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查抄八大晋商
这么一来,明天只是一天时间,严格来说,要等明天各卫赶来宣府城,又要费半天时间,那做事就会变得非常紧张。
毕竟宣府乃九边重镇之一,隆庆三年时有统计:本镇原额马步官军十五万一千四百五十二员名,除节年逃故外,实在官军八万三千三百四员名。原额马五万五千二百七十四匹,除节年例失外,实在马三万二千四座。为此,本镇年例主兵银十二万两,客兵银二十万五千两。
如今过去了这么多年,兵力虽然早已没有这么多,但是要想核实清楚各卫的情况,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时之间,堂上刚刚升官的这些人,顿时一下肃穆了起来。
只听崇祯皇帝对他们说道:“卿等如何做,朕不管,朕只要一个结果,明日夜间必须要看到。”
说完之后,他便留下了新任宣府总兵董用文继续说事。
只听崇祯皇帝看着他问道:“卿被下狱,和地方不睦有关吧?”
在宣府这边,如果没有地头蛇的支持,做官就会非常难。相反,如果和地方上搞好关系,那宣府地界这些地头蛇的财力,怕是什么问题都能帮忙用钱解决。
董用文一听,心中一动,当即回奏道:“陛下英明,末将出任宣府总兵之后,发现晋商多有囤积居奇粮食,铁器之类贩卖出关,不过未及再查,便被……”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朱之冯。他是被监军太监杜勋和巡抚朱之冯给关入大牢的。
朱之冯听了,连忙转身面对崇祯皇帝,当即解释道:“陛下,监军杜公公说董总兵纵部行凶,为祸地方,还有人证,因此微臣才会将他下狱弹劾……”
崇祯皇帝听了,伸手一摆道:“朕得太祖皇帝提点,知道有八大晋商,从天启年间就开始贩卖违禁之物出关,至辽东。建虏又把从关内劫掠所得财物大方购买这些物资……”
对他来说,眼前最重要的是兵和财两样,其他事情都要排这两样后面。
兵是整顿宣府的兵,财不是去京师运,而是取之于八大晋商,这是他出京之前就定下的。
此时,就听他严厉地说道:“要不是这些晋商,辽东乃苦寒之地,关内大旱,辽东一样颗粒无收,建虏如何能支撑长久之战事?如果辽东早定,国事何至于如此?千万军民死于战事,饥荒,瘟疫等等,这其中就有这些晋商的功劳!为一己之私,害一国之民,朕誓诛杀此等卖国之奸商!”
说着话,他示意方正化丢下一本册子,而后又厉声道:“此乃杜勋口供,八大晋商之一的黄永发行贿他诬陷董卿,蛊惑他们降贼。如此种种,诛九族亦不为过!”
对于九边来说,和关外的人做生意,其实是常事。特别是宣府这边,更因为设了张家口这个贸易点,和关外的买卖尤其频繁。
大明朝也有对关外的需求,比如战马,就需要求购于关外。但是与此同时,有些东西是禁止贩卖到关外的。
然而,大部分晋商,无视这个禁令。甚至可以说,因为禁令的存在,反而让他们贩卖这些违禁之物的时候,利润比起普通商品更为丰厚。
而这其中,和辽东建虏的交易,因为建虏抢自关内的财物得更大方,让晋商更是喜欢和建虏做买卖。
当然,和辽东建虏做生意的,也不止晋商,还有江南那边的商人通过海船跑去辽东做生意也有,但是远不及晋商便利,规模自然更不能比。
这也是建虏入关之后,顺治会公开奖赏八大晋商的原因。这从一个侧面反应出,晋商对建虏的帮助到底有多大!
崇祯皇帝把看似普通的做买卖,详细解释由此导致的后果,董用文对这些原本认识不足,可此时听了之后,发现如今种种竟然都和这些晋商有因果关系,顿时震惊之余,就更是愤怒了,特别不是本地人,就更甚。
一时之间,甚至没有顾及用词,强烈要求道:“陛下下旨,末将去宰了他们!”
崇祯皇帝要的就是他这个表态,当即转头,看向在边上一直不说话的一员武将道:“魏师贞?”
“末将在!”魏师贞听到,便立刻出列抱拳回奏道。
崇祯皇帝看着他,下旨道:“明日午时,等各卫百户以上军官齐聚巡抚衙门之后,领本部骑军,并同董用文一道,接管张家口,查抄王登库、靳良玉、范永斗、王大宇、梁家宾、田生兰、翟堂、黄永发这八大晋商,特别是他们的仓库货物和财物,更是重中之重。”
抄家这个事儿,魏师贞已经在京师抄家过了,那还是国公府,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回应道:“末将遵旨!”
宣府地方卫所的军官,肯定和八大晋商有勾结,特别是张家口那边的,更是如此。没有军队纵容,不可能大批量走私。
因此,先是借口核实欠饷,把所有军官都召到巡抚衙门来,当然,这其实也不是借口,是真的要核实欠饷。没有了这些军官,抄家军队再大举开过去,就能减少很多无谓的抵抗。
要董用文也去,是因为他毕竟当过宣府总兵,且刚从大牢中放出来,可以补充魏师贞不熟悉张家口的短板。
崇祯皇帝接着又转头看向另外一人道:“贺珍?”
“末将在!”贺珍同样出列,抱拳回应道。
崇祯皇帝看着他,下旨道:“你且和董用文核实,明日午时,查抄八大晋商在宣府城的产业。另外,城防方面,依旧是许进不许出,除非有朕的旨意!”
“末将遵命!”贺珍听了,立刻大声领旨。
还有一个总兵贺赞,在轮值城防,并没有在巡抚衙门。
此时,崇祯皇帝吩咐完,又沉吟片刻之后,还是再交代道:“你等注意,这八大晋商雇佣的伙计,如果肯指证八大晋商罪行的,可免其罪。否则连同八大晋商家族,在从张家口撤军之前斩于关口,以儆效尤。为首的那八个人,押至宣府城来受审。”
时间紧迫,没法在宣府多待。并且这里是八大晋商的地盘,拖下去还不知道会有什么,索性快刀斩乱麻,如此更好一些。至于和地方上的勾结,也没时间仔细打理,就只能一笔带过了,犹如当初曹操在官渡之战后烧了那些勾结袁绍信件一样。
贺珍和魏师贞听了,毫不犹豫地再次领旨。
对他们来说,在京师的时候,连国公,还是三个,那也是说斩就斩了的,区区几个奸商,那就更不是问题了。
可以预见,明天宣府这边绝对是非常忙碌的一天!
与此同时,在城中靠近巡抚衙门这边的黄府中,主人却是有些坐卧不安,虽已过了用膳时间,却依旧饿着肚子而不自知,只是在大堂来回快速踱步,有点像热锅里的蚂蚁。
一会之后,就见一人从堂前快步而来,这人便连忙问道:“怎么样,可有打探出什么消息?”
“老爷,街上已经戒严了,出不去!”
这人一听,眉头一皱道:“平日里了那么多钱,是什么人的手下在巡哨?让他们通融下或者直接问下他们什么情况也是可以的,这需要我来教你么?”
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八大晋商之一的黄永发。
他没想到刚和宣府这里的监军、总兵等等达成一致,不至于回头要打仗,结果没想到,傍晚的时候突然来了骑军,这让他非常担心,宣府是不是会打起来?作为商人,最怕的就是在自己地盘上打仗了!
“老爷,街上巡查的那些军丁都是陌生面孔,似乎是京师的口音,没法通融!”
黄永发一听,不由得有点烦躁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