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人。

很快的,人就走了大半。

黎凰目测了一下,走的基本上都文官家的姑娘,偶尔有武将家的,那也是军中无人在西北的。

因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她们一惯的作派。

叶久凝脸色十分难看。

她没想到,她第一次想要做点事情出来,就碰了这么大的壁。

余下的那些没走的,也不过是出于不敢得罪黎凰而强忍着坐在那里,毕竟,要是全都走光了,那是真的不给面子。

另一方面,她们也是很想看看,最后黎凰会不会出面帮着圆圆场。

若是由长公主亲自出面,那别说是一人一百两了,就是二百两,她们也是有的。

毕竟,在长公主这里留了个好,日后长公主有好事也自会记得她们。

但叶久凝就不同了,她一个将军府的庶女,她们卖她人情,能得到什么?

人都是要权衡利弊的。

这时,在坐的闺秀里突然响起了一道清丽的声音:“叶小姐不妨让愿意参与的小姐们先报个名,回头再分摊任务,每个人负责一条街,看谁能动员到更多的百姓,这样,既让大家都有参与感,也能同时让大家都搏个美名。”

否则,就让她们在后方出钱,谁又认得她们谁是谁,又出了多少钱呢?

在这京城中混的,谁不想搏个好名声,将来好谈一门好婚事?

刚才叶久凝兀自说了半天,显然没有说到点子上,所以,才走了那么多人。

因此,当这道声音落下后,立即便赢得了在坐闺秀们的赞同。

原本还事不关己的黎凰听到这话后,不由得朝着声音发源处望了过去。

就见那说话的姑娘就坐在位置的最末端,一副认真吃点心的样子,仿佛刚才开口的不是她一般。

黎凰觉得她面生得很,不由得开口问了一句:“你是哪家的姑娘,为何以前从未见过?”

这姑娘生得浓眉大眼的,光看那骨架子就比普通的闺秀要大一些,尤其是她站起身回话时,那比普通女子还要高出一大截的身高,当真是引人注目。

不仅黎凰疑惑,就连在座的其她姑娘也不由得好奇起来。

京城里何时来了位这般突如的姑娘?

那姑娘站起来,冲着上首的黎凰盈盈一拜,说道:“回长公主殿下,大理寺卿卫大人是臣女的叔叔,臣女也是前几日才回的京城。”

卫理的侄女?

黎凰挑眉,看向一旁的左青。

左青身子朝她这边倾了倾,小声解释道:“卫家大房一直在老家行商,此番将女儿送进京,也是想让卫大人帮着在京中挑一门好亲事。”

黎凰明白了。

初来乍到,又是奔着嫁到京城而来的,眼下这么好的搏名露脸的机会,她自是不会放过的。

“看来卫小姐很有想法,那依卫小姐看,若是分你一条街,你该如何安排这些百姓呢?要知道,有些药长得非常像,这万一要是装错了,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卫小姐一听,立即便笑了:“殿下,这个简单,臣女会选出几个识药的,让他们负责捡药和称好份量,挨个的分发下去。”

“另外,再选几个懂药理的,药包做好后,由他们检验,合格的便计入数量,回头按数理发放工钱。”

“这样,既能提高大家的积极性,也能保证药包的质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