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一鸣惊人
郑潇称这是京畿近年杀戮过重,冤魂徘徊人间怨气难以消散而凝结成的时疫,需要筑祭坛,向上苍祷告,寻一圣贤之人才可化解。
皇帝怕时疫再引来江山动荡,遂按照郑潇所言,于城东搭建祭坛,斋戒沐浴后登坛祈祷。
接连祈祷了三日,终于一刻风云变幻,茫茫人海中出现了一个人,自称有办法消解时疫。
此人,衣袂飘飘,丰神俊朗,气度潇洒,京城半数的百姓知道他的名号,正是积香巷的名医李鸣。
李鸣带了几味药材,求取了皇帝的龙须几根作为药引子,当众煮药,然后喂给了染病的一老一少。
不到一盏茶的工夫,二人的症状就得到了缓解,待到一个时辰后,更是精神振奋,谈吐如常,鼻子通了,咳喘之症也完全消失。
皇帝惊为神人,问李鸣:“为何你的药如此奏效?”
李鸣答:“草民用的只是寻常草药,普通大夫,乃至紧张接触药草的人都知道。之所以能有此奇效,全赖皇上诚心之故。”
“所以,你的意思是真正奏效的是朕的胡须?这怎么可能?”
李鸣见皇帝不信,当着他的面以同样的药材辅佐入药,唯独不放药引子,结果服用后的患者都感觉效果大不如前。
围观的臣民都惊呼奇哉。
纵然皇帝的胡须能当药引子,但京畿之地疫情肆虐,一个人的小撮胡须又怎够救那么多人呢?
郑潇与李鸣一唱一喝,把时疫再次同近几年朝廷的几次大杀戮联系在一起。
称化解时疫的唯一办法就是以相关皇室子弟的身体发肤入药。
几十万京畿百姓伏地恳求。
皇帝骑虎难下,为了江山,为了皇位,只好表现出慷慨大义的模样。
正统皇室血脉,除了病榻上的长孙基,全部割发、断须用作药引子。
很快,京畿之地的时疫便以目见的速度消散。
郑潇又开始卖弄黄老之说,说这是上天的恩典,需要皇室带领皇室子弟登坛叩谢神恩。
若能连晴三日,灾难便可过去。
神乎其乎的,登坛前还连下了两日的雨,可是登坛后却连晴了五日。
偌大的京城里,除了河东郡王府,到处听不见一声咳嗽。
然长孙基是人所众知的病秧子,况且他没有为此断发断须,所以,大家都觉得他咳嗽是正常的。
这不仅没有戳破郑潇的神话,反而从另一个方向佐证了他言语的可靠性。
到底谁才是拯救时疫的圣贤呢?
有人说是李鸣,但更多人认为是郑潇。
他和南都公主大婚之夜的一句戏言:十年不鸣,一鸣惊人。
不胫而走。
皇帝,群臣,乃至京畿百姓都对郑潇盛赞非常。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