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松了口气,立刻谢恩领旨,倒退出殿之后,飞一般地走掉了。

而被点名留下的官员,则是有点不安,不知道皇帝为什么点他们的名,让他们留下。

崇祯皇帝看着剩下的几个文官武将,和缓了脸色,不再那么冷峻,道:“朕得太祖皇帝指点,知道卿等皆是能为国尽忠之臣。在这大同,朕最信任的,便是卿等!”

他们这几个人,都是被历史记载,虽然姜瓖献城投降,他们却没有随波逐流,而是以死殉国。殿上几个人一听,不由得很是感动,也不管什么太祖皇帝指点不指点,总之皇帝知道他们忠心,就够了!特别是卫景瑗,之前城中一直有谣言说他和李自成是老乡而要投降,此时得皇帝亲口所说他是能为国尽忠之臣,真的是非常感激!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个声音,比起刚才那么多人的喊声,似乎都要响。以至于那些正在快速出府的其他文官武将,不由得都停下脚步往这边望了望,眼神中都是好奇。

崇祯皇帝点明他们的忠心,接下来自然是把大同的军政要务,都指派给他们牵头负责。这样,他才能安心一点。

然后又说了他的计划,也就是整合大同和宣府两地的兵力和物资,增援宁武关,和李贼大军决战。

这个事情,说起来简单,可要做却是有非常多的事情。光是这几个人,都会忙得团团转,特别是巡抚卫景瑗,那腿还不便。

于是,崇祯皇帝便对卫景瑗说道:“大同城内,有秀才李若葵和他之兄李象葵,弟李心葵,侄子李柱周也是能为国尽忠之人,卿腿脚不便,可用他们帮卿做事。等宁武关事了,卿点评下他们的才能,朕再用之!”

这五人也是自缢而不事贼,被当时人称之为“一门完节”。

卫景瑗有些诧异,他都不知道大同城里有这几个人,甚至还知道他们的关系,皇帝是怎么知道的?

这时候,他第一次开始认识到皇帝所说太祖皇帝托梦这事,该不会是真的吧?

他实在是疑惑,不过此时无瑕也不好质疑,只能立刻答应下来。

在他们在议事大殿商量具体事务时,大同城内,随着那些文官武将的飞速离去,皇帝要结清欠饷的事情,也随之传开了。

说真的,大同这边的军卒,一如宣府那边的军卒一样,大部分人都是早已对朝廷失望,也没有战贼之心,反而有不少迎贼之意。就算是皇帝突然驾临,对他们来说,也没有多大的改观。

皇帝跑来,无非是驱逐他们去和流贼打仗送死而已,还能怎么样?

结果他们万万没想到,他们听到皇帝来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用代王府的财物,要给他们结清欠饷。

顿时,犹如一块巨石砸入平静的水塘,立刻引发了波及全城的轩然大波!

这可不是发军饷,而是结清欠饷啊!每个听到消息的军卒,先是不信,然后便开始算自己被拖欠了多少军饷。想着能把这些欠饷都要回来,一个个顿时激动地不行!

对他们来说,欠饷的事情,绝对是不抱希望,等于没有的。突然之间,却是要发这些欠饷,这妥妥地就是一大笔财富了!

想着有了这些钱,家里的日子就能好过了!

顿时,他们对皇帝的好感指数,那绝对蹭蹭蹭地上蹿!

这时候,再也没有一个人去想迎贼的事情,想着,都是皇帝英明!

………………

宁武关外面的很多土地已是暗红,多是被鲜血所染。虽然战场尸体已经清理,可还能随处可见断臂残肢。城墙上多有破损,一看就知道是被火炮轰击留下的痕迹。

宁武关城头上,能看到的军卒已多是老弱。显然连续几天的激战,也让宁武关朝廷守军损失惨重。

三关总兵周遇吉一身盔甲上,也有未干的血迹,显然是亲自厮杀留下的见证。

宁武关前,恢河那头,堆积如山的尸体正在焚烧。

这些都是宁武关前战死的大顺军军卒,因为尸体实在太多,来不及埋,而且已经开春,又怕出瘟疫,便只能都烧了。

火光熊熊之下,照亮了离火堆五十步远的大顺军军阵,大约三千多人,正在做攻打宁武关的最后准备。

一波又一波的,就这么轮流进攻。或许他们能攻进城去立下攻城拔寨之头功,或许他们将成为边上那火堆上的一员。督战队就在他们身后,他们别无选择。

在督战队的身后,则是大顺军的大小官员,簇拥着一个独眼的汉子,不用说,他自然是李自成了,尊西夏太祖李继迁为太祖建立大顺国。

自从入晋地以来,一直顺风顺水,明国官军闻风而降,让他认为,攻灭明国,一统天下是指日可待!

在晋地重镇太原开门投降之后,这种感觉更是强烈!

臣子的乐观,让李自成感觉,他已经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为其所有了!

但是,万万没想到,他竟然止步于宁武关前,碰得头破血流!

看着远处宁武关城头上的一道人影,李自成知道,那便是让他恼怒的周遇吉!

竟然如此不识时务,不降也就算了,还死战不退!死战不退也就罢了,竟然还杀伤了他不知道多少人马!

城头上的那个男人,到底要死战到什么时候,还要杀他多少人马?

兵力如此悬殊,李自成就不相信,那周遇吉为一代名将,会不知道有宁武关城破的那一刻?

恶战了几天,城头上都只剩下老弱了,他还不退,真要死在这里么?

他正在想着呢,就听身边的天佑殿大学士牛金星在那恨声说道:“微臣就不信了,这宁武关已经是强弩之末,再攻打几次必破,他竟然还不愿意投降?大势面前,螳臂当车,傻了么?”

听到他这话,边上的将领李过,有点感慨地说道:“或许他是报答当今皇帝的赏识之恩吧!”

周遇吉本是辽东小兵,凭战功升迁,入勇卫营为将,成为皇帝御林军三大总兵之一。从某些方面来说,也确实有当今皇帝的赏识。

这三大总兵,周遇吉、孙应元、黄得功,最终也都为大明战死。

牛金星听了,正要说话时,忽然看到宁武关城头的动静,不由得有点奇怪地说道:“那周遇吉搞什么鬼,这时候还升什么旗帜?”

李自成听他们说话,并没有插话,此时拿起一个单筒千里眼,凝神看了下,然后缓缓地说道:“那旗帜上绣着精忠报国四个字!”

精忠报国,那是岳母对岳飞的期待,并且岳飞以此实践人生最终成为岳飞般人物的赞誉。

宁武关上升起“精忠报国”的旗帜,显然是真得要死战到底了!

一时之间,李自成这边,竟然都没了声音。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陕北边军出身。曾经何时,他们或许也都有过这么一个梦想吧!

“攻城吧!”李自成忽然叹了口气,发出了旨意。

再讨论周遇吉已经没有必要,他的态度就在那四个字上面了!

没想到这本书的成绩比上一本还要差,已经有人留言说要割。但我不想放弃,拜托大家,不要养,我每天万字更新,如果追订不掉的话,还有起来的机会,请大家多多支持,万分谢谢!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