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德川家光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倭国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大明耗费兵马钱粮攻打倭国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大明之所以派兵前来攻伐,并非为了抢占领土,掠夺资源,而是为了争一口气。如果只是为了争一口气的话,倭国既然已经认怂了,那么这仗再继续打下去就更没有任何意义了,说不定只是大明皇帝一时冲动的决定罢了,大明未必会把这场仗一直打下去,尤其是如果明军遭受挫败,蒙受损失的情况下。

出于这样的想法和考虑,德川家光决定,首先要收缩战线,集结兵力,给予明军主力迎头痛击,只要挫败了明军的锐气,大明朝廷方面的态度,定然会有所改观。

然而明军并没有像德川家光预料的那样,只为了争一口气,向倭国泄愤,而盲目地在倭国境内横冲直撞,明军的各路兵马都是十分有秩序地在逐步向倭国的中心地点推进,一步一个脚印,每占领一片区域,便在当地按照朝廷下发的《占领区处置方案》进行处置。

首先是接管当地城池、府邸、仓库,清点物资,而后是建立战俘营,集中处置当地官员军民。

战俘营一般情况下是直接借用当地的大型建筑,如农场、牧场之类的场所,进行改建而成,或者直接用栅栏围起一个村落,来作为战俘安置地。

所谓战俘,包括当地官员、投降的倭国士兵和当地居民百姓,简单来说就是,活人都算。

对于战俘的处置是要视其身份而定的,按照《占领区处置方案》中的规定,有地位的官员属于人质型俘虏,可以留下来作为与倭国幕府进行交易的筹码;

投降的倭国将领和士兵属于具备潜在威胁的,要着重处置,对于那些对大明存在明显反抗情绪和敌视行为的,一律处死。

对于愿意为明军效力,提供情报或其他帮助的,可编成“明协军”(伪军),让其在军前效力。

而对于那些即不反抗,也不愿为明军效力的,则一律用大船运离倭国,远送西伯利亚去做苦力去,那边有的是活干,而且正是缺人手的时候,不是说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在西伯利亚种土豆吗?

至于倭国百姓也是一样,虽然朱天启不至于残忍到因为心中痛恨倭国,就要搞什么集中营和种族灭绝,但是也绝不会就此放过他们,毕竟对于倭国人,不能以常理而度之,他们是一个很奇怪的民族,不会轻易向人臣服,反而喜欢恩将仇报,而且他们还过分迷信天皇。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你给他们讲人道主义,战争不波及平民百姓,把他们都放过,那么很可能回过头来这些百姓就会扛起武器来在你的背后捅刀子。

所以对于倭国百姓也是一律按照《处置方案》就行分流处置,凡是男的,一律运去西伯利亚开荒,女的留下,而且这种分流处置的政策是长期执行的,也就是说,以后若是这些倭国女子生下孩子之后,凡是男孩,长大之后便要送完西伯利亚,女孩则可留在本土。

当然,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朱天启特别加了一条,若是倭国的平民百姓,被送完西伯利亚之后,其地位和人权要稍高于倭国士兵,但肯定是无法得到与明人同等的地位的。

至于说把倭国的男人都运走了,剩下的这些女人还怎么会有后代,那就要问问在倭国作战的明军将士们了,这事儿朱天启也说不清楚。

当然,如果有明军,或者以后来倭国的明人真的想要娶某个倭国女子为妻,那么也是可以让这个倭国女子脱离贱籍,随夫获得合法地位和相应人权权益的,其后代也将是大明的合法公民。

甚至有明人想要留下他与某个倭国女人所生的孩子,但是并不打算将倭国女人带回大明,也是可以的,这个孩子得到明人的认领之后,自然也就不必再按照《处置方案》的政策进行处置,而是随父亲获得明人身份。

凡此种种吧,总之不论是什么情况,都要以维护明人的权益为首,而这些倭国女人以后的地位可以参照大明的教坊司。

因为每到一地,必有很多的善后工作要做,所以明军的进军速度可以说是相当缓慢的,加之倭国主要都是山地和高原,不利于大规模作战,因而明军现在也都是小股部队野战进军。

好在之前为了对付建奴,把戚家军所用的,适用于山林野战的虎蹲炮进行了改进,并大量制造作为迫击炮和轻型野战火炮给明军配发,所以现在明军携带着这些新型虎蹲炮,在倭国作战那是相当顺手。

倭国军队虽然也有火炮和火铳,但是火炮主要还是较为落后的铜炮、铁炮,火铳也主要是鸟铳,还是火绳枪,面对全面配备燧发枪的明军,根本就没有还击之力。

攻打对马藩和壹歧藩的两路明军在占领对马岛和壹歧岛之后便何为一股,转过头来攻打倭国九州岛的筑前藩,筑前藩虽然也有十多个郡组成,但是只有福冈和秋月两座城池,明军登陆之后首先攻打的便是更靠近海岸的,西边的福冈城。

而此时在肥前藩作战的明军,在攻陷了平户、唐津、大村、岛原和佐贺五座城池,以及小城、莲池和鹿岛三处阵屋之后,在肥前藩的东北角聚集,准备与筑前藩的一路明军汇合,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肥前藩和筑前藩已经完全被明军占领。

朝廷派来的大船足有上百艘,每艘都能运载数百人,一趟就可运走数万人,可以说一旦被明军占领的地方,很快该地就会变得一个倭国男人都看不到了,如此一来,即便是倭国能够从明军手中将这些地盘夺回来,也不能在这些地盘上补充兵员,招募青壮劳力。

然而对于大明的此项举措,倭国幕府至今都还全然不知,他们现在正在一门心思谋划着如何组织大军,击败明军之事。

明军来势汹汹,肥前藩和筑前藩的失守更是令倭国各令制国的首领都大为惊慌,因此面对幕府的召集,他们都十分积极地响应,纷纷召集兵马,赶赴江户,加入幕府的大军。

很快倭国便集结了近二十万兵马,德川家光亲自率军出征,准备在丰前藩企救郡的小仓城与明军展开一次决战,以求一击击溃明军。

肥前藩和筑前藩相邻,而筑后藩正好处于两藩的夹角,估计失守也是迟早的事情,带兵前往筑后藩明显是不明智的事情。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