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水运管理

“您怎么来了?”李安走到了李世民的身边。

李世民呵呵的笑了起来:“自从听无忌说,这里的红薯可以亩产千斤.朕就对这里惦记了起来,说真的,如果不是朕的皇宫离这里比较远,朕绝对会天天来这里.!”

李安笑着道:“这些红薯就会在这里,不会跑的,所以陛下不用天天来,也请殿下放心,我一定会将这里给管理好的,红薯一定会亩产至少千斤的!”

“那朕就要代天下的百姓谢谢你了。”李世民看向李安,这边李安则是立即躬身,李世民拍了拍李安的肩膀道:“朕其实知道,此时的大唐并不好。”

这话说完,李安有些敬佩的看了一眼李世民,要知道历史上都在吹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说李世民在位23年,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由于他在位时年号为贞观,所以人们把他统治的这一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时期。

但是事实确是,这个所谓的盛世,仅仅只是表面现象,很多老百姓当时连饭都吃不饱,更不要说其他什么娱乐活动了,古代生产力很低,帝王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老百姓的吃饭问题。

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即便是号称千古第一帝的李世民,也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尤其是刚登基时,就遭遇了大旱。别无他法。李世民只能带头节约粮食,将一日三餐改为一天只吃两餐。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随后连续三年再次发生旱灾和蝗灾。老百姓继续吃不饱饭。即使是特赦,也没有起到任何救济作用。李世民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老天爷能下雨,让大唐老百姓有饭吃,缓解燃眉之急。直到李世民即位第四年下半年,天气才开始好转。

到了这个时候,老百姓终于可以吃到饭了,一天两顿,上午干的晚上稀的。

当时的大唐,老百姓即使从南方一路走到北方,路上也是仅仅吃道饿不死的饭,家家户户都是吃的饿不死的两顿饭。为了吸取前车之鉴,李世民实行了非常有效的仓储制度,以对抗未来的灾难。

这种乐观的局面在两年内出现了问题。十一年,不缺水。相反,有更多的水。洪水又来了。到处洪水肆虐。老百姓又失去了家园。

古时候的人几乎没有生产力,大家吃饭都要靠上帝,即使李世民有能力,也无法与上帝抗衡。所以,在他执政的23年里,有一大半时间老百姓吃不饱饭,只能靠老天爷解决问题。李世民被称为英明皇帝,但他始终没有解决老百姓的这个基本问题。

所以说,当李世民知道有一种粮食可以亩产千斤,你说李世民怎么会不去关注,只是李安没有想的,李世民这么一个好大喜功的皇帝,居然会在自己这边说了软话,承认现在的老百姓生活有问题。

“陛下.一切慢慢来,等红薯亩产得到证实,这样就可以大幅度的推广,那个时候。大唐的百姓应该就可以都有三顿饱饭吃了。”

李世民点头微笑:“这全部都靠你呀只是朕却不能给伱一些东西。”

李安微微摇头笑道:“陛下,我什么都不要,我现在其实就挺好的,可以帮助一下大唐的百姓,我是真的已经心满意足,至于其他的,我什么都不求,什么都不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