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无耻打法

他很快看到前院那边又转过来一群人,为首的有文官和武将,该是领头的。

于是,他连忙迎了过去,脸上挤出笑容,躬身道:“草民黄永发,不知大人驾临寒舍是有何贵干?”

来人是新任宣府知府申以孝,以及京营骑兵营总兵贺珍。这其中,申以孝是今天早上才接到旨意知道要干什么,因为贺珍负责抄家宣府八大晋商的产业,抓捕人犯需要他配合。

一般来说,主事的都是文官,但是这一次,却是贺珍说话道:“通敌卖国之畜牲,给本帅抓了!”

晋商为一己之私壮大了建虏,导致国事沦落至此,作为一个武将来说,最是深受其害。因此他听到眼前这人就是皇帝亲口所提八大晋商之一,一股怒火当即就心底涌起,一边怒喝,一边上前一步,一个巴掌便甩了过去。

“啪!”

好一声大响!

就见黄永发被贺珍打这一巴掌,一口鲜血喷出,同时人往后倒去,直接给扇回了堂内。

在贺珍的身后,则是一群锦衣卫校尉,听到贺珍发话,便立刻拥上前,把大堂内所有人都抓了,包括倒在地上嗷嗷痛呼的黄永发。

这一幕,让申以孝看得目瞪口呆。

他本来还想宣布罪状,看黄永发认不认罪的,结果贺珍竟然一巴掌就扇过去,直接抓人了。

“搜!”

贺珍命令一句之后,便转头看向申以孝道:“申大人,今天的活太多,我们先去下一家吧?”

八大晋商虽然是以张家口为据点,但好歹宣府是张家口的府城所在,因此都有产业在这里。一家家地抓过去,还要抄家清点,又要配合欠饷核算那边,时间确实非常紧的。

申以孝听了,或许是真得认识到时间紧急,或者是被贺珍的强势所摄,当即答应一声,便又和贺珍去了下一家。

宣府城里的各类商铺,只要上了规模的,基本上都属于八大晋商的产业。贺珍和申以孝查抄了一家又一家,到了后来,人手甚至都不够用,不得不回军营调了轮休的军卒继续查抄。

不时有锦衣卫校尉从城中各处匆匆赶到巡抚衙门,穿过修改账册这些军官所在院子,去皇帝那边禀告消息。

不得不说,这个查抄行动,动静确实有点大,也吓到了很多人,包括在巡抚衙门里面的百户以上军官,也都有点震惊了。

他们饿着肚子,继续整改那份名册,皇帝当前,还敢继续糊弄,以图蒙混过关的,还是不多的。

这么一来,有些军官就苦逼了,拿着册子不知道怎么办好?

改不是,不改也不是,左右为难!

最终,他们不得不给那些帮他们改册子的文书说情况。

“有一些记不清了,这个怎么办?”

“我这边少了这么多人,一会呈上去会不会获罪?”

“……”

当然,也有一些册子改动得少,或者没有问题的,便是最先一批送入了大堂内。

崇祯皇帝的案头,一边是这些名册,一边是锦衣卫校尉送来的查抄所得清单。

他也没多看,直接把名册丢给了宁龙、刘九卿道:“你们去领钱财,按照名册发放欠饷,如果有名册不符,就斩了当官的。”

“末将遵旨!”宁龙、刘九卿听了,当即抱拳回应。

崇祯皇帝听了,又交代道:“军卒精壮可用,且有家小的,可选入京营!”

家小是要迁入京师的,这是必须的事情,一方面和军卒一起生活在同城,另外一方面,未尝不是人质的意思。

从某种角度来说,算是借献佛,直接抄家八大晋商所得财物,然后结算欠饷。

说起来,边军的欠饷,从天启年间就已经是普遍现象了。但是,能从天启年间一直到崇祯十七年还活着的边军军卒,基本上没有几个。不说几次调拨去辽东镇压建虏,就只是把边军调去打流贼,都不知道有多少。

因此,这时候的边军军卒,在军中的资历都不会太久。

新任巡抚朱敏泰是总管核实军饷以及把新京营军卒的家小迁往京师的事情,他也要去参加发放军饷。除此之外,代表皇帝的锦衣卫亲军也同样要去现场监督。

也确实是时间太紧,因此不能等全部抄家结果出来,就只能一边抄家一边发放军饷。可以说,宣府这边,都是忙成一团。

宣府城虽然戒严,但是派出宣府城的动静不小,特别是一支骑军直奔张家口那边,动静更大。还有地方上都在盼着,不知道核算欠饷会不会有钱拿。因此,消息还是在慢慢地往外传。

阳和宣大总督府这边,终于有收到了消息。

大堂上,就见王继谟震惊地站了起来,看着面前刚禀告完的一名军官问道:“什么,宣府那边在核算欠饷,什么时候的事情?”

“回总督大人,是宣府巡抚昨日连夜派人到地方传令,还说敢有吃空饷,名单有误者斩!敢有弄虚作假者,斩!延迟未至者,斩!”

王继谟听了,依旧是难以置信道:“听着有模有样,但是据本官所知,宣府也是没钱,这是哪来的底气核算欠饷?要是没银子而做这事的话,就不怕闹出兵变么?”

本来欠饷的事情,是真实存在,但是上上下下从来不提这事,就当不存在;你要是把这事提到明面上却又不解决,一下激发起当兵的对被欠饷的愤恨,还在李贼大军已经攻入山西的情况下,真的是会大概率兵变的。

至少在阳和这边,他就知道这种情况肯定会发生。

“回总督大人,昨日傍晚时分,有一支骑军,估计有上万骑,入了宣府城,或许是和这个有关,但是目前还未有进一步的消息,不知道是哪路骑军?”

王继谟听到这话,在脑海中过了一遍,还是想不明白是哪里的骑军?

最有可能的,当然是关宁骑军!

但是,关宁骑军绝对不可能倾巢而出。万一山海关空虚被建虏偷袭得手,那燕云之地就无险可守,京师就完全暴露在建虏兵锋之下的。

再退一步说,关宁一线的军队,其实都掌握在吴家手中,吴家绝对不可能把军队拉进关内消耗掉的!

那在宣府的骑军会来自哪里?一到宣府那朱之冯就要核算欠饷?

王继谟不管怎么想,都想不明白是什么事情,于是,他也不想了,当即吩咐道:“传本官命令,着宣府巡抚朱之冯立刻前来阳和议事。”

他是总督,管辖宣府和大同,既然不明白,就直接叫过来问问就得了。

来禀告消息的军官一听,顿时大喜,连忙领了军令,立刻就出发。

随后,阳和这边说宣府那边有钱的消息,犹如长了翅膀一样飞了起来,很快就传开了。

“听说了么?宣府那边在核算欠饷,要发军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