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吾皇万岁

要是换了别的队伍,可能会引发一些骚动。

但是,代州城里的,大都是李自成的嫡系军队,护着粮草和家小的。在他们的心里,其实就是这么认为的,老营的兄弟才是最可靠的,周大彪的挑拨压根没用,反而让他们有一些自豪感。

看着这一幕,高氏忽然一声冷笑道:“就你会说话,我说一句,你立刻回一句,一看便是早已想好怎么答的,敢说没鬼?”

一听他这话,其他人顿时一惊,脸色有些难堪了。

不过周大彪倒是没被吓到,又是马上回答道:“这是娘娘不知道小人,小人其实打仗不在行,就只是嘴皮子还成。娘娘要是凭这冤枉了小人,小人死不瞑目!”

他是这么答了,但是高氏刚才看其他人的表情,却已是心中有数,当即一声冷笑道:“来啊,把他们分别带走审问!”

听到这话,周大彪顿时脸色一变,当即大声说道:“娘娘,你这是要屈打成招么?”

李自敬听了,便想劝下他嫂子,结果却听高氏已道:“莫非心虚了?”

她有十足的把握,这么多人,只要有问题,分开审问,就一定能问出点什么。如果没事,那自然问不出什么。

说完之后,就见她一挥手,她的手下顿时开始把人分别带走,压根不管他们挣扎喊叫。

……………………

代州西面的一处丘陵背后,就藏着七千多朝廷骑军。这个地方,是周遇吉所知道离代州最近的一处藏兵处。

此时的他,抬头看看天色,便对他前面休息中的崇祯皇帝说道:“陛下,之前夜不收有报周大彪他们进城了。如今约定的时辰已到,再等下去怕宁武关那边的贼军会赶来,不能耽搁了。”

闭目养神中的崇祯皇帝一听他说话,立刻睁开眼,当即一挥手道:“走!”

两世为人,第一次经历这种战事,原本他以为自己会激动或者紧张,可事到临头,他忽然发现,自己很平静。

难不成,自己就该是有这种经历的人?

崇祯皇帝心中如此想着,虽穿铁甲,却也敏捷地翻身上马,而后牵着缰绳回头,就见身后的骑军已经全都在翻身上马,七千余骑啊,一眼看去,也是很壮观的。

他也不说话,当即打马前行,目标,就在前面不远处的代州。

当然了,在西边方向,也有夜不收放出去,这是警戒西边李自成所部的援军之用的。要不然,这边正有战事,李自成的援军突然杀到,那可是兵家大忌!

崇祯皇帝可能想不到这点,但是周遇吉身为百战之将,却不可能不防的。

七千余骑,一旦开始行动,那隆隆的马蹄声,便远远地传了出去。

按照计划,这边到达代州之后,便会开始佯攻。混进城去的周大彪,则带着他的手下四处放火制造混乱,同时尽量夺取一座城门,如此,代州可下。

要不然的话,以骑军攻城,只能是笑话。

为此,投降的三千多俘虏中,周大彪挑选出了三百多人,崇祯皇帝也接见了他们,给出承诺。

像这样的计划,自古以来都有很大的危险性。成功的,便是天大的功劳,失败的,便是交代了性命。

回想着这些,崇祯皇帝很快领军便赶到了代州,在离代州城头两百步左右的距离停下。在队伍的后面,有骑军将士的马尾绑着树枝,制造更多的尘土,让代州的贼军不知道来了多少朝廷官军。

所谓的一箭之地,大概就是百步左右。普通的弓箭手,大概是五十步左右有准头,精锐的弓箭手,则是八十步,一如戚家军,军中的神箭手,一般就是百步,也就是所谓的百步穿杨了。再远,那就不是平常军中能遇到的了。

也是如此距离,才可能会向城头喊话而能听到的。

崇祯皇帝一行人停在两百步外,基本上可以说是安全的。

此时,就见代州城头上,守军已经严阵以待。哪怕崇祯皇帝只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战事,以他的眼光,也能看出来没什么可趁之机。

他边上的周遇吉,还有贺赞,贺珍等将,便向崇祯皇帝抱拳致礼,随后便准备按照计划开始佯攻。

正在这时,崇祯皇帝忽然脸色一下变得很严峻,当即抬头制止了他们道:“看城头!”

