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做官篇9
第200章 做官篇9
姜长安与孙主事吃饭回来,就被明大人叫了过去,当然,三个主事都在场。
“长安啊,在咱们部门适应的咋样?可都认识三位主事了?等有时间啊,让刘主事带你去其他工房转转。”
“都适应了大人,多谢关心。”人员嘛认是认识了,但并不是互相介绍的,姜长安也没有说破。
“那就好,我见你桌案也写了一些东西,可是核账有什么问题?核到哪里了?
这些账目原本是交给三个主事去核算的,但你刚来,更合适。
通过各工事房的开支,从面了解各部职位和人员,可以让你很快进入状态。”
明大人非常的和蔼可亲。
“是大人,下官明白。
下官已经将一年的账目核算完毕,也做出了一份报表,这就去拿来给大人过目。”
姜长安行礼后转身就走,留下四个目瞪口呆的人。
一年的账,核算完了?
“这,报表如何读解啊?”纵横交叉的,博学如明大人也没有看懂。
“大人,这是月报,这是半年报,这是一年报。
横是名称,纵是项目,交叉的地方是他们结合的数据。
比如,今年四月份,我们在百工部费了这个数额的银两,在屯田部处了,山泽、诸司.”
姜长安这一通解释,让所有人都看明白了,因为特别易懂嘛。
“这这报表可真方便,这些数据是真实的吗?”姜长安不可能两个时辰就核算了一年的账目吧?
“是的大人,真的。”
“不可能!”刘主事当即反驳。
他们三个老人联合也要四五天才能做完的事情,姜长安几个时辰就算完了?
“对照一下旧年数据不就知道。”姜长安不慌不忙。
倒也有,明大人直接去翻总结单,上面有一年和一月的总数,但、“核不上啊?”
“因为原账有好几十处错处,我给折起来做标记了,大人可以核对一下。”
明大人一惊,几十处?!这可不得了,还好他们不是户部,但也是关系重大的。
连忙让几个主事拿来再次核算一次,结果当然是姜长安算的对。
而、她只是用了两个时辰!所有人震惊了。
她不仅会做,还超额完成了任务,这就是状元的水准吗?
“这事你们可不能随便说出去,我怕户部要来跟我抢人!”他捡到宝了,尚书大人兴奋的手舞足蹈。
但,姜长安还有更多更大的惊喜正等着他呢。
几个月的时间咻的一下就过去了,姜长安在工部玩转的风生水起,连挑刺的刘主事都被折服。
不过两人并没有怎么说话,让一个四十岁的妇人跟一个十七八的小姑娘开口道歉,她实在做不来。
姜长安也乐的不用搭理她,但上三个多月班都还没有领过俸禄,这官当的让她很没有成就感,如果不是看明大人天天脸色苦哈哈的,她是想催一下的。
这天刚下早朝,明大人飞快的跑回部门,老寒腿也不痛了,毕竟直接关系部门的‘钱程’嘛,必须拼老命。
“长安,你过来一下。”今天的声音有点大,不太符合明大人一贯的和蔼作风,其他三主事不禁伸头探脑,出了何事?
姜长安百般聊赖,因为她的事情又做完了,直等吃过中饭就翘班回家。
于是赶紧跑来,“大人,您有何吩咐?”后脚就跟明大人进了屋。
“呵呵,我们的俸禄都还没有发对吧,”明大人眼神熠熠生辉的盯着姜长安看。
姜长安眼睛一亮,“现在要发吗?”她的第一个俸禄,一家人都期盼着,等着把她的俸禄供起来。
“呵呵,怎么可能,国库空着呢,户部老张都闹着要上吊。
不过陛下今天说了,六部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搞营生,赚了钱与户部四六分,我们六,而这六可以供部门开支,其中当然包含我们的俸禄。
怎么样长安,你有没有什么好点子?”明大人其实觉得,陛下开这个先例,其实都是冲着姜长安去的。
因为陛下特地叫他进偏殿点拨了一句,而其他大人并没有。
明大人醍醐灌顶,可不是嘛,论会做生意,谁能比的过姜长安啊。
姜长安也激动了,搓着小手,终于是她提高文明,大显身手的时候。
国库没钱,那她只能自己赚,然后再去搞水利,因为旱灾就要来了啊。
她当官了,怎么也要为民做些实事,身怀科技空间,也不能见百姓饿死而无动于衷,姜长安等这一天等了很久。
而军备也要换新和创新,因为李书深很有可能再次上战场,她要保住未婚夫的小命,也想守护万万千千的家庭。
而赚钱嘛,当然是朝有钱人下手。
“大人是个什么想法?只是想发俸禄,还是?”这不得看老大的意思嘛,是小打小闹,还是想丰功伟绩、留名青史?
明大人心下一跳,姜长安这话,他的想法是不是能大胆一点?
他们工部的人员可不算少,有五个司,每司不下一百人,算上外派的官,近千人还是有的。
一个月怎么也要大几万两的俸禄。
不过工部嘛,主要的开支在工程款上,他们工部已经好几年没有启动大工程了,日常都是在修修补补的状态,都是穷闹的呗。
明大人搓着手,“我们当官的,俸禄倒是其次,民生才是重中之重。
长安啊,你也是从底层上来的,应知道百姓的苦楚吧,南涝北旱,常常就是颗粒无收。
地方官员年年上报兴修水利,但国库没钱也是没办法,通常都是拆了东墙补西墙,持效短,处用小,但不修又不行”
明大人像终于找到人吐苦水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姜长安也没有不耐烦,安安静静的听着,她必须搞清上司的目标,才知道下手的力度,否则,她也可以通过别的地方入手。
不得不说姜长安是个很懂事的下属,明大人吐完口水,终于舒坦了。
“大人,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那就是搞钱,能赚多少赚多少。
其实,我们工部搞开发建设的才最容易赚钱。
我这里有两个点子,需要用到铁和煤,只要我们再开挖两个矿山,所有难题迎刃而解,并能赚个钵满盆满。”
“哦,是什么点子?”明大人先问第一个问题。
“单车,玻璃。”这是姜长安早就打算好的,所以车轮需要的橡胶她早些年就在准备,她自己肯定也要赚小钱钱。
要知道,这些年,她不仅养了百鬼卫和商业帝国的工人,哪里的天灾都有她救济捐款的影子,吃钱的很。
“单车用铁和橡胶做,大人你看,是这样的,它不像马一样维持起来还要用粮草去养,也能跑的飞快,能载人载物,还不占地方。”
姜长安从自己的袖子里拿出了两张图纸,一张图上是男士单车,一张是女士的,没有高杠但有篮子。
图纸都是上过色的,图上的单车栩栩如生。
“人坐在主位,脚踩这两上踏板,就能调动铁链,使车轮转动。”
明大人瞪大了眼睛,这个奇怪的东西真的能行吗?“它只有两个轮,不会倒吗?”而且那轮子也太细了些。
明大人并不看好这个点子。
“只要撑空好方向盘就没有问题,上坡用力蹬,平路慢慢蹬,下坡有刹车,都很安全,还能锻炼身体。
像我们上职的时候可能来回骑单车,都可以不用特别早起锻炼身体了。
用习惯了比骑马好。
这种轮胎也能做成马车,非常减震,用都的人都说好。
我家里就有两辆单车,我明天骑来给大人看看?”两辆单车男、女士各一辆,姜长安也是最近才刚刚搞好的。
这玩意要用到大量的铁器,所以还是由朝廷把持比较好。
“还等什么明天,我们现在就去看看!”搞钱的宝贝,行不行的,只有看了才知道,而且必须是迫不及待的。
“也行,正好上我家吃顿粗茶淡饭,大人可以务必赏脸。”对于自家的伙食,姜长安还是很自信的,不说有多精,但量管够,而且味道不错。
“好好好,走吧,叫上几个主事一起。”他一个人的评估可能不准,但还有其他人呀。
就算这种单车不行,不是还有玻璃嘛,玻璃的价值明大人是亲眼见过的。
不得不说,姜长安是大方的,连玻璃的方子也贡献给朝廷。
还有当年的打谷机,后来的翻地机,最近又和屯田司的官员走的近,她只是说在研究农药,明大人也就撒手不管了,让年轻人折腾去吧。
做出成绩,就是利国利民的事情。
姜长安的成就,就从五品的俸禄给她,明大人觉得亏了,但、人家不缺钱就是,她缺的是名,哦不,她只是缺阅历和权力。
只等他这把老骨头熬到头,姜长安一定会接替他的位置,这是皇帝安排好的。
以姜长安的成就,明大人是服气的,而且在很多时候都在提点她,让姜长安成长和进步。
如今这一切,才刚刚开始,他们工部只怕要出名了,激动!
“小孙啊,你们几个过来,我们一起去长安家里考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