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孙,他其实已经五十岁了,完全可以把小字去掉的。

“来了大人。”这好好的为什么要跑去下属家里考察呀?不懂,但跟着大人走就对了。明大人带着几个主事来到姜家的时候,前院侧院是姜家生意办公的地方,随处可见管事们忙碌的身影。

左侧院是文职区,右侧院则是开发和小型生产区,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是从右侧院里生产出来的。

这让明大人几个诧舌不已,这简直就是另一个小朝堂,设有六部等完善制度的那种。

姜长安真的没被弹劾检举过吗?

不得不说她与皇家的关系真挺好。

姜长安一到家,就让人去安排中午的饭,然后直接带明大人几个来到试验室的产品展览区。

里面有姜家出产的各种货品,青瓷、玻璃家具、眼镜等等。

然后工房里随处可见奇奇怪怪的各种功能的机械,比如先进的纺织机、印刷机

印刷机是姜长安刚开发出来的,已经投入书籍的印刷,因为抢了书生抄文的饭碗,姜家的书肆里优先收录书生写的画本和诗集等。

也搬了一台进宫,至于陛下要怎么处理就不关姜长安的事了。

同时也制造了造纸机,总之文房四宝都有涉及,姜长安的想法很简单,减低读书的成本,让天下人增加读书的机会。

或许这会触碰到很多商人的利益,但这事是皇帝批准过的,姜长安就会大胆的干。

原来,姜长安藏了这样多的宝贝,明大人几个头一次见识,仿佛进入了另一个先进的世界。

都说工部是天底下技术最先进的地方,现在被姜家顶替了,所有人都明白,为何皇帝时不时的请姜长安进宫。

世人的闲话都说是因为姜长安的美貌,连刘主事也有几分看不起姜长安,直到亲眼目睹了姜家的设备。

几人才知道,人家靠的完全是实力。

皇帝经常微服私访姜家,来一次,朝上必定有大的举动,很多他们工部技术的改动都出自这里。

几个皇子常常挖姜家的技术工,当然也有人被挖走,但、一离开姜家工坊后,那些技术工就不再是技术工,他们完全没有学到精髓。

当然这些事,明大人只知道一点点,而其他几人主事完全不知道。

但不妨碍他们对姜长安肃然起敬。

“成东,把单车推出来,骑给几位大人看看。”

“是,姑娘。”成东现在每天都激情四射的,因为、他家新添了一个儿子,工作都很卖力,赚钱养儿,听姜长安这个鬼主的命令准没错。

“姑娘,女士单车可要试试?”金巧巧从书房里出来,那气势也是不弱的,很干练的一个管事娘子,也是刚与一个百鬼卫的干事成亲了。

这样的人才,完全可以入朝当官,但她只愿屈于姜长安之下。

“要的,谁现在方便可以过来试试。”

两种单车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我来吧。”

成东和金巧巧当即在院里你追我赶起来,连廊下和园小径都可以走,单车非常的灵活。

最关键的是,这单车它日常保养的成本远远低于马,如果学用的马匹能空出来用到战场上,皇帝不知道有多高兴呢。

“我看这个生意能成。”明大人抚着胡子,压抑着自己的激动,他是大官啊,要矜持。

“我能试试吗?”但还是忍不住想亲自上手,他其实、不怎么会骑马,自从考官过后就丢弃了,不知道骑单车会怎么样?

“当然,成东,教一下大人。”姜长安授意。

“好嘞,大人您上来,目光往前看,脚轻轻踩,小的在后面帮您扶车子。”

明大人六七十岁的老头子,只学几个来回,真的能上手了,不愧是工部专搞技术的,很快就掌握了要领。

要知道,皇宫时的皇帝还在偷偷摸摸的学呢,还没学会,但、倒是让身体又硬朗了几分。

“哈哈哈,好好好,比骑马轻便,而且应该不算太贵吧?”明大人有一种找回了青春飞扬的感觉。

马匹少则几十两,多则上百上千两,而这单车嘛,就只有几条铁杠和架子,关键在技术,就是链子和轴承。

但经过姜长安给工部锅炉的改造后,他们铸铁的温度提高了很多,现在小的一些配件都可以直接用溶铁浇铸出来,非常的方便。

“当然,成本只要五到十两,单车对外出售个几十两完全没有问题。”算得上高薪企业了。

“好好好,那单车这点子可以,还有玻璃对吗?我们现在就去看看。”

最绝的是,玻璃做出来的东西,姜长安都做了模板,有家具,有房屋,有饰品,还有用在马车上.样样精美且方便。

“都好都好,长安你写个策划给我,我们马上开工。

材料的问题立刻请示陛下,我们是不是能调一些铁回来,但煤的话就有些难办了。”

煤矿只是十皇子当初开采的那座,可能量不够,而且路途遥远,成本可就高了。

“大人,我探查过,离京不远的地方就有铁矿和煤矿,策划也已经做好了,大人可以看看,如果没有什么问题,请大人拿去与陛下批准。”

