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赵盼儿的安排
此时时辰尚早,歇着是不可能歇着的。
宋引章还想抓紧时间研习赵衻宋的曲谱,所以她径直回了房中。
孙三娘也没有歇着,她想在盛夏来临前,给茶坊增添一些清凉下火的新汤水,所以去了厨房琢磨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孙三娘端了碗刚做出来的莲子豆沙走到了宋引章的窗边,只见宋引章正坐在房中全神贯注地看着曲谱,手指还不时在空中虚弹。
孙三娘走进屋中,放下瓷碗,将曲谱从宋引章手中移开:“你呀,别这么拼命,殿下都曲谱送给你了,你还怕他要回去不成?慢慢琢磨呗,休息休息。”
宋引章刚尝了一口莲子豆沙,只觉得口中甘甜,甚是舒爽,听了孙三娘的话,她连连摇头,毕竟她马上就要在刚回京的萧钦言寿宴上献艺,到时候除了要给张好好伴奏之外,她自己也得上去单独弹奏一曲。
更重要的是,这回的寿宴是官家和皇后娘娘下旨要办的,如果能练好这支曲子,她定然能在寿宴上大放异彩,有利于赵盼儿对她后续的安排,有利于她自己在东京城立足。
宋引章嘴里含着豆沙,含糊不清道:“那可不行,这《凉州大遍》千金难寻,我要不能早早研习透了,就对不住韩王殿下的一方心意。唉,激素hi这一处的运指,实在是太古怪了,我怎么都想不通。”
孙三娘点点头,叹道:“可惜我不懂,如果盼儿在,你倒是能问问她。对了,你之前的说的那人到底是谁,我让小翠帮忙打听打听。”
话题陡然转变,让宋引章一下呛着了,忍不住咳嗽了起来,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大概是因为咳嗽的原因,以至于她的脸色有些泛红。
“是我们隔壁的。”
来东京这么久,孙三娘甚至都没有见过隔壁的院子开过门,以至于一开始她还以为隔壁没有人居住。
直到前几日傍晚吃饭,听到隔壁传来箫声,她才知道隔壁有人居住,但具体是谁却不知道。
不过这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据她所知,大半个安业坊都是韩王府的人,而且她们所居的庭院还是安业坊的中心,附近都是韩王府的人。
换句话说,隔壁的人家也是韩王府的人。
“是韩王府的人?!”孙三娘惊讶道。
宋引章点点头:“是,韩王府的记室参军,从六品。”
“从六品啊,那岂不是跟状元差不多。”孙三娘惊呼,语气中明显透着一股羡慕:“盼儿找了个好归宿,现在又轮到你了,我会不会也遇上一门好婚事。”
宋引章不由得一愣:“三娘姐,你之前可不是这么说的,你说……”
孙三娘打断道:“之前我不是不知道是什么人,韩王府的人肯定是好人,你要能嫁给他,说不定还有机会成为诰命夫人呢。”
宋引章无声叹了口气,她心中又何尝不想遇到一个真心待她的如意郎君,只是……她垂下眼眸,睫毛微颤:“可我已经不再是个清白女儿家了……”
“你啊,别总老想着过去的事情,咱们跌了一跤狠的,难道还不能重新找一个?”
孙三娘坐到宋引章身边,鼓励道:“你不就是嫁过一次人吗,我还连孩子都生过呢。要按你这么说,咱们大宋的寡妇难不成都得守一辈子的寡?你呀,光想着别人会嫌弃你,可万一人家就偏偏喜欢怜惜你这种历经磨难的小娘子呢?”
宋引章听出了孙三娘的弦外之音,猛地抬起头看着她,眼中充满了震惊。
“三娘姐,难道你也想……”
“当然了,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隔壁赵婶子四十岁都能带着孩子嫁给现在的男人,我才三十岁出头呢。”孙三娘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一件事,就是前两日杜长风帮了个忙,答应做点果子当作谢礼,一拍脑门道:“哎呀,不说了,我得赶紧再去做果子去,指不定哪天就能茶客中遇见一个合眼缘的。”
宋引章一脸不解:“今天不是只开了半天吗,果子应该还剩下不少吧?”
