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谈判条件

此时的毛文龙正在种子岛上搞基建,朱天启告诉他,让他在种子岛扎好根,以后要在这片海域好好经营。

毛文龙能听得出来,这里不同于济州岛,不是一个临时的基地,很可能是他以后的老窝,所以毛文龙对种子岛建设,比起之前在济州岛的时候,要用心的多。

以毛文龙现在的处境,最好的防御措施,自然是将势力范围向周边扩展,周边有了其他的岛屿作为屏障,种子岛的安全系数将会提高不少。

然而皇上有令在先,让他不准南下侵占琉球岛,只能北上入侵倭国的鹿儿岛,所以毛文龙的行动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局限,现在毛文龙还是比较忌惮倭国的军队的,担心倭国对他的报复性围剿。

但是随着事态一步步明朗了起来,倭国的精力已经完全被济州岛的明军所牵制,毛文龙也开始考虑继续向北方发展了。

郑芝龙派去江户的使者很快便赶了回来,将德川家光的回信呈给了郑芝龙,郑芝龙看完回信之后顿时松了口气,马上将此信交给了李邦华。

李邦华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倭国愿意和谈,那么咱们就暂且罢兵,不再继续进攻了,先静待和谈的结果和朝廷的决议吧。”

此时倭国派出去和谈的使臣松平信纲已经乘船过海,到达了济州岛,随后乘坐李邦华安排好的船只,将他送去了京师。

松平信纲对于和谈一事还是持乐观态度的,毕竟明国对他的态度还是很好的,还专程派人将他送到了京师,他认为这是明国在向他释放友好的信号。

然而当松平信纲到达京师之后,他才意识到,他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明国确实早就做好了与倭国谈判的准备,但是“友好”是完全谈不上的。

明国的谈判代表是内阁首辅、礼部尚书徐光启,徐光启早就准备好了明国事先拟好的条件,谈判一开始,便直接将其推给了松平信纲,并告诉他:“如果倭国能够接受明国的这些条件,那么双方便握手言和,重归于好,若是不肯接受,那么便只能死战到底了!”

松平信纲一听这话,顿时心里就咯噔了一下子,他接过明国的谈判方案来再一仔细看了看上面开列的条件,顿时脸色就变得很难看了。

大明对倭国提出的条件多达数十条,但是核心的条目不多,主要涉及如下几条:

其一,倭国需要就壬申倭乱一事郑重向大明和朝鲜两国致歉,并赔偿两国在战争中蒙受的损失;

其二,倭国需要马上撤回琉球国内的人员与兵马,并赔偿这些年来因侵略对琉球国造成的损失;

其三,倭国需要就长崎海战一事郑重向大明致歉,并赔偿明军在战争中蒙受的损失,以下是明国在长崎海战中的战损统计详表;

其四,倭国历来都是大明的藩属,两国恢复关系,自然也是宗藩关系,倭国需要向大明称臣纳贡,大明亦可对倭国国王进行册封和赏赐;

其五,作为大明的藩属国,需要遵从大明的号令,并在境内开辟驻地,以供明军驻兵使用;

其六,倭国的农业、经济、军事等领域,需要遵从大明颁发的政令进行改革和运行。

前三个条件基本上是在松平信纲的意料之中的,他也做好了接受大明的条件,向大明赔礼道歉,并赔偿大明损失的准备。

即便文禄长庆之役是丰臣秀吉的责任,让如今的德川幕府来承担这份罪责,以及向大明进行赔偿,对于德川幕府来说有些不公,但是既然如今德川幕府从丰臣秀吉手中夺得了天下,那么便理应有这份担当。

至于长崎海战也是一样,虽然倭国军队的损失十分惨重,远远超出了明军的损失,但是毕竟是倭国先动的手,而且倭国国力不比大明,想要和谈,便只能委曲求全。

然而后面这三条条件,松平信纲便感觉难以接受了,不仅他无法替幕府做主,而且他相信,即便把这三个条件拿给将军德川家光看,将军也定然是难以接受的。

这第三条要求倭国向大明称臣纳贡的条件,其实本来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倭国也一直希望能够重新成为大明的藩属国,以此可以继续从大明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

然而配合后面两个条件,成为大明的藩属国,似乎付出的代价有些太大了,简直是完全沦为了大明的臣属,毫无主权可言了。

松平信纲盯着这份方案沉默了许久,才缓缓抬起头来,看向了谈判桌对面的徐光启,开口问道:“徐大人,贵国所写的这项,给予我国国王册封,这个国王是指……”

“自然是你们倭国的天皇,而非幕府将军了!”徐光启不等松平信纲的话说完,便断然回答道:“而且日后作为我大明的藩属,你们将不得再以‘天皇’自称,而应改用我大明册封的封号!”

松平信纲听了这话,顿时感觉更加为难了,这“天皇”称号由来已久,而且与倭国的宗教信仰挂钩,便于掌控倭国的臣民,若是把这个称号给换掉,倭国的政体都将出现很大的动荡。

倭国的天皇虽然没有实权,但毕竟也是权力的象征,还是有很大的象征意义的,掌权的幕府自镰仓至德川换了几代,但是却没有人敢把天皇给拿掉,如今难道德川家光就敢这么做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