当然,这事必定是要经过内阁的,这种事,姜长安只是跟皇帝提了一嘴,皇帝通过明大人找到姜长安,想来就是首肯了的。

明大人也没有时间去深究这些弯弯绕绕,他现在眼里只有搞钱。

再说了,不管怎么样,功劳他都是占大头的,而且还有钱赚,又不影响他的官位,他纠结个啥哟。

明大人几人参观完发明后,在姜家吃了一顿满意的午饭,直接拎着姜长安的策划进宫找皇帝。

于是,第二天,姜长安和李书深就骑自行车上职了,一路可把京城人给惊奇坏了。

趁热打铁,第三天,姜长安就派出了广告传单,让工部的人免费在闹市里准备一场自行车演出,还有玻璃制品的展览。

当天就收到了十几万辆单车的订单,还有无数的玻璃物件的订制,小赚一千万两银子,可见京城的有钱人真的很多。

不只国人,连外国使者都抢着要,但单车这样的技术,皇帝并没有同意外流,至少未来几年都不行。

玻璃倒是可以直接出售,如果别人真能学了去的话,那也是人家的本事。

于是靠着外国使者订的玻璃,工部又收获了近千万两白银,户部直接躺赢,国库迅速膨胀,关键这种生意它源源不断,还谁都模仿不了,独一份的。

因为,玻璃要用到煤矿材料,而单车要用到橡胶轮胎,别的商家是见都没有见过的。

姜长安很久之前就在南国那边,让当地人大量种植橡胶树,全都是垫资的生意,如今不仅回本,姜家同样赚了很多钱。

两个生意一经开发,经济迅速复苏,很多百姓有了工作。

同时,工部的水利工程也有了启动的资金,姜长安根据李书深前世的经验,挑重要关键的地方上报申请工程。

其实只要工部尚书同意,项目很快就能批下来,因为他们用工部自己的钱啊。

只等陛下的寿辰过后,姜长安就发出去地方,建大坝,建江堰,疏通水利,解决旱涝问题。

工部暴富了,把其他五部的大人们嫉妒坏了,姜长安这哪里只是状元之才,她拥有的是强大的治世之能啊。

整个朝堂官员就没有对这个女官员不服气的,大大的盖过了后宫女人的风华。

于是,各部尚书在姜长安身边转悠的时间越来越频繁了。

姜长安被请吃饭吃到腿软,不去还不行,人家官级高呗,还准备了各种合理的借口,其实全是为了挖人。

陛下的寿辰临近,越来越多的外国使者带着各种目的前来朝拜。

这天在国宴上,当礼部官员因为小语种而翻译困难的时候,姜长安再一次站出来,体现了她的博学多才。

五六种语言切换自如,为皇帝与众人翻译的同时,她还根据各国现代的历史国情,推断各种的历史状态和名人事迹,直接让一帮使者傻了眼。

华夏大嵩国很少出使别国,这姑娘是如何知道他国历史事迹的?

如此这般就更显示着东方华夏的神秘。

据说大嵩人特别能掐会算,不会把他们的目的都看出来了吧?

一时间,姜长安让大嵩和皇帝显尽了风头,让原本贪婪的外国使者不知不觉的收敛了几分。

人家那般了解你,如果再作下去,只有被打脸的份,诸国使者都在这里,搞不好就是群起而攻之,他们谁来承担这后果?!

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

皇帝高兴坏了,当皇帝这么多年,他从未这么舒坦威风过,果然有钱了腰杆才硬的起来。

什么功高盖世,不存在的,都是为他们皇家打工办事的,国家是他的,他的国强大了,民富了,不用他再处处操心,他又可以多活几年,不好么?

于是,各种赏赐像流水一样被宫侍送抬进姜家,姜老头每一次都哭红了眼睛,直喊皇恩浩荡。

看看,这多忠心的一家子啊。

不得不说,这是个开明的皇帝,因为、他是前卫女皇的后代呀,并没有老而昏聩,肯定有一套特别御下之法。

一时间,姜长安之名闻名于世,不只国人,连外国人都津津乐道。

当然,这只是表面的和平,而私底,一些势力的各种阴谋诡计正紧锣密鼓的朝姜长安使来。

不过,她有越来越强大的百鬼势力倒也不怕,而且姜家人从很早之前就养成了小心谨慎的习惯,来京城至今没有出过纰漏。

潮湿昏暗而封闭的地下室里,昏黄的灯光明明灭灭,而里面却挤满了人,但压根看不清全副武装的两方人的真面目。

不过其中一方哪怕遮了脸,别人也能认的出来,因为他们手中即将交易的筹码。

“你们这武器,真有你们说的那么厉害?”带面具的黑衣男子可以压低了嗓音,还真让人辨别不出来。

这武器倒是与工部新出的连弩有几分相似,只是不知道威力如何?

11.15修改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