“是剩下一些。”孙三娘站起身,边走边说道:“不过,给客人吃的果子肯定要新鲜的,剩下的那些,我准备明天充当谢礼,送给那个姓杜的,不想欠他人情,你赶紧练你的琵琶吧。”
孙三娘的背影渐渐消失,宋引章收回了目光,对着曲弹起了琵琶,但眼前却不由得浮现起了项佑那张充满书卷气的俊朗的脸庞,以至于神思渐渐开始涣散,最终不知飘向了何方。
另一边,孙三娘刚进厨房没多久,葛招娣提着一个篮子走了进来。
打从今日晌午打烊之后,葛招娣就没了人影,现在孙三娘见她进来,便问道:“你上哪儿去了,这一下午都不见你人影。”
葛招娣从篮子中拎出一条鱼,笑道:“三娘姐,我去淘塘了,还捉了一条鱼,今晚咱们有鱼吃了。”
孙三娘闻言,伸出一根手指,轻轻点了下葛招娣的脑门,摇头失笑道:“真贪玩。”
“我不是贪玩,我是去挣钱啦,塘里的淤泥深了,鱼就养不肥,所以得定时清理,一天能有五百钱呢,活儿是小翠姐介绍的,工头也不敢昧我的钱。”
想到自己马上就要赚大钱了,葛招娣喜滋滋的说道:“以后茶坊休息的时候,我都去,比在码头搬货还清闲。”
孙三娘愣了愣,有些好奇地问道:“你干嘛那么拼命,我们给你开的工钱,不少吧?”
葛招娣不假思索地点了点头:“是不少,可钱怎么会嫌多呢,我这是在存嫁妆呢。”
孙三娘没想到葛招娣年纪不大,已经想着嫁人了,她忍不住笑问道:“嫁妆?你才多大点,就这么着急了?”
葛招娣一边帮忙,一边摆出一副老成的样子:“当然得着急啊,咱们大宋的女人想要过得好,嫁妆就得多。”
说到这里,她叹了口气:“我娘……当年就是因为只有十贯钱的嫁妆,一直被婆家欺负,还起了个诨名,叫十贯娘子,我从小就知道,女人要想嫁人后不被欺负,就得有足够的嫁妆,这样在婆家才有底气。
我算了算,在你们这儿干足五年,就能攒七十贯钱,我再挣点外快,怎么也能攒一百贯,到时候我也到适嫁的年纪,我有一百贯,在夫家也能挺得起腰了。”
孙三娘一乐:“你想得还挺远。”
“那当然啦,盼儿姐不是说了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万事还是早做打算好,我虽然不知道以后会嫁给谁,但先靠自己的手脚攒足嫁妆总是没错的。”葛招娣笑道。
孙三娘却是不由得一怔,一时间不禁有些感慨。
如果……她是说如果,当年她也如葛招娣这般考虑的深远一些,或许就不会沦落到被丈夫和儿子抛弃的结局了。
孙三娘欣赏的摸了摸葛招娣的脑袋,感慨道:“不得不说,你这小脑袋还挺灵光的,咱们女人要想过得好,还是得靠自己,绝不能把所有希望都放在男人身上。”
葛招娣闻言,嘿嘿一乐,没说话。
孙三娘扬了扬眉,问道:“你笑什么?”
葛招娣赶忙收起笑脸,正色道:“三娘姐,我说了你可别生气,我在想,你也老说以前逼着子方读书,就是想让他也考中进士好做官,这样你就能当上凤冠霞帔的太夫人,可是靠儿子,不也一样是靠男人吗?”
已经和赵盼儿她们相处有些日子,葛招娣也多少知道孙三娘的一些情况,尤其是最近得知傅子方即将来东京,谈论的过往也就更多了,她自然也就听到了更多。
孙三娘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是啊,你说的没错,所以我现在不指望他了,他愿意留在东京,我就尽量做到一个当娘的责任,如果他不愿意,我会送他回钱塘,我现在也想明白了,我不欠他的。”
葛招娣点点头,正要开口,厨房门口却传来了赵盼儿的声音。
“子方现在还小,等他长大一点,自然就懂事了,我还不知道你,你嘴上这么说,真要让你送他回钱塘吃苦,你肯定舍不得。”
傅子方人虽然还没有到东京,但在钱塘的生活情况,却已经送到了东京,前两日孙三娘看过信件之后,那眼泪是忍不住的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