话实说便可,没有粉饰太平的必要了。

有了范景文来解释打圆场,最终文华殿内的臣子,终于勉强接受了崇祯皇帝的这份旨意。于是,明旨发于天下,可以想象,必然又会引发天下震动!

不过他们都没有想到,在这份旨意中,崇祯皇帝其实还暗藏了一个小心思。

明旨宣布左良玉和刘泽清等人的罪状,除了他们理解的那些原因之外,还有一条,就是可以重新分配土地!

李自成军队的追赃助饷,左良玉等人劫掠地方,他们的对象肯定都是地方乡绅,只有这些人才有钱有粮。这些人被干掉了,那就都是无主之田了。回头崇祯皇帝领兵打过去,就能轻松解决土地分配问题。

在崇祯皇帝看来,天下大乱,或者王朝周期,其实都是分配出了问题。

当大部分财物集中到了小部分人手中,他们可以吃香喝辣,酒池肉林,但是大部分人没有了财物,饥饿困顿,甚至饿死冻死之时,便是天下大乱之时。最后,财物重新分配,天下重新安定。

………………

再说崇祯皇帝这边,宣府、大同挑选的精锐陆续到达宁武关、雁门关一带,也就是大同盆地的南端,而后重新整编军队,除地方军队之外,属于新京营的兵力中,骑军兵力达到一万两千骑,步军也达到了两万五千人。在训练之余,也派出了夜不收刺探李自成大军的消息。

这一日,位于雁门关背后的军营内,聚将鼓响起,正在领兵训练的各路将领,便纷纷齐聚中军帐。

三通鼓毕,该到的将领全部已到。

崇祯皇帝在方正化的陪同下,从后帐转出,坐上主位。

在诸将见礼之后,他便严肃地宣布道:“李自成大军从代州撤走了,目前消息,是往南退。夜不收前探消息,甚至发现连忻州之敌都有退兵的迹象!”

一听这话,中军帐内的将领都是惊讶。

他们想过,朝廷这边控制了险要的宁武关和雁门关,并且粮草和兵源都充足的情况下,李自成大军要想再攻打的可能性估计很小。

但是,他们却没想过,李贼大军竟然这么干脆,直接退走了,甚至连代州南边的忻州都有放弃的迹象。要知道,忻州可是太原的北大门,一旦忻州被朝廷夺回来的话,那朝廷官军的兵锋便能直指太原了!

太原可是晋地的省府,得失意义重大!

因此,听到皇帝的话之后,贺赞当即抱拳出列,兴奋地奏道:“陛下,末将愿领本部人马追击贼军,夺回忻州、太原!”

已经从阳和到达这里的魏师贞,也同样很积极,出列奏道:“陛下,我军可兵分两路,一路出雁门关向南追击贼军,另外一路出宁武关,过宁化所,静乐,直插太原西部!”

其他将领听了,也是跃跃欲试,想要请战之时,却见崇祯皇帝皱眉问道:“李贼大军兵力雄厚,为何退得如此干脆?”

一听这话,众将愣了下,随后朱三乐出列奏道:“李贼该是知道拿不下雁门关,只会被动挨打,又闻陛下之威名,就干脆撤军,守太原重镇去了!”

崇祯皇帝一听,立刻追问道:“然后呢?”

一听这话,几个将领都是楞了下,然后?

然后便是两军决战于太原啊!

倒是一直不说话的周遇吉,此时皱着眉头说道:“末将以为,李贼大军是要让我军放弃天险,且拉长粮草补给线,再和我军决战!”

说到这里,他似乎是为了让自己的话更有说服力,便举例说道:“去年孙督师和李贼的决战,便是如此。那李贼先佯装不敌,一路退至襄城,尔后筑小土城二十余座,城前一二里皆凿坑堑,其城之隙处亦然,以此固守。再派刘宗敏领骑军切断了孙督师拉长的粮道,最终打败了孙督师。”

这个事情,说起来的话,该是崇祯皇帝的锅。因为孙传庭知道不宜追击,但是朝廷下旨,要孙传庭不得延误剿贼,不追,就会治他的罪。无奈之下才犯了兵家大忌,只能追击,结果败亡。

此时的崇祯皇帝听了,感觉周遇吉说得很有道理。

晋地这边的战事,打到这个份上,穿越者扇动的蝴蝶翅膀,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的事件,早已和原本的历史面目全非,该如何抉择,崇祯皇帝已经没有了未卜先知的本事。

这里,就有一个陷阱了。

当崇祯皇帝领兵追击的时候,会发现周遇吉说得并不对,因为李自成大军其实没在太原,他就轻松收复了晋地,然后,晋地的粮草没有,一个天大的麻烦便会摆在他的面前。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