周遇吉等人,顿时感觉不妙,便连忙转头看向城头。就见周大彪出现在了城头,五大绑的,显然是计划失败了!

城头上,有人在那大喊道:“谁是当今皇帝?”

方正化一听,连忙低声对崇祯皇帝道:“万岁爷,不可应声。”

崇祯皇帝听了,能理解他的意思,大概就是怕被城头上贼军针对。

城头上喊了之后,没发现有动静,便又大声喊道:“一群叛徒,竟然敢说是当今皇帝亲自领军前来,真的是笑话了!”

“朝廷气数已尽,伱们还是趁早投降吧!还试图用这种手段来诈城,那是做梦!”

“……”

听着城头上的喊声,看着内应被抓,朝廷骑军将士们,都是沉默以对,无形之中,士气便低落了一分。

城头上喊声落了之后,忽然就见一群群五大绑的人被押上城头,靠近外墙城垛处,粗略一看,便有三百来人,该是所有混进城的,都被抓了的。

而后,城头上的喊声又一次响起,不过这一次,不是针对城外,而是针对这些五大绑的人。

但是,声音之大,明显是说给城外这支朝廷官军听的。

“报上姓名,再大声骂当今皇帝祖宗十八代,孤便认你们还是兄弟,要不然,杀!”

城外官军将士们,能听到这声音的,顿时都是大怒。他们可是知道,皇帝就在军中。就算皇帝不在军中,如此辱骂皇帝,那也绝对是极大的羞辱。

周遇吉低声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说话之人乃是贼首李自成的亲弟李自敬。在那人边上的女将,是贼首李自成的媳妇高氏。”

说完之后,他便马上又道:“陛下稍等,末将去应付!”

城头上那些人,一旦为了活命,当众大骂皇帝祖宗十八代,对于久经战阵的周遇吉来说,可以继续沉住气来应对。但是,对于皇帝本人来说,周遇吉是真怕皇帝沉不住气,会下一些丧失理智的旨意。到时候,作为臣子的,是遵守还是不遵守?

不说别的,如果皇帝被骂出了火气,下旨强攻城池的话,死伤又会有多少?

周遇吉说完之后,正待打马而出时,就听到城头上的周大彪忽然大声喊道:“兄弟们,万岁爷怜悯我们,我们才多活了一天,没有死在宁武关前。万岁爷说了,我们可从军,可回家,就是不要再从贼。谁要敢骂万岁爷的,良心过得去么?到了地下,阎王爷也饶不了你的!”

听到这话,周遇吉顿时愣住了。他没想到,就那个看着就会巴结人的周大彪,竟然会在这种情况下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而在城头上,李自敬听到周大彪的话,顿时大怒,一把揪过一个七岁左右的小孩,痛得那小孩当即哭了起来,他却不管不顾,对周大彪怒喝道:“老子要你先喊,敢不喊的,老子先杀了你儿子!”

那小孩边上还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以及一个年轻妇人,见此情况立刻扑向那小男孩,却立刻被李自敬的亲卫推开。一时之间,城头上妇孺的哭喊声顿时响成了一片。

能够看到,周大彪挣扎着要扑过去,却被两个贼军牢牢地拉住。

李自敬看得厉笑起来,大声道:“快说,老子可是没耐心的!”

这一刻,几乎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了周大彪的身上,都看他会是怎么抉择。

周大彪转头看看城外,他自然是很容易看到皇帝所在的,毕竟身份地位明显,然后,他又转头看向李自敬那边,大声喝道:“孩子,皇帝是好皇帝,爹见过,要不是皇帝仁慈,爹死在宁武关,也见不到你们了。爹对不起你们,爹骂不出口,爹陪你们一起死,黄泉路上一家团聚!”

乱世之中家书抵万金,不知道有多少生死离别,不知道有多少对亲人的牵肠挂肚。

很显然,周大彪在宁武关前牵挂亲人不想死。如今,他救不出家人,却觉得也能死在一起。

“爹……”

城头上,两个孩子都是大喊着,撕心裂肺。城上城下,似乎都没了声音,只有周大彪一家的声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