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激动的不是这一点。

而是终于可以兵不血刃,削弱大诸侯和宗室了。

高皇帝没有对功臣,子嗣下手。

皇后桑文,文皇帝,景皇帝,还有执政王刘禅,这些人都没有。

若是他这个皇帝对诸侯用兵,岂不是告诉世人,他连一点容人之量都没有。

但是不削不行啊!当初高皇帝手笔太大了,动辄两三千户食邑的分封。

还以县,乡,郡之名称呼。

光说上京侯杨戬,名义上食邑是五六千户,私兵一千五。

可实际上食邑怕是有上万户了,私兵不知道有多少。

天下修养生息这么多年,当初的食邑百姓繁衍下来,人口只会上升。

更何况……刘彻目光闪烁了起来。

军功贵族议会,这无异是几代皇帝的心头大患。

军功贵族联合起来,投票数量超过三分之二,就能罢免皇帝。

还是高皇帝亲自定下来的祖制。

虽说是针对暴君,昏君的!可要是军功贵族在几个大诸侯指使下,联合起来,哪怕明君也能罢免啊!

刘彻没办法更改祖制,那就将水搅混。

军功贵族是吧!等征伐海外,推恩政策下放。

大汉恐怕会冒出几千个军功贵族,这么多人,哪怕皇帝也不能尽数掌握,更何况是稍微强一点的诸侯王。

刘彻收回心中思绪,抬起脚步。

“走吧,重回京都。”

“沙州城,京都百姓免除一年赋税,赠予酒肉。”

苟宜露出笑容,大声遵命。

从高皇帝开始,汉朝皇帝出宫就有一个传统。

出宫可以,但是必须要从皇室私库掏钱,沿途百姓也必须要感受到皇室恩德。

怎么感受,那就是真金白银,还免除赋税。

长期以往,天下百姓倒是巴不得皇帝出行,什么都不用负担,还能喝酒吃肉,白拿银子,一年不用交税。

这种好事从哪里找。

但皇帝不愿意出门了,每次出行,皇室私库都以肉眼可见缩水。

增收赋税还不行,汉家历代执政君王都轻徭薄赋,赋税只降不增。

刘彻要是这么做了,第二天怕是就有军功贵族,士族上书,斥责刘彻是要当庆帝一样的暴君吗?

朝中反对海外出兵的大臣被踢出去了。

无数军功贵族,带着军队,向着东夷城赶去。

美其名曰,要借用东夷城的港口,向着海外进发,顺带实行皇帝的推恩令。

“混蛋,混蛋!”

“朝中大臣尽是我子侄,哪怕皇帝也是黄口小儿,现在如此猜忌我,是觉得我要谋反吗?”

六十多岁的吴王刘交,气喘吁吁,在大殿中乱砸东西。

王国大臣,子嗣,妾室瑟瑟发抖,不敢吱声。

要是刘交不想当皇帝,这是不可能,他可是高皇帝之孙,也是依靠自己才能。

硬生生让父王刘肥废长立幼,坐上了吴王之位。

但是如今汉朝政治清明,历代执政帝王都是明君,国库充盈,也就是攻打草原用了一些。

刘交又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以东夷城之力和整个汉朝对碰,那就是以卵击石。

所以他一直在等待。

结果等到了大汉五十万大军,三十多位军功贵族,几百名功勋子弟借道港口。

这本来也没什么。

可问题是皇帝想要将他的孩子都立为诸侯王。

刘交目光扫视过去了,除了世子刘能面露愤慨,其他十几个孩子都窃喜不已。

此时,刘交只恨自己为什么要生这么多儿子,害怕后代出现无能之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