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开放私营

李倧回府之后,便做下了一个新的决定,他要学习汉话,不仅如此,他还要在朝鲜国内全面推广汉话和汉字,决不能让语言和文字成为朝鲜向大明学习的阻碍。

不得不说,李倧的这项决定是十分明智的,因为接下来,大明便向朝鲜人开放了新科举,也就是说,朝鲜人可以通过参加大明的科举,来大明入仕为官,到大明的大学里面学习。

当然,大明虽然向朝鲜开放了新科举,但却没有强制要求朝鲜也要对本国的科举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对他们国内的科举选仕制度没有进行干涉。

也就是说,朝鲜人如果只是想在本国做官,那么就只需要继续按照本国的科举制度进行学习,参加考试便可。

但是若是想要到大明的大学里接受更加高端的教育,学习更加先进的知识,那么就要学习大明新科举的考试内容,参加大明的新科举了。

大明所说的这个“大学”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地方,不论是朝鲜人,还是朝鲜君臣,都还没有明确的概念,毕竟大明的大学还没有建立起来。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大明的这个大学必定是当世最大、最先进的学府,只要能进入这个大学之中学习,便有机会学会大明的先进文化和技术,成为当世的顶尖人才。

故而李倧对于大明的新科举还是十分推崇的,虽然他没有打算直接在国内全面推广新科举,进行科举改革,但却鼓励朝鲜士子学习新知识,参加新科举,对于王室子弟们更是强制要求他们学习新科举的知识,以期望他们将来能够去大明接受更好的教育。

这种情况其实丝毫也不夸张,因为大明的先进文化对于邻邦小国们一向是极具吸引力的,不要说大明现在正在筹建的“大学”,就是现有的南北两京的国子监,也称得上是当世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里面就有不少国外的留学生。

把李倧送走之后,也已经又到了年根儿底下,朱天启便把手头的事情收了收尾,开始准备起过年的事情来了。

自打大明的财政危机得到了缓解,国库和内帑都日益充盈了之后,宫里的年也是一年比一年过得热闹了。

皇太子朱慈燚已经开始学走路了,朱天启在过年的这段时间里也能好好陪陪皇后张嫣和太子朱慈燚他们娘儿俩了!

过完了正旦节,时间来到了天启十一年(1631年),朱天启翻开自己的笔记本,准备开始进行新的一年的工作。

今年的重点儿工作主要还是创收,进一步提高大明的经济和生产力水平。

说到创收,主要还是从航海和对外贸易上下功夫,这就要继续对大明海事的建设了。

如今漕运已经得到了整治,张国纪和张十里的海上运输也搞得有声有色,也是时候开始尝试组建一支朝廷的海商船队,加入到附近海域的海上贸易中来了。

朱天启再一次把张国纪和张十里给找来了,把自己想要做海上贸易的事情说了出来,主要还是想要听听张十里的说法。

张十里是第一面圣,显然是紧张的不行,哆哆嗦嗦地说不出话来,便是朱天启让他起来,他也不敢。

朱天启也是有些哭笑不得,只得打发张国纪和张十里先离宫回去,然后让张国纪去问张十里关于大明周边的海上贸易情况,再写成奏疏呈给自己。

次日一早,张国纪便把这封奏疏给呈了上来,朱天启拿着这封奏疏与自己之前查阅史料记录下来的情况进行比对,发现出入并不是很大,主要的贸易路线就是那么几条。

而且从目前的贸易情况来看,外国人来大明进行贸易,贸易逆差还是十分严重的,简单来说就是,外国人能够卖进大明的东西,远远要少于从大明买走的东西,白银还是如海水倒灌一般流入大明。

而最受欢迎的商品自然还是陶瓷、丝绸和茶叶等很有东方特色的东西,故而要搞对外贸易,不光要想着往外跑船的事情,还要从商品上下功夫。

这就又涉及到当年赋税改革之时,朱天启打算做却还没来及做的一些事情,如今大明内部的形势已经越来越好,那些当时没能做成的事情,现在也恰好到了合适的时机。

朱天启打算正是开始介入盐、铁(矿)、酒、茶、等高利润行业,取消国家对行业的垄断,开放私营,合理赋税,同时建设国营厂,加入市场竞争。

以盐为例,如今虽然国家依然把持着对盐的垄断,明令禁止贩卖私盐,然而因为官吏腐败,弊病丛生,导致官盐的价格又高,质量又差,所以私盐已经大行其道,朝廷管都管不过来了。

所以盐政上的收入已经在逐年下降了,与其这样还不如放开私营,然后通过税收手段来获得收入,同时也要建设国营制盐厂,加入市场竞争,以过硬的质量和更为合理的价格来达到垄断地位。

其他的几个行业也是一样,像酒、茶、等这类行业都是属于暴利行业的,虽然不似盐一般暴利,被国家垄断,禁止私贩的地步,但也是需要进一步规范各个行业的税收,以对行业进行规范的。

同时也是一样要建设国营厂,靠产能和质量来获得利润。

尤其是像陶瓷、茶叶、丝绸和这些东西,不光是在国内,在对外贸易之中的销量也一直都是很好的,所以建设国营厂之后,更高的产能和更好的质量,势必能够为大明赚取更多的白银回来。

朱天启给张国纪交代了一番,让他回去跟张十里先合计一下做海上贸易的事情,尤其是问问张十里,如果要开展海上贸易,从哪里开始开头比较好。最后,就是要挑选一个合适的地方,让他们再去成了一个“大明第一进出口贸易公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