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满桂也不是什么圣人,大家给朝廷卖命,自然都是为了升官发财,也就是这两年是西伯利亚的“创业阶段”,满桂忙着开疆扩土搞建设,还没有顾上搞什么小动作,等明军在西伯利亚彻底站稳了脚跟,也根除了来自西方罗斯国的威胁之后,满桂也就未必会像如今这般廉洁了,在西伯利亚这个遍地黄金的地方,摸过肥肉的手上,怎么可能不沾油呢?

可是现在满桂却是连这个念想也不敢有了,唯恐自己的心思被皇上看透,到时候自己的下场可就可想而知了。不过这倒是满桂想得多了,即便他真的以权谋私,贪墨了些许财物,只要不是太出格,朱天启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朱天启是懂的“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的,对于手下,尤其是信得过,有能力的手下,都是没有太过苛刻的要求的。

一个月后,莫斯科传来菲拉列特大牧首病逝的消息,满桂闻讯当即下令加快了明军向西方进军的脚步,虽然说按照老礼儿来讲,趁着人家家里有事儿前来攻城,那是很不道德的,也是不吉利的。

但是满桂是个粗人,他不讲究这个,他只知道,皇上告诉他了,罗斯国将要有大变故,而满桂也相信,皇上告诉自己这件事的目的,就是在暗示自己,要抓住这个机会,一举击败罗斯。

罗斯国的沙皇米哈伊尔一方面为他父亲菲拉列特举办葬礼,一方面还要应付来到莫斯科夺权的各大贵族,而米哈伊尔应对这些大贵族的办法便是“妥协”,对于这些大贵族的要求基本上都是一味的许可和应允,压根儿就没有半点儿与之抗争的意思。

等到菲拉列特的葬礼办完之后,罗斯国的权力也已经瓜分完成,沙皇米哈伊尔再一次被架空,权力重新回到了各大贵族的手里,这些大贵族得到权力之后的第一件事,自然不是帮助罗斯国去做些什么,而是在想着如何为了自己的家族去争取更多利益。

一些彼此之间有矛盾的家族,如今上面没有人再约束他们了,自然也就不再压抑彼此之间的仇恨,当即便是刀兵相见,大打出手,在这种时候,其他家族往往也不能独善其身,很容易就会被其中一方拉为援手,罗斯国的内战一触即发。

不过罗曼诺夫王朝毕竟与以前罗斯国的各大王朝还是有所不同的,即便沙皇的权力被各大贵族瓜分,但是沙皇仍然是罗斯国内最大的一个家族代表,他手中的权力也是最大的,手中握有着兵力最多的部队。

米哈伊尔虽然不像他父亲菲拉列特那般强硬,但是也绝对算不上软弱无能,如今明军大举进犯罗斯国,兵锋直指莫斯科,米哈伊尔自是不能视若无睹,因此他果断站出来制止了各大贵族之间即将爆发的内战和冲突,要求他们必须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先把进犯的明军赶走,再讨论内部的问题。

米哈伊尔没有他父亲菲拉列特对各大贵族那么强的约束力,但是各大贵族也不能一点儿面子都不给他,公然违背沙皇的意志,必定会沦为众矢之的,所以各大贵族尽管并不诚心,也都面前再次集结在了一起,各自派出部队,前来抵御明军。

然而这一次,除了罗斯国在波兰王国遭受惨败,伤亡惨重,部队减员严重之外,又逢各大贵族重新掌权,各怀私心,不肯再将手中兵力全部派出,罗斯国这次总共也不过凑出来了五万兵马而已,在人数上也不再具备优势。

不仅如此,罗斯国这次集结的大军更是没有任何凝聚力可言,不仅打起仗来不是很协调,而且还一触即溃,稍微处于下风便开始各自溃逃,除了米哈伊尔的直属部队之外,其他部队简直都是来凑数的。

满桂打着打着就笑了,如今这罗斯国的军队比起之前来,简直是不堪一击,明军的进军速度丝毫没有因为罗斯国派出大军前来阻击而减缓,依然是朝着罗斯国的都城莫斯科长驱直入,沿途轻而易举地攻占了数十座大小城镇。

但是不得不说,罗斯国大军中的主力部队还是比较顽强的,对于明军的反击也是最为激烈的,不过满桂倒是不着急,一旦遭遇罗斯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他便下令绕过这些坚城,或者围城跟罗斯国耗,反正明军的大炮射程远,躲在远处炮轰罗斯国的城池便可,拿下他们的城池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越是接近罗斯国的都城莫斯科,明军遭受的抵抗也就越顽强,虽然罗斯国各地的部队都已经作鸟兽散,但是罗斯国的主力部队还是依然在坚持作战,而且显现出来了较强的战斗力,满桂索性也就下令放缓进军速度,徐徐图之,两军进入了僵持阶段。

此时大明方面,京师与周围三大工业区之间的铁路已经修建完成,大明机械厂也成功制造出了第一辆蒸汽机车,火车被送到了开平-迁安工业区,被放到了铁路上,进行第一次试运行。

火车的速度并不快,每个时辰只能跑六七十里路,速度赶不上马匹的一半,但是运载能力却是多少马匹也比不上的,第一次试运行共挂载了九节车厢,每节车厢都满载了铸造好的钢轨和燃煤。

这么多货物若是换做马车来拉,先别说马匹能不能拉得动,便是能够拉得到,一个时辰怕是连十里路都走不了,铁路运输的优势自然是超然的。

京师的车站设在了前门外,朱天启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前来迎接火车进站,庆贺大明铁路正是成功通车。

而后,这列火车便拉着这些货物前往了大同府,如今从开平-迁安工业区、大名府工业区和大同府工业区到京师的铁路都已经开通,接下来就要修建从大同府到贝加尔湖工业区的铁路了,所以开平-迁安工业区和大名府工业区制造的钢轨和燃煤都要运往大同府支援建设。

大同府工业区的煤矿规模太小,钢铁产量也是最少的,自然要依靠开平-迁安工业区和大名府工业区的援助才行。

除此之外,还有对电报通讯系统的线路铺设,也在随着铁路线路逐步进行铺设,各地的电报通讯也开始逐步得到了开通。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