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修铁路
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朱天启对于满桂的忠心还是认可的,可满桂年龄已经不小了,不可能一直留在西伯利亚,那边的统帅迟早是要换人的,到时候新派去的统帅朱天启可不敢保证他能也如同满桂这般忠心。
再者说,哪怕不是发生叛乱,就是出点儿其他的问题,那边的消息传不回来,这边的消息传不进去,里面的东西运不出来,这边的物资送不进去,这都是麻烦事儿。
西伯利亚的交通和通讯问题没有办法通过水路和海运解决,只能想办法彻底解决陆路交通的问题,朱天启索性一拍桌子,决定,修铁路!
要修铁路,在技术方面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如今大明的机械厂已经具备制造蒸汽机的能力,想要制造出蒸汽机车来也不是什么大难题,更何况朱天启还能提供现成的技术支持和图纸。
唯一的麻烦还是在铺设铁路上,从京师到西伯利亚,足有五千余里,所需的钢铁数量自然也是一个天文数字,以现在大明的钢铁产量是远远难以供应的,所以想要修铁路,首先就要解决钢铁产量的问题。
因此,朱天启决定,要扩大对煤矿和铁矿的开采量,增设冶铁厂,大炼钢铁,他手里有整个大明以及西伯利亚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图,倒是省去了不少勘测的麻烦,接下来就要就近寻找合适的地方,大力开采煤铁矿,冶铁炼钢。
通过几天的深思熟虑之后,朱天启选定了几处地方,首先是京师附近,东边的开平到迁安一带,也就是后世的唐山市,这里既有铁矿又有煤矿,是块发展钢铁工业的宝地,钢铁产量的潜力是极大的。
然后就是南边的大名府,这里也是既有铁矿也有煤矿,后世也发展出了邯钢这样的超级钢铁冶炼基地。
最后就是西边的大同府了,虽然大同府这边的铁矿产量不多,但是煤矿多啊,可以以开采煤矿为主,开采铁矿为辅,还可以从周边的铁矿供应铁矿石,发展钢铁厂也问题不大。
按照朱天启的计划,首先要把这三块地方建设成钢铁工业区,然后等正是投产之后,便开始铺设铁路,把这三地以京师为中心用铁路连接起来,如此一来,三地之间的资源运输便更加便利了。
然后再从大同府出发,按照当年满桂北征的路线一路向北铺设铁路,因为这条路已经被明军事先蹚平了,而且沿途也有明军的据点卫所,可以保护铁路不受破坏,以及铁路运输的安全。
至于西伯利亚方面,也自然不能闲着,朱天启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在贝加尔湖的西侧不远处便又一处大型煤矿,然后再往正西方向五百里左右就有一处大型铁矿,虽然这两处煤铁矿相距较远,在建设初期定然是十分困难的,但是等两个矿区直接通上铁路了,情况就能得到有效改善。
西伯利亚的第一处钢铁工业区就设立在这两个矿区之间,从两边同时往中间运输煤矿和铁矿要更加省时省力一些,同样在钢铁厂投产之后,便第一时间用铁路将两处矿区连接起来,随后再从贝加尔湖顺着来路往南修。
等到两头儿的铁路对接上之后,从大同府到西伯利亚的铁路运输也就正式接通了。
这可是个大工程,需要投资的人力物力也是不可计数的,西伯利亚方面倒是有充足的劳动力,而大明本土这边则劳动力比较缺乏了,为了不影响本土正常的生产生活,还是得从西伯利亚那边调拨足够多的劳动力过来。
此事定下来之后,朱天启便把具体的方案和生产资料交给了孙元化,并通过电影短片来让孙元化了解了什么是铁路交通运输,孙元化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是比较强的,也更能理解事物的本质。
随后,朱天启又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满桂,此事还是需要满桂在西伯利亚方面的配合,不论是运送劳动力,还是开采煤矿、铁矿,以及建设钢铁冶炼工业基地。
满桂虽然还搞不清楚这个铁路运输到底是个什么新鲜玩意儿,但是他还是能听得明白,皇上要修一条贯通大明到西伯利亚的大路,以后从西伯利亚回大明就方便的多了,要运送东西也方便得多。
除此之外,朱天启还跟满桂谈到了关于对罗斯国的下一步计划。
朱天启说道:“满将军,你此次回西伯利亚之后,便可聚集军队,直接攻打罗斯国的都城莫斯科,你放心,罗斯国虽然现在还有聚集十几万兵力的实力,但是罗斯国国内即将发生很大的变故,他们再也不可能凑出之前那样一支兵力达到十万以上的大军来抵御我大明的天师了!”
满桂听闻此话顿时有些好奇地皱起了眉头来,不过满桂也没敢追问皇上,罗斯国到底会发生怎样的变故,既然皇上没说,那必定是“天机不可泄露”,所以他也不便多问,只是马上抱拳施礼道:“臣谨遵圣命!”
而后,满桂便赶回了西伯利亚去了,毕竟这路上的事情不好说,但凡遇上坏天气,就不知道要耽误多少日子,所以还是要干燥不赶晚,以免耽误了战机。
如今的罗斯国对于大明来说,就如同是欧洲的大门,一旦罗斯国被大明征服,那么欧洲将会门户大开,首当其冲的便是瑞典王国和波兰立陶宛联邦(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结为的联邦国),而后便是神圣罗马帝国、荷兰王国、法兰西王国、英国和西班牙王国。
泰西人在海战方面确实有一手,但是要比陆军,还是在明军火器装备具备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整个欧洲所有国家绑在一块儿也不是明军的对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