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核算欠饷
当他们小心翼翼地上了街之后,却发现街上似乎和以前并没有太大区别,看不到什么兵灾的痕迹,这让他们稍微松了口气。
随后,京师张贴布告的地方,慢慢地聚集了人群,这让他们终于明白,其实和以前已经大不相同了。
惊讶,震惊,惊喜,等等心情,全都有之。
“不会吧,原来是三个国公造反,结果被皇上领兵镇压了!”
“看看,这里都是他们的罪状,好多,以权谋私,中饱私囊,吃空饷……还有欺君罔上,意图造反!”
“看到没有,原来内阁辅臣也被杀了几个,首辅也被杀了……”
“咦,嘉定伯都被抄家流放了!”
“……”
达官贵人越风光,就越是可能会欺负老百姓;明末礼乐崩坏,法纪缺失,百姓更是深受其害。因此普通老百姓对于这些达官贵人被处罚,大都是为之拍手称快的。
当然,如果是清官,善人,那可能会不一样。总之,百姓的心中自有一杆秤!
很快,所有人都被其中一个布告吸引了注意力。
“皇上下旨,废除三饷了,哈哈,以后不会再有三饷了!”
“还有,还有,一百亩以下粮田的,免交赋税一年!”
“……”
这些都是和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他们自然是最为关心的,正式停了三饷,让他们一个个都是喜笑颜开。另外,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根本不可能有一百亩以上的粮田,这意味着还有粮田的普通百姓,也就是自耕农,又能减少不少负担了。
几乎是肉眼可见地,京师的气氛,很快从担忧转为欢庆。
乱世之中,真的是难得有这样的时候!
至于瘟疫有关的布告,他们倒是将信将疑,有点不敢相信,死了那么多人,敢情都是老鼠的锅?
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原则,京师城里的卫生,立刻便好转了起来。
京师城内,虽然看着和平常差不多,但是对于权贵来说,好多事情不敢为所欲为了。要不然,皇帝的刀可是染满了血,不会在意多一些血的。特别是午门广场那,至今地面都是暗红色的,让人看着就是心惊胆战。
吴府这边,得知京师解除戒严之后,吴襄立刻派出心腹家丁吴来福,快马赶往山海关送信。就只是这短短几天,京师发生了太多事情,太大的事情。
这不,就听他叮嘱道:“书信交了之后,让少爷不要急着回信,想清楚一点,也看看我说得对不对。”
吴三桂早已独当一面,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吴襄,因此吴襄还是想听听自己儿子是怎么看的,而不是要儿子照自己的意思办。
吴来福听了,立刻答应,然后快马赶路。
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就在城门口这里,他被拦下了。
按平时的性子,吴来福当即发飙道:“大胆,我可是京营总兵吴府的人,谁敢拦我?”
城门下面,为首的总旗听了,却是冷笑道:“谁管你吴府不吴府的,自己去瞧告示,钱财物资不得出京师。你人可以走,马要留下!”
要是以前的话,吴来福绝对会仗着吴府的权势发飙,但是他立刻想起皇帝才砍了三个国公的脑袋。吴府又怎么了,能和之前的国公府比?
那总旗看他有些傻眼,便又接着说道:“今日一早,已经拦了十多波了,你要敢硬闯,格杀勿论。伱要敢再闹,锦衣卫的老爷们就在那边营房歇着,需要请他们过来么?”
听到这话,吴来福不敢再说什么,连忙返回禀告他老爷去了。
吴襄知道之后,不相信太子会把他怎么样,因为他儿子掌握着山海关那边,真要逼急了就放大清军队进关,或者说,以后山海关被大清国控制,京师就危险了,这种后果,朝廷绝对没法承担的。
可是,要换早几天,谁能想到皇帝会砍几个国公的脑袋,会亲自领军出征?
皇帝似乎是狗急跳墙,找借口宰了三头大肥羊用于兵事,疯了一般,能以常理论之?
想了半天,吴襄也没胆子真的去试试可能的结果。
最终,他让吴来福步行出京,然后再买马赶往山海关。
类似他这样的,还有好多家。毕竟这几天京师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大,肯定要往外传递消息的。
与此同时,宣府城里面,却依旧还在戒严。不过时不时地就有快马赶来宣府城,通往巡抚衙门的街道上,不时有马蹄声响过。
黄府之内,有人贴着门缝在看情况,然后隔段时间就把消息传往大堂那边。
黄府主人黄永发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大堂上来回走动,偶尔走到桌边,把丫环倒好的茶一饮而尽。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里的实权不是掌握在杜公公和王大帅手中么?发生什么事情他们也不来告诉一声?”
“到底来得是何方神圣,竟然找杜公公都会被那些军丁驳回?”
“……”
黄永发正在喃喃自语时,他的管事便匆匆过来禀告道:“老爷,刚才看到好几波人骑马往巡抚衙门那边过去,看着好像都是些军官,就连我们张家口守备都带人赶回来了!”
黄永发一听,立刻问道:“廖大人也来了,他经过府门口的时候没有说什么么?”
“没有,只是转头往我们府门这边看了一眼,却没停留直接往巡抚衙门去了。”管事回答到这里,想起什么,便立刻补充道,“看廖大人的脸色,似乎是有好事,就好像……好像是要去抢钱一般。对,就是这个表情,经常来我们府上时带着的那种表情!”
黄永发一听,越发地迷惑了,这是什么情况?
正在这时,又有家丁快步过来,向他禀告道:“老爷,小人上屋顶看了,巡抚衙门那边戒备森严,连屋顶都有放哨的军卒。小人只是探头看了一会,就被那边的人发现了。”
黄永发听了,更加好奇了:巡抚衙门那边,到底又是什么情况?
正在这时候,从后面转出来一个丫环,向他一礼道:“夫人说老爷早膳都未吃什么,如今已快到午时,早点用午膳,就算有什么事情,也不及身体重要。”
黄永发听了,感觉肚子确实是饿了,便点点头道:“也罢,那等午后再看是什么情况吧?”
………………
张家口守备廖虎只是一进城,就感到纳闷:怎么城里戒备如此森严,而且街上还戒严了,全然看不到一个普通百姓?
宣府巡抚朱之冯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大概是有数的,不觉得巡抚大人有这个魄力会戒严。不过他同样不明白的是,天上掉馅饼了么,怎么还传令说要核算欠饷?
他感觉是和钱有关,那自然是当仁不让,不管其他,能结到钱,那是最好不过了!
因此,廖虎带着手下百户以上军官,匆匆赶往巡抚衙门,不是为了那个延迟未至者斩,而是怕被别人先发军饷,轮到他的时候就没了!
这么大张旗鼓地传令,一连三个斩的军令,你要说其实没钱,那是谁都不会信的!
廖虎甚至敢肯定,如果他这次没带钱回去的话,那些已经被勾起期待有钱发的军卒失望之下,都有可能会闹兵变!他不相信巡抚大人传这个军令的时候,会不知道这个后果!特别还是李自成大军已经攻入山西境内的情况下,敢引发兵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