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李倧访明
李倧于是不再犹豫,当即便点头下定了决心,对金尚宪说道:“寡人已经做好了答应大明提出的任何条件,爱卿现在就可以再次出使大明,将寡人的觉悟转达给大明皇帝!”
金尚宪自然是倾向于答应大明的条件,与大明恢复宗藩关系的,现在李倧点了头,他自然是不会嫌麻烦的,当即便会去准备,再次离开了汉城,乘船去往了大明。
这一次,金尚宪没有再无功而返,他在京师等候了几日,带着大明开列的条件回到了汉城,并将此书呈给了朝鲜国王李倧。
李倧将其展开来看,顿时脸上便浮现出了惊讶和为难之色。
大明开出的条件主要为下列几项:
“其一,朝鲜向大明俯首称臣,须朝鲜国王亲自到大明接受大明皇帝册封;
其二,作为大明的藩属国,应遵从大明发出的任何指令,包括并不限于商业、工业、经济、军事等方面;
其三,大明作为宗主国,对藩属国进行能力范围之内的庇护和援助,朝鲜作为藩属国应给大明提供必要的驻地、粮饷、人马等支持。”
简而言之,根据现在大明所开列的条件,朝鲜将在实际上沦为大明的藩属国,而不再像以前那样,更多的是名义上,除了每年朝贡之外,几乎不需要尽任何义务。
这些条件金尚宪自然也是早就看过了的,为了促成此事,金尚宪当即施礼道:“大王,臣认为大明所开列的这些条件并不苛刻,反倒是对我朝鲜大有益处。”
李倧听了此话,顿时有些讶异,他转头看向金尚宪,问道:“爱卿此话何意?”
金尚宪只好逐一解释:“臣认为,大王亲自前往大明接受大明皇帝的册封,可以更进一步地增加大王的威信,比之之前从大明讨来的那一纸准封诏书要有分量得多!”
李倧本来还感觉让他亲自离开朝鲜,去大明接受册封还有些面子上挂不住,毕竟朝鲜再小,他也是一国之君啊。
可是现在听了金尚宪的一番分析,李倧顿时便眼前一亮。
因为李倧是通过发动政变,从他叔叔光海君李珲手中夺得的王位,最初他派人去大明请封的时候,甚至还被大明认为他是篡位者,而拒绝册封他为朝鲜国王,后来也是多次请毛文龙帮忙给大明上书请封,才终于求得一份准封圣旨。
虽然这一份准封圣旨确实也可以让他的王位具备合法性,但是现在想来毕竟还是有些勉强,若是能够得到大明皇帝的亲自册封,想想还是有些令李倧神往的。
李倧顿时转忧为喜,点头道:“好,那寡人便同意亲自去一趟大明,接受大明皇帝的册封。”
金尚宪顿时松了口气,继续说道:“还有后面这些条件,臣认为也没有什么不可的,既然两国结为宗藩,我朝鲜作为大明的藩属,自然是要接受宗主国之领导的,虽然按照大明所开列之诸项条件,以后大明对我国内政势必干涉颇多。
然臣认为,如此一来反倒比起之前那般不闻不问要好上许多,大明干涉得越多,便越可以帮助我朝鲜壮大富强,我朝鲜定可受益颇多。”
李倧缓缓点头,感觉金尚宪所说也确实不无道理,再者说,大明对朝鲜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大明方面,朱天启本以为自己开列的这些条件,朝鲜是很难接受的,甚至会拖延许久才能做出决定。
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金尚宪离开大明还不到半个月,便再一次来到了京师,呈上来朝鲜国王李倧亲笔所写之国书,愿意答应大明开列的所有条件,遵从大明的安排,随时可以前来大明接受册封。
朱天启顿时喜出望外,现在是事不宜迟,他当即便让徐光启同礼部官员们去安排此事,就近选个黄道吉日,把这册封典礼给办了。
朱天启此次对朝鲜所开列的诸项条件,也算是对藩属国君王的一次试探,对日后管理藩属国的一次试水。
以后大明的疆域将越来越大,但未必所有的领地都要通过战争手段取得,如果对方直接投降,向大明臣服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但是对于这些向大明臣服的藩属国,朱天启可不打算向以前那样,只是落个宗主国的名头,藩属国们除了称臣纳贡之外,几乎不受大明的约束和管理。
朱天启打算,以后大明的藩属国,必须接受大明对其的绝对统治,大明要对其内部的商业、工业、教育、军事等各大方面都有介入,而且最重要的是,其国内必须要有大明的驻军,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这么一来,以后大明的藩属国则更像是一个“自治区”,藩属国的国王对自己的国家具备一定的自治权,但是大明的权力要凌驾于藩属国国王之上。
如今朝鲜既然接受了自己所开列的条件,说明自己所提的条件对于这个时代的小国来说,并不算苛刻,这也算是开了一个好头儿,以后可以把朝鲜作为一个试点,给将来统治更多的藩属国积累经验。
如今已经进入了腊月,册封李倧的事情总不能安排在年根底下或明年正月里,所以日子定的非常靠前,以至于对于李倧来说,时间都是非常紧迫的。
金尚宪在得到大明礼部的通知之后,便火速赶回了汉城,把时间通知给了朝鲜王庭,李倧对于大明的安排也是感觉十分诧异,不知道为何大明安排的时间竟然如此仓促,既然今年已经到了年底,没有时间再去搞这个册封典礼,往后推到明年便是。
其实朱天启哪里是着急,他是对这个册封典礼不在乎而已,对他来说,什么黄道吉日都不重要,随便挑个日子给朝鲜国王搞个册封典礼就算完事了,明年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忙,哪里有时间总在李倧身上浪费。
不过李倧虽然心中不解,但是对于大明的安排,他自然是不敢违逆的,所以还是乖乖地安排人收拾行装,乘着大船从汉城出发,前往大明了。
大明这边有徐光启在安排此事,自然也不会怠慢了李倧,一应事务都是按照正规礼节标准操办的。
如今信王朱由检已经离开京师前往河南布政使司的信阳州就藩(封地位置取自野史),他原来的王府便空置了下来,如今正好作为李倧在京师的临时住所。
因为时间紧急,李倧此次前来没有太多的仪仗,因而显得十分低调,好在到了大明之后,大明对他还算礼遇有加,让本来有些灰头土脸的李倧再次找回了